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难后嫁给权臣(16)

作者: 浅萦 阅读记录

 孙母上告时,接手的是京兆府。

 京兆府听闻事关护銮卫,并未细究,转手把案子上呈。

 原本案子到了司务云麾使的手里。

 司务云麾使乃文职,平时关乎情报和暗桩类的事情到不得他手里,这种百姓的闲杂案件也不会到他一个四品官手里。

 他正疑惑着怎么回事,陶雷已经派人来拿卷宗了。

 上峰亲自来要,他自然奉上。

 副都统陶雷不愿承认手下人判错案子,且家中仆从跪求到了他跟前,为显自己威势,他坚持判孙华无罪,直接判刘刚斩立决。

 刘刚就此没了性命。

 孙母深觉自己愧对刘刚,愧对儿媳,一头撞死在判决衙门外的街道上。证人药堂郎中和伙计作伪证被羁押,老郎中不堪折磨死去,剩下的两名

伙计一死一伤,活着的那个也只半条命在了。

 孙华洋洋得意,甚至不曾把母亲好好下葬。

 街坊邻居知道他素来刻薄专横,平日就爱吃喝嫖赌,每天都拿棍子责打其妻,百姓们都道这是判错了案。无奈衙门里不好好办案,他们即便想帮刘刚伸冤也无处告状。

 案子原本就此终结。

 前段日子陶雷奉命出京办案。

 与此同时,掌司印云麾使越崚非突然出手,把此案拿出重审。细列陶雷罪名十数,当即捉拿孙华,又派手下快速于街坊中搜集孙华案罪证,于大树下翻出他杀妻刀器。孙妻尸体请出,让仵作重新验查。

 街坊邻居无不拍手称快,踊跃参与作证。

 有陶雷的亲信想要出京报信,一个个都没能真正走出京郊范围就不见踪影。

 现在人证物证俱全,只需三法司会审定案,那陶雷再无逃出生天的可能。

 可是谁当主审官,这是个问题。

 护銮卫乃天子近卫,能入其中的都是官宦世家子弟。

 陶雷乃忠毅伯嫡次子,母亲出身魏国公府,正儿八经的公卿子孙朝廷命官。谁出手主审都会同时惹上两边的人,实在不是好差事。

 无论刑部、都察院亦或者是大理寺长官,都不愿接这个主审官的烫手山芋。

 其中以刑部尚书和都察院督御史品阶最高,他们互相看看,最后刑部尚书主动起身,笑着与那屋中最年轻坐于下手的少年拱了拱手。

 越崚非起身见礼。看他们都不愿,礼貌地谦让一番后坐上主审官位置。

 他行事雷厉风行,先重判孙华杀妻案,不过短短半个多时辰便将物证一一呈上,且把人证都询问一遍。最终定案。

 紧接着把“草菅人命徇私枉法明知故犯罪加一等”的罪证切实加入陶雷的诸多罪证之中。又审陶雷其他诸如“欺压百姓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犯下的诸多罪案,特把其中关乎一百多条命案的诸多官司列出,把其中有牵扯的人证物证快速过了一遍。

 再两个多时辰后。

 越崚非与作见证的三法司诸官员一一签字盖印,火速派了护銮卫亲自把卷宗呈交圣上。

 不等圣意出来,越崚非已迅速派人把护銮卫中陶雷的亲信尽数捉拿。

 这些护銮卫知道越大人重审孙华案的事情,本没太放心上,却没想到越大人竟敢顺藤摸瓜把陶副都统都给审了,还是在陶副都统不在场的情况下。

 这算哪门子的审案?

 哪有被告之人不在场就审的?

 因此并没当回事,只以为是简单走个过场,稍后判副都统无罪便可。

 直到被抓,他们才恍然惊觉——陶副都统怕是要完。

 不多久,圣上朱批下令逮捕陶雷。

 有人说朱批非皇上亲手所书而是太子殿下代劳,也有人说皇上圣明此举定是皇上想要清肃朝廷重正风气。

 无论如何,圣旨已下,陶雷再无逃脱可能。

 圣旨上言明由大理寺和都察院各派两百人前去捉拿案犯,即刻出发。两边长官不敢耽搁,各自安排去了。

 越崚非举步要走。本打算跟在诸位高官后面缓行,谁料他一动步子,众人纷纷停下,客气地让他先行。

 他视线掠过众人面上,淡笑止步。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人等不及,只能先走,随后刑部跟上。待到人声渐远,他才脚步一转去了护銮卫卫所。

 原本打算直接归家,可这满身煞气和血气,实在不合适。等沐浴过后浑身清爽,他换了身宝蓝色锦袍方才骑马踏上归途。

 紧赶慢赶,到家时天色已然全黑。

 越崚非把缰绳和长鞭抛给家丁,快步朝逸昶堂去,见奉书迎上来不由皱眉,“怎么没跟着她?”

 奉书道:“小俞看三爷久久未回,特意让我来看情况的。”

 越崚非嗯了声眉目舒展开,“她今日做了什么,后宅那群人可曾为难。”

 平时他不在家中,总不好拘着她在逸昶堂那一方小院子里,那样的生活太过局促。便让她无事时可到后宅走动,言行注意点不透露真实身份便可。

 想必经了表小姐的事件后,内宅那些妇人也不敢轻易为难她。

 越崚非步子越迈越大,走得越来越快。

 奉书小跑着跟上,“回三爷,小俞姑娘一直在逸昶堂,无事时就在厢房看书,中间往西跨院瞧了几眼,并未去后宅。”

 这时守在道上的奉剑看见了他们,撒腿就跑,大呼小叫着“三爷回来了”,直朝某个方向奔去。

 越崚非本要呵斥他没规矩,发觉他是往小丫头的厢房去,便没吭声。

 清语一直留意外面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