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结婚六年不见面,漂亮原配去随军(141)

作者: 听金坎 阅读记录

三个人汇合后,又去找了村里的王阿婆。

王阿婆说今天是大潮,村里人都会去,所以村里不会管这个事,让他们别拿太多,不然有人会说闲话。

江秋月想的是,她没有赶海经验,哪能找到太多海货,能有一盘菜都不错了。

把自行车停在王阿婆家,再一起出发去海边,江秋月第一次赶海,但以前看过赶海视频,特意带来盐来抓蛏子,结果王阿婆说这一带没有蛏子,不过石头缝里有螃蟹,还有海螺。

“你们一定要小心,礁石上的海蛎子壳非常锋利,一不小心就会割破皮肤。螃蟹也会夹人手,抓不到的就算了,海螺和海蛎子是最好抓的。”王阿婆带着江秋月几个到了她平常捡海螺的地方,“他们都开始了,咱们也快点,不然好的都被人先抢了。”

说着,王阿婆拿出自己带来的工具,还是敲壳取海蛎。

江秋月馋海蛎煎蛋许久了,立马开始敲海蛎壳。伍双双更是耐力,想着弄一桶回去给林荣补身体。

小李也很积极,余首长去了外地,不需要他跟着,这两天他都放假,找到越多,他就有越多吃的,看到石头就去翻,一身的力气全用上。

“秋月,这里的海蛎子肥,你快来!”伍双双上瘾了,砰砰砰一直敲海蛎壳。

江秋月说不用了,“我够了,再多海蛎拿回去吃不完,我去看看有没有螃蟹那些。”

听到螃蟹,小李立马说他有抓到,他所到之处,只要能翻得动的石头,都会翻起来看看,有时候就有螃蟹,还会有海螺。

江秋月看了看小李的竹篓,虽然是一些石头蟹哦,没什么肉,但也不错了,至少能尝个味道。

往下走的礁石上有海虹,这玩意好弄,掰下来就行,拿回家煮汤那叫一个鲜。若是多的话,也可以清蒸吃,沾着调料,也很好吃。

只要是眼睛能看到的,江秋月都想带回家,王阿婆说不要太贪心,这哪里忍得住。

不过潮汐时间有限,眼看着要涨潮了,王阿婆喊了句准备回去了,江秋月还意犹未尽。

而伍双双已经弄了一袋子的海蛎子,江秋月看到后都忍不住惊叹,“你这是要让你家那位当饭吃吗?”

“对啊,我那么辛苦敲海蛎壳,总要让我得到一些回报吧。你别说话了,趁着最后这点时间,再多弄一点。”伍双双说话时,手上一直没停。

江秋月看王阿婆往回走,她也打算回去,结果在两块礁石中间,看到一条快有手腕粗的鳗鱼!

她赶忙把小李喊过来,她自己不敢抓鳗鱼,滑滑腻腻,想到就起鸡皮疙瘩。但鳗鱼是好东西啊,烤鳗鱼饭那叫一绝。

“你们别说话,不然被人看到,鳗鱼这种大货是要上交的。”

江秋月左右看了看,见四周没有人,让小李快点把鳗鱼弄出来。目测鳗鱼有一米左右,可以做三碗菜了。

但小李没经验,怎么抓都抓不起来,江秋月说干脆弄死算了,“反正晚上就做来吃,它正好卡在这个小沟沟,这是多难得的运气。”

说完她就和小李一起砸石头,直到鳗鱼不动了,小李飞快地鳗鱼放进江秋月的竹篮里。

回到王阿婆家,江秋月把鳗鱼分给王阿婆三分之一,要不是王阿婆带着他们到有货的地方,他们也不能收获那么多。

王阿婆不好意思要,因为江秋月已经和她换了粮票,“你们放心,我不会和别人说的。”

“阿婆你误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就是咱们见者有份。你好心带我们去赶海,还和我们传授经验,怎么说我都得谢谢你。”江秋月坚持分一部分给王阿婆,自己去厨房切了一段留下。

伍双双则是和王阿婆一样的想法,她觉得给王阿婆一部分挺好的,鳗鱼大家都吃了,那谁都不会和别人说。

带着海货回到家里,江秋月说今天在她家吃饭,因为伍双双也不会做海鲜。

小李刚进院子,就把门给关上了,然后帮忙洗海螺那些。

伍双双敲了两大碗的海蛎子回来,她专干这个了,别的都没找,江秋月先把大部分海蛎子清蒸了,再调了个蒜蓉酱,让林荣先吃。

林荣第一次吃海蛎子,很不习惯,但伍双双在一旁盯着,他赶忙拉着林峥嵘一起吃。

林北北和小李看到也想吃,伍双双打哈哈道,“你们也有的,待会北北你妈妈做更好吃的给你们。”

一听这话,林北北立马不缠着要吃了,林荣非常遗憾,要不是有蒜蓉酱,他真不习惯海蛎子的味道,总感觉有股腥味。

林峥嵘倒是更能接受一点,但他没吃那么多,小李说想吃的时候,他就分了一半给小李。

伍双双不好说这是补什么的,只能看小李吃得津津有味,心想小李吃真是浪费了。

小李反而很喜欢海蛎子,“好嫩,而且有点甜味!”

林荣想把他的也给小李,却被伍双双严词拒绝了,只能硬着头皮吃。

这会江秋月已经在做葱姜蟹了,她怕其他人吃不习惯海鲜,所以没清蒸,而是做点有味道的。

螃蟹切成两半,先用油煎到定型,再加入蒜头和生姜爆炒,这时候要从锅边淋上一些米酒去腥提香,加一点点热水煮个三分钟左右,出锅前加入水淀粉和葱就行。做葱姜蟹是最简单的,出锅的时候,林北北和小李已经馋得直咽口水。

一部分海螺白灼,还一部分爆炒。鳗鱼则是用来红烧,江秋月有想过烤鳗鱼,但在院子里烤得太香,被人发现就不好了,干脆做了红烧。

红烧鳗鱼也好吃,江秋月厨艺好,鳗鱼上裹了一层红棕色的诱人酱汁,出锅后洒一把葱花,更是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