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软美人重生后,清冷将军宠上天(101)+番外

作者: 荔枝入酒 阅读记录

一想到上辈子那些噩梦般的日子,晚棠便忍不住微微发抖。

她步履机械地上了楼,只觉得六神无主。进房间后没多久,店家便送了些吃食来,为了生存,晚棠强迫自己用了些,虽然味同嚼蜡,但是她必须得吃,只有精力恢复了,她才有力气去想要怎么逃跑。

“阿烟,你出来一下。”

晚棠刚放下筷子,那冷漠车夫的身影便出现在了门外,隔着门板唤道。

行烟看了一眼晚棠,又环视了一圈房内,确认晚棠没法逃走也没法行危险之事后,这才放心地开了房门,走了出去。

为了看住晚棠,行烟关上房门后并未走远,就在靠近房间的廊道上朝车夫问道:“这么晚了还不休息,找我有何事?”

晚棠在房内,见行烟关上了门,但透过窗纸她隐隐能够听见二人在外面的说话声,心下一动,便轻手轻脚地挪到了窗边,把耳朵附在窗户上偷听了起来。

“我刚收到老七的消息,说蕲州那边因了万和楼之事,眼下查的十分紧,”车夫皱着眉头道,“之前那边的布置,怕是不能用了。”

行烟一听,脸色也随即变得严肃起来。

此次出来,主子曾交代不能有任何闪失,之前她还没多把这话放心上,直到看到了这姑娘的沉鱼落雁之貌,这才回过味来。

以主子这样的身份,要什么样的美人没有,可即便高贵如斯,即便要用这样上不得台面的手段,主子都要得到她,可见主子对这姑娘是十分上心,相当的喜欢了。

去京城劫人之前,他二人已在蕲州做了十分精密的部署,只要带着这姑娘进了蕲州地界,保管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西雍。但眼下情况有变,若想要让这姑娘毫发无损地送到主子身边,一切便需要重新计议。

行烟思考了一会儿,蹙着眉道:“稳妥起见,蕲州我们定是不能去了。依我看,我们不如绕道走,从其他边境州府入西雍。”

“绕道走?走哪里绕?”

“我看夔州可以。”行烟顿了顿道,“夔州与西雍相接,虽没有蕲州那般布置缜密,但有老五在那儿,多多少少可以给我们打个掩护,做个接应,眼下我们带着她多有不便,有个落脚处总比无头苍蝇要好。你觉得如何?”

那车夫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我这便去联系老五。”

晚棠听到这儿,知他二人已议完,连忙坐回了原处,一颗心“咚咚”跳的飞快,见行烟开门进来,怕她看出自己的异状,便装作身体不适的样子,低着头走到床边,朝内躺下。

夔州,他们刚刚说要去夔州!

她记得清清楚楚,在镇国公府那晚离别前,宋珩说他要去的,便是夔州。若是能见到宋珩……那她便得救了!

想到这里,晚棠紧紧捂住胸口,像是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般,身体激动地微微颤抖。这许是她落入赵彧魔爪前的最后一个机会了。

……

这几日,为了不引人注意,行烟和车夫扮作带疯傻妹妹去寻医问药的兄嫂,晚棠自然便是那个疯傻妹妹。如此一来,这一路上即便晚棠做出了什么引人注目的举动想要逃跑,只要一解释说她脑瓜子有问题,便不会有任何人多留意。

不过,出乎行烟所料的是,许是把她那晚的话听进去了,这一路走来,晚棠却是安静得很,不吵不闹,没有任何想要逃跑的迹象。

但是,行烟却没有放松警惕。

夜间睡觉时,总会用一个特殊的镣铐把晚棠的手和她的手绑在一起,到天明起床了再分开,夜夜如此。

又这般行了七八日后,晚棠发现,行烟和那车夫似乎紧张了许多。白日里能不走官道便不走官道,专挑偏僻不打眼的小路走,夜里也更加谨慎,只宿在小客栈或者农户家里,有一晚甚至直接在马车上将就着睡了。

如此这般迹象,是不是表明,眼下他们已进入夔州地界了?

晚棠的猜测当天便得到了证实。

越靠近边关,周边百姓便越是警觉,对于来历不明之人,皆不予理会,更别说借宿陌生人了,且眼下的天气日渐寒冷,再睡在马车中已是扛不住,行烟他们是习武之人倒是无碍,但若是让晚棠病倒了就麻烦了。

因而这日傍晚时分,趁着县城的城门未关,晚棠他们一行人踩着点入了城。

在城门守卫撩开车帘子查验放行之时,晚棠就着士兵盘问的功夫,抬眼看到城门的墙垣上,写着“丰定”两个大字。看来,这便是贺蕴之当知县丰定县了,只不过,眼下贺蕴之仍在京城,指望不上他,但至少可以说明,眼下他们已到夔州境内。

在城里走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行烟他们按照老五给的消息,将马车停在了一家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客栈面前,唤晚棠下来。

第96章 想逃

晚棠心神不定地下了马车,一下来便迫不及待地四处张望,可惜这个街道冷冷清清,四周仅有零零散散几户小摊贩,并没有任何特殊之处。

也不知宋珩在哪?

正失望之时,街道远处忽地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晚棠闻声望去,只见道路尽头出现了一行四五人的身影,恰朝着这边疾驰而来,很快便纵马到了近前。

晚棠在看清最前面那人的面容后,眼睛蓦地睁大,全身血液骤然沸腾,一颗心“扑通扑通”跳的飞快——

宋珩!

那是宋珩!

老天待她不薄,在这最后的绝境,竟然真的让她碰见宋珩了!晚棠欣喜若狂,下意识挣脱了行烟的掣制,拔腿便朝宋珩那边跑过去。

上一篇: 回到96年当歌唱家 下一篇: 碎玉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