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玉有声(144)
他通过设卡切割的方式,试图逐步把林自初一行逼入绝境。若是能像林指挥使想象的那样,凭借山势能瓮中捉鳖自然也是好的,但如今对方警惕,已窜入深山,便可以通过不断缩小包围圈的方式,合拢擒拿。
虽然这种部署有耗时耗力的弊端,可优势也是十分明显。通过设卡切割后,合围圈会向林自初踪迹所指收缩,合拢越紧密,人手便会越来越多,胜算则会随之增大,直至最后林自初成被困之兽。
由此可见,高时明本意是想活捉林自初的。
*夕阳斜依西山,倦鸟知还。在更早一些时候,一路上小心留意路面坑洼的杨书玉,徒然发现一个细节。
朝东的影子不知何时起,悄然落到了她的右边——山间难辩方向,不知何时起他们便开始往南走。
原来,林自初竟在绕路往回走,而并不是抄近道直奔北凉。
她好像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林自初持信物回京,短短几年就能得到高时明重用,甚至可以与谢建章比肩而立。
才华、学识、谋略、城府……
由世家大族精心培育出来的新秀,方方面面都是拔尖的。更何况林自初是以族中旁枝的身份,在众多小辈里脱颖而出。
念及此,杨书玉忽然没了自救的底气。
在气馁之际,她又抬头看看周遭不善的目光,忽然忍不住笑出声,复又有了信心。
还好林自初足够优秀!
若是纨绔子弟为她冲冠一怒,旁人是不会在意的。她要的就是向来审慎自持的少主,为红颜知己犯糊涂,这能让属下为林自初愤愤不平。
显然,杨书玉连日来的无理取闹发挥了作用。以冯尤为首,他们一个个心中都憋着浊气,皆为林自初被杨书玉耽误而失望心寒。
“书玉想到了什么趣事?”
林自初听到声音回头看她,自然也察觉到其他人射向杨书玉的眼刀。可是他能有什么办法呢?他不过是让杨书玉好过几分,本质上并没有误事。
难道非要将人打晕,横跨在马背上掳回去才好吗?
那是莽人行径,他不屑于这么做。
杨书玉苦笑两声,开口却提起另外一桩事:“先前你们不是都要问我一句,为什么你会同意槐枝留在身边吗?”
“现在我突然明白过来了。”
她抬手用马鞭指过周遭一众,皆是孔武有力的武生,她发笑道:“群狼环伺,就为了看管我这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娇弱小女娘。不觉得可笑吗?”
“你留下槐枝,倒也不是为我的名声着想吧?”
杨书玉直勾勾地看着林自初,不肯放过他任何的微表情变化:“合该是你为了自己的名声才对!你需要一个干净的姻亲,而不是一个被掳回北凉的女人。”
也不怪她突然阴阳怪气,暗讽骂林自初的虚伪,要怪只能怪北凉人的名声太臭。历来他们南下劫掠,财货钱粮要,女人也要。
林自初也好,林氏一族也好,想挟制杨伯安最好的纽带便是姻亲,偏偏他们还要摆出书香门第的谱,来证明他们“带回”杨书玉同北凉人不一样。
那么曾今是杨书玉贴身丫头的槐枝,自然成了最好的遮羞布。以后他们对外说,杨书玉是自愿去的北凉都有了依据。
“你……你真是越发不可理喻!”林自初冷下眸子,带着愠怒丢下一句话,便扬鞭而去。
杨书玉无所谓地眨眨眼,任其他人凶狠地瞪她,而另一个被提及的槐枝,则默默垂下头,也不知心中在想什么。
若所料不错,杨书玉接连不断地作天作地,大小姐的娇蛮做派成功激怒了其他人,如今她又当众让林自初下不来台,人群里的规劝者,必然会找林自初直言相劝,从旁协助者,则会找林自初谈话以表示不满。
总之,他们内部是避免不了一顿正面的争吵了。
她的预判,在后半夜休整时便得到了验证。
杨书玉又以山间夜寒为由,闹着要生火取暖。可对于逃匿之人来说,生火不就等于主动暴露行踪?
她让林自初故作为难,林自初的属下自然忍不住想要教训杨书玉一番,而林自初又怎会舍得?
所以在杨书玉好奇的目光下,林自初顶着压力,阴沉着脸,领着一众不满的手下到不远处交涉去了。
他们仍是在用柔然语交流,听不懂却也猜得到,左右不过是在指责林自初意气用事,过于纵容杨书玉的娇蛮。
也许为了眼不见为净,留下看守的人也自动远离了杨书玉,在不远不近的距离呆着,仍能保证杨书玉在视线的范围内。
连日相处下来,就算杨书玉胜于天人之资,也无法再入北凉人的眼。对着她那张脸,生不出半分涟漪,只会被气得牙痒痒的。
娇蛮柔弱的江陵女娘,实在是可恶又磨人的大麻烦!
就在杨书玉乐于看戏的时候,槐枝悄然凑近:“小姐,饿了吗?”
杨书玉诧异地偏头看她,不做声。自主仆俩重逢以来,槐枝鲜少主动与她说话,又或者说是因为羞愧而不敢与她说话。
“山间夜凉,我去为小姐准备些夜宵来驱寒暖身?”
“我不饿。”杨书玉不明所以,便拒绝了。
她从来没有食用夜宵的习惯。况且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闹着生火取暖是在撒蛮耍脾气,毕竟林自初给她的斗篷足以把她裹成团子。
槐枝为难地皱起眉,伸手就要去为杨书玉解披风。杨书玉下意识往后躲,就见槐枝伸手把着杨书玉的肩,不让她动弹。
在凑到杨书玉身边时,槐枝用耳语说道:“这里离朔方城只隔了两座山,再不走明天就改道绕往原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