说到“中暑”这两个字时,她与皇贵妃的目光对视了一眼,各自转开。
太后是非常信任庆妃的,皇贵妃提着心,她担心庆妃会给太后告状。
但陆薇只轻描淡写几句话就掠过了中暑这个话题。
废话,她倒是想跟太后告状,但皇贵妃后面有乾小四在微操,她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大老板啊。
哎,以前她基本上天天都混在太后身边,于礼仪方面自然就不用太过拘束,以前这个时候陆薇就已经贴着太后坐下了。
可这回她还得给皇贵妃行礼、请安、问好。
谁让人家虽然是皇贵妃,但实际上享皇后之权呢,按照乾小四的指示,嫔妃们就得用皇后之礼对待皇贵妃。
当着太后的面,陆薇认认真真依照宫规给皇贵妃行礼,皇贵妃受了礼,道:“免礼。”
她本来想给陆薇赐个座,但想起这里是长春仙馆,还有一个太后在呢。
至于太后,冷眼旁观了这一幕,然后道:“你们二人陪伴我多年,以后在我这里无需太过多礼。”
她这话有两层意思,第一,陆薇与皇贵妃待她不用多礼;第二陆薇待皇贵妃也不用多礼。大前提是在她的地盘内。
呜呜,老佛爷心里仍然还是有她的!
行了,就今天一次,以后来长春仙馆碰到皇贵妃再也不用全副大礼伺候她了。
……
尽管天气很热,但皇帝用老妈供奉得非常到位,长春仙馆用来镇热的冰块管够。
太后毕竟是老人家,太冷太热都不好,屋子里用着冰,窗户却是开着通风透气,真享受啊。
是以她这里特别舒服,舒服得陆薇都想睡个回笼觉了。
以前她在太后处很自在的,累了困了说一声就可以去偏殿休息,但皇贵妃估计是想拉着她在太后面前展现嫔妃之间和谐友爱的场景,一直同她说话。
两人谈过天气,谈过饮食,谈过养颜,差点儿没话题了,看得出皇贵妃非常想同她谈佛经,但对于这个话题,陆薇无能无力,她道:“我是汉人呢,不懂喇嘛教,我们信少司命的。”
皇贵妃真有心的话就抄《九歌》送她吧。
正好皇帝这个时候也过来太后这边,听了半句她的话,朗声念了一句词,“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然后问她:“少司命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神,朕怎么不知道你什么信了少司命?”
陆薇回道:“近来读《九歌》,觉得很有意思,要是有机会能去看看洞庭湖,还有沅湘二水就好,可以祭祀少司命,还有湘君和湘夫人。”
实在是宫里的日子太漫长了,穿越前她是绝对看不下去这些古文诗赋,也就是时间多,再生涩拗口的书她花一年两年的功夫去看也能看明白了。
陆薇与他对了几句《九歌》,乾小四的记忆很可以的,随便《九歌》中的句子轻轻松松就能念出来。
如今的皇贵妃身份今非昔比,弘历拿她当继妻看待,对她的态度就相对重视了,不会像以前一样忽视,毕竟这是她作为皇贵妃的颜面。
皇帝与皇贵妃说话,陆薇正好不用应酬这两位了,她靠着太后坐下,两人有好些天没见面了,自然有说不完的话。
主要是陆薇在叽叽咕咕给太后说话,她讲她钓鱼的趣事,还要与太后一同去游船采莲。
太后实际上非常喜动,只是天气热了,不爱出门,她道:“等天凉些了再说吧,你也是,别再中暑了,实在太伤身,你看你又瘦了。”
“中暑”二字再次戳动了皇帝与皇贵妃两人的心。
这是一件极为丢脸的事,皇贵妃如今巴不得永远别再有人提这两个字,皇帝则对陆薇抱有一丝歉疚。
她长得单薄,当年在多伦城,在额尔腾河岸,吹了河风,回去的路上就发烧,体质这样弱,中暑看来是真的,皇贵妃确实做得不妥,但为了后宫的稳定,不能让人看轻皇贵妃,弘历只能替她遮掩此事,却是对不住庆妃了。
陆薇是真不知道乾小四想了这么多,她自认身体没那么差,皇帝总是记得她在额尔腾河边溜了一圈就生病的事情,这刻板的固有印象。
于是乎,皇帝转而关心起陆薇的身体健康来,给她推荐强身健体以及养生的法子。
陆薇谢皇帝隆恩,但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她觉得皇帝的不合适她,如果每天能不用天不亮就起床,一觉睡到自然醒,对她来说就很养身了。
皇贵妃笑道:“修身很重要,修心也同样重要。”
接着她从佛经中的修身养性谈起对身体的好处。
在这方面她与皇帝找到了共同话题,果然弘历很感兴趣,两人就着“修心”的话题聊起来。
这两人不应该在这里,而是该去佛堂聊才对。
即使太后每天会在小佛堂拈根香,但她也不太能接受皇
帝与皇贵妃把她的屋子变成佛堂。
她很直接地说:“皇上与皇贵妃去长春仙馆的小佛堂里谈佛吧?我今日吃了荤,就不沾佛了。”
皇帝、皇贵妃:……
陆薇在心里快笑死了。
皇帝起身:“朕这就要走了。”
他看了陆薇一眼,“庆妃送送朕吧。”
这两三年间,他经历了嫡子出生的狂喜,喜过之后便是悲,七阿哥与皇后接连过世,皇帝对后宫都淡了许多。
今日见庆妃,漂亮可爱与往日无异,皇帝想起来他曾经挺喜欢她的。
陆薇送他出去。
皇帝在前,她跟在后面,两人沿着回廊缓行。
走了好一会儿,弘历转身,对她说:“延爽楼之约,朕记在心里,你不要有湘夫人之怨,朕也不会是赴错约的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