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竹马今日火葬场了吗(133)
六娘夜里坐在驿馆的庭院中看着天上的小月发呆,在想象她的阿爹阿娘,在想这些被无辜牵连的人。
她正呆着,忽然见沈念从亭中的桂树下走过来。
他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似的,他没法说出口,但她知道他在说什么,他在说,山高月小有时,拨云见日有日……
他在安慰她,一切都会回归正道。
六娘见他右手托着一个小小的碗。六娘接过,见里面竟是桂花冷元子。
“你做的?”六娘眼眸亮如明月,她笑问他。
第53章 他似乎不在乎死活……
他点点头。
她就着冰凉的汤匙尝了一口, 虽冰凉,却甜津津的,是她最喜欢的味道, 她一时间忘了所有的心事, 只为这冷元子,她心尖不着微尘的欢喜。
“沈念!没想到你还会做这种东西。”她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冷元子,比我在汝宁吃的还好吃几分。”
她笑盈盈地看着他, 将手中的空碗递回他,她问他。“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吃桂花冷元子呢?”
“听芷兰说郡主喜欢吃甜食, 又正值桂花落的时节,便做了这个。”他这么说着。
她点点头, 站起身,他见她发上落了的桂花,他上前一步,缓缓伸出手,为她取掉了那片落叶。
她没有躲, 因为她没有戒备,也没有厌恶, 没有推拒,也没有逃避。
因为她只当他是朋友, 所以她落落大方。
她从他手中接过那落下的桂花, 说, “谢谢你为我做桂花冷元子,这几日,你都没睡几个时辰,大概歇得不好,今日总算到了这驿馆中, 睡个好觉。”
她说着,向他笑笑,转身去屋中歇了。
她坐在窗前,将手中那片的桂花随意地放在桌上,想着他说的那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她盼着这日能早日到来,不为着她已经去世的阿爹阿娘,也为了这
些一辈子背着苦名,只因曾效力肖臣毅而被牵连的将军们。
她今夜睡得很安稳。
他却始终看着她点的那盏灯,看着摇晃的灯火,护着安睡的小女娘。
他坐在树下任由满树的桂花尽皆落下,他又将那落下的桂花拾了起来,收在囊中。
过了几日天气晴朗了,可是即使太阳这么耀目,六娘推开窗的时候,依旧感觉到温度比前两日更低了些。
六娘穿了身她旧日里常穿的橙黄色罗裙,绯红色绣袄,斜斜插着金钗,坐在窗边用了早膳,因为路途上多有不便,她没带随行的女侍,只带了芷兰一个女生。
芷兰并不擅长这些,厨房里的事情便由随行的伙夫和沈念在操心。
六娘没想到这种时候还能吃上粟米人参粥,她很开心。
细心用完后,听说杨良骥和王家大哥来见她,带了许多路上用的吃穿之物,六娘没推却,他们便进来了。
杨良骥说,“眼瞅着就要入冬,天气寒凉下来,只怕郡主和各位亲兵们着了寒特意备了这些。”
六娘点头收了道谢,两个人却诚惶诚恐。六娘说,“驿丞照顾得很是用心,大家在官驿里也歇得很好,伤寒也都好了,若是再在这里耽误时日,只怕年后才能到汝宁,我想着,明日便启程上路。”
杨良骥捋着胡须说,“不敢多留郡主。只是,依着郡主和各位亲兵的脚力,到不了汝宁,就要入冬了。天气寒凉,路上磋磨,亲兵们容易受寒受冻。郡主不如走水路,这时节,河道上还不会结冰,水路去汝宁要快上一半!”
六娘并不是没有考虑过走水路,只是临行前她问了这些亲兵,多是不会水的旱鸭子。她也自小没有在水上生活过,当时只怕大家难捱,便走了陆路,可没想到,今年冷得早,这些亲兵仍然吃了不少苦。
六娘便着芷兰去问了那些亲兵,多数才染了风寒,此时更愿意走水路去,至少船中不会挨饿受冻。
杨良骥听说六娘决定走水路,便说,“郡主既明日要走,下官便着人为郡主安排船只,明日卯时,客船便在长水码头侯着郡主。”
两人向六娘告辞,六娘又好好歇了一夜,次日一早便启程上路。
没想到他们到码头的时候,沈念早已经在码头待了多时,亲兵在六娘耳边说,“沈校尉带着我们将这船身检查了几遍,才好让郡主上船。”
六娘向沈念笑笑,她其实并不担心,因为她信任杨良骥和王家的大哥,可沈念做起事来总是很细致,很上心。
他们各自忙着搬些东西在这船上。
却见杨良骥,王家一家都来码头送她,六娘上前,抱起小囡囡,捏着她红扑扑的小脸。
囡囡说,“姐姐一路顺风,平安无事,无病无灾。”说着囡囡将她自己护身锦袋摘下来要送给六娘。
六娘笑说,“这是你阿娘给你护身用的,姐姐不要。”
囡囡却说,“姐姐那日给了囡囡银锁护身,囡囡便将这锦袋作为回礼给姐姐,阿娘说,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囡囡身上最珍重的就是这个自小带着的锦带,还请姐姐不要多嫌。”
六娘不再推辞,笑着小心接过,又将餐盒里昨日沈念做的糕点递给囡囡。
她便和众人一起上了船,站在船板上,向他们招手,小囡囡在船下,抱着大大的锦盒,人还没有锦盒高。不一会儿便只剩一个红点大小,再过了廊桥便看不见他们的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