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271)

弘历这次竟有了兴致问问她:“你到底是在担心朕,还是担心太后?”

陆薇怎么仿佛记得他问过一次类似的问题,她回了一个成年人的标准答案:“我担心您与老佛爷。”

弘历摇摇头,“朕觉得不像,你必然是在担心太后。”

废话,陆薇当然是在担心太后啊。

他是皇帝老大,动动手指头就能压死一片人,他那么强势,太后肯定是吃亏的一方。

但,陆薇是不能承认的,特真诚地说:“我是真的担心您,您还好吗?”

弘历:“朕很不好。你别总以为朕在欺负太后,实则朕才是那个被欺负的人。”

陆薇怀疑她的耳朵出了故障,刚才是皇帝在同她说话么?

她风中凌乱,不知道作何回答,解下了腰间系的一只小荷包递给了他。

弘历接在手里,晃荡了一下,却没问这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他放和缓了声音,道:“进去陪陪太后吧。”

陆薇“嗯”了一声。

皇帝带着李玉匆匆离开了松鹤斋。

等出了松鹤斋,他才打开了陆薇给他的荷包,里面装的几块杏脯。

弘历拿了一块放进嘴里,很甜。

他一向认为女子与小孩子才喜欢吃这些零嘴,但他今日吃着觉得味道很好,这甜甜的滋味似乎将他心里那些难受的情绪抵消了些许。

其实在他见太后之前,就已经下定决心不再继续追查。

他是皇帝,可以查,但是查到最后如何收场?

太后抚养他长大,从他第一次叫出“额娘”这个称呼,就是对着太后叫的,不管是出于感情,还是政治因素,他都不应该查了。

他拿皇玛法安慰自己。

皇玛法登基之初,他的生母孝康章皇后暴毙而亡,宫廷流言不断,各种证据都指向以孝庄文太后为首的蒙古系势力,但圣祖最终还是放过了此事,不再追查生母真正死因。

弘历这样想,心里好受了许多。

但他需要时间来消化情绪,他迫切地想要找个人同他说说话。

只可惜庆妃要陪太后,弘历最后去到了皇后那里。

夫妻一体,有些话更适合同皇后说。

皇后领着宫人们前来迎驾,首先就告罪道:“皇上,因妾近日身子不适,宫务都交给了令妃协助处理,若有不周到的地方,还请您宽恕。”

弘历扶她起来,随口问道:“哪里不舒服,可请了御医过来看?”

皇后道:“就是神思倦怠,胸口很闷,刚才已经吩咐了张朝让去请御医。”

张朝让会意,“奴才这就去。”

皇后都已经身子不舒服了,该说的话也没心情再说了。

弘历陪着皇后等待御医。

御医很快过来,再给皇后诊过脉相后,拱手贺喜道:“皇后娘娘是有喜了。”

皇后又惊又喜,“是真的吗?”

御医道:“回娘娘的话,确实如此。”

皇后转向皇帝,笑盈盈道:“皇上,我们又要有一个孩儿了!”

第165章 对于即将多一个孩子,……

对于即将多一个孩子,哪怕这个孩子诞生在皇后腹中,弘历此时也没觉得有多高兴。

他当皇阿玛不是一次两次三次了。

来皇后处之前,他心里抱着期望,那拉氏也许能够像曾经的富察氏一样给予他慰藉。

然而,他现在完全失望了。

不,从最开始他就不该对那拉氏抱有期待,弘历再一次认清了一个事实,那拉氏永远不可能是他的妻子,他也不要再存无谓的期待。

她是他亲自挑选的皇后,在当时没有更合适的人选里,勉强选中了她,可她各方面都很平庸,就连当皇后也当得普普通通,远远比不上故人。

弘历有时候难免会将新人与故人相比,但很多时候他又刻意不让自己去比较,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这样的比较并不公平。

他不想去比较,但事实却再一次次提醒他,新人就是不如故人。

皇后还在为怀孕的消息欣喜,就见皇帝并没有表现出如她

一样的欣喜,不禁问道:“皇上,您不高兴吗?”

弘历不答反问:“你为什么会觉得朕不高兴吗?”

皇后愣住了,不知该作何问答。

弘历并不想要她一个答案,起身道:“朕还有要事处理,先走了。”

说完,他带着李玉等人匆匆离开。

皇后与宫人们都来不及恭送他。

皇后怀孕后于饮食上比较挑剔,米嬷嬷便亲自负责她的膳食。

米嬷嬷从膳房回来,听说皇帝来了,又离开了,便道:“娘娘,为何不留皇上用膳?”

皇后:“皇上说有事要处理……”

米嬷嬷道:“那就罢了,我吩咐膳房给您做几道清淡的菜,等会儿您就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无论如何也要吃点。”

刚才皇帝的表情,让皇后心落不到实处,现在听到米嬷嬷絮絮叨叨劝她为了孩子多吃饭,她反而心安了。

皇后摸着自己的肚子,她现在又有了一个孩子,还有什么不安心的呢。

从皇后的住所出来,弘历心里的郁气更甚。

避暑山庄景色正美,他随意漫步,欣赏秋景,心境渐渐通明。

生气、愤怒都是徒然的,除了伤身再没别的用处,再说为了一个庸人生气更是不值得的事情。

想通了这一节,皇帝也就不再生闷气,他顺路去了玉琴轩。

玉琴轩东侧有飞瀑似雪,泉水击石,其声叮咚,就像有人在弹奏玉琴。

弘历从来不是个委屈自己的人,吩咐李玉:“叫个琴师来弹琴。”

他听琴、赏泉、品茶,怡然自得,仿佛世俗的烦恼与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