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妃捡漏攻略(清穿)(405)
因她生产,皇帝特意允许魏家女眷进宫陪伴她。令贵妃的两个弟妹对于进宫这件事已经非常轻车熟路。
但皇后相当于内廷女主人,这两位魏太太每次进宫时,都必须先去拜见皇后,然后再被带去令贵妃的住处。
最近因为她们三五日就进宫一回,陆薇也不会总有时间见她们,于是偶尔就直接让毛太监或者春燕等宫女打发她们去见令贵妃。
人的脾性就是很奇怪的,每次进宫见皇后这一道程序她们嫌麻烦,但皇后不见她们,派遣了太监或宫女代劳,她们又觉得皇后不够重视她们。
这日她们又来圆明园探望令贵妃。
因令贵妃的幼子十七阿哥已经满月,奶娘就把他抱出来给两位舅母看。
两位魏太太轮流抱了一回,都赞这孩子生得好,是个有福气的。
这个孩子确实给令贵妃带来了好运。
在这个孩子之前她已经有渐渐失宠的趋势,但这个孩子来得太及时了。
宫里这几年没有孩子出生,去年皇帝的亲兄弟果郡王弘曕过世,今年五阿哥过世,这两件事都让皇帝感伤不已,十七阿哥的到来正正好让皇帝摆脱这种情绪。
皇帝对这孩子也是非常喜欢,对令贵妃不免又恢复到从前的宠爱。
魏家的荣宠系于令贵妃一生,她是长姐,家族从小就对她寄予众望,而她也不负所望,让魏家摆脱包衣身份,成为真正的旗人,而且,说不定魏家日后还有更大的荣宠呢!
人逢喜事精神爽,令贵妃高兴之下,又命人唤来七公主、九公主、十五阿哥过来拜见舅母。
皇帝对儿子们是妥妥的严父,但女儿却很好,七公主与九公主姐妹俩养得很娇;十五阿哥养在圣祖温慧皇贵太妃身边,他今年才六岁,小小年轻,性子平和稳重。
有孩子就有希望,令贵妃看着她的孩子们,心情愈发好,她让孩子们拜见舅母。
三个孩子也很听母亲的话,恭敬地给舅母们请安。
两位魏太太连忙扶起他们,把他们狠狠夸赞了一番。
外甥舅母见面完毕,令贵妃让人把孩子带去玩儿,她与两个弟妹唠嗑家常。
家长里短无外乎那些琐事,九公主今年满十岁了,也该相看额驸了。
三人提到这个话题,令贵妃就笑道:“皇上早两年前就给我说过她的事情,现在虽然还没有正式下旨,但八九不离十。”
大魏太太恭维道:“想必这位额驸一定是极好的。”
“未来额驸好不好,谁也看不出看。”令贵妃道,当初皇帝给和敬公主挑女婿时,那时候人人也说好,就连这额驸还养在宫里做皇家的童养婿,但不行就是不行,所以对女儿的额驸令贵妃也没抱太大的期望。
“他的家世非常不错,这额驸乃是先帝时超勇亲王的孙子。”
小魏太太惊呼道:“这可是好亲事,额驸未来至少也能得一个超勇亲王的爵位!”
令贵妃微微一笑,“我倒不看重这些,额驸家世再好也好不过皇家。”
有和敬的例子在前,就算九公主日后与额驸不睦,夫妻还可以分居而住,皇上为女儿兜底,九公主的日子怎么都不会差的。
所以令贵妃对女儿嫁谁无所谓,只要女儿婚后能住在京城就行。
两位魏太太极力奉承着令贵妃,姑嫂之间的关系很是融洽,气氛十分好。
正在这个时候,小太监过来道:“刚才清辉阁派了太监过来传皇后娘娘的话,再有几日就是皇后娘娘的千秋节,两位魏太太届时可进宫赴宴。”
令贵妃点点头,“我知道了。”
两个魏太太无措地看着大姑子,她们知道令贵妃与皇后在宫里是两股不同的势力,问令贵妃,“如何是好,我们到底赴不赴宴?”
令贵妃的神色看不出喜怒来,她淡淡道:“人家既然派人来说了,不去赴宴岂不是不给她面子?”
这就是赴宴的意思了。
平日里可能还感受不出来,但是一到这种关键的日子,皇后与嫔妃的差距就出来了,皇后有百官万民庆祝生辰,而普通嫔妃在宫里没资格过生日,到了生日那天,仅仅得到一桌内务府送来的席面,外加皇帝赏赐的生日贺礼。
这让令贵妃的好心情蒙上了一层阴影。
大魏太太一眼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人么,最怕对比,你过得再好,与过得更好的人对比,这份好也就算不上好了。
那陆皇后,一无所有,竟然能压在所有嫔妃头上,别人尚且罢了,后宫第二人的令贵妃尤其难受,尤其是这两人还是从同一起点开始的。
就连大魏太太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自家大姑子,哪哪都好,为什么比不过一个连子嗣都没有生育的江南汉女?
她低声安慰令贵妃:“您的福气呀,还在后头,有十五阿哥与十七阿哥在,您就等着享福吧。”
令贵妃嗤笑道:“为着皇后这次的生日,皇上可是花了大手笔,场面甚于去年不说,皇上决定在九州清晏殿为皇后贺寿,届时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都会来给皇后拜寿。而且京城的各大寺庙已经在以皇后的名义开始布施了,听说要足足布施七七四十九天,说是让整个京城的人共享皇后寿辰的喜气。这些倒也算了,等到了千秋节的正日子,皇帝还会派人去祭祀祖陵山川,为皇后祈福。”
小魏太太咋舌,“这又不是整寿,竟然办得这么大!”
利不如名,皇帝给的赏赐再丰厚也不如向外扬名更重要。这次只是皇后一次平常的生日,皇帝却故意办得这么正式,令贵妃大概知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