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竹马今日火葬场了吗(137)
听见六娘醒了,厨房先是送来了几样精致小菜,六娘略尝了尝,便没了兴致。
后来,芷兰又送了桂花冷元子来,说,“郡主,这是沈念做的桂花冷元子,他说,他稍稍改了一下,可能味道欠一些,但对郡主现在的身体情况有好处。”
六娘听说沈念做了桂花冷元子,又是改良过的,不仅有了食欲还很好奇,她正欲尝尝。
却见女医正叩门请入,女医进来后,简单看了看六娘的情况,说,“郡主好了很多,只是这冷元子伤身,郡主且忍一忍,待上了船再说。”
六娘也很听话,将那冷元子给女医看了,说,“这是沈念新改良的,说是对我的身子是好的,您瞧瞧能吃吗。”
女医接过,“原来是将用西米换了糯米,郡主可以吃,沈校尉能为郡主寻了这香料,又肯这般用心,日后必然大有前途。”
六娘愣了愣说,“这香料是沈念寻来的?我还以为是宫中带的。”
“若是宫中带的,早就给郡主用了,正是宫中没有,才让郡主吃了这许多苦,我那日和沈校尉说了,他便去寻了来。”女医说。
六娘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她将那桂花冷元子吃了,这冷元子却不比寻常的冷元子那般糯,却别有一些清香扑鼻又爽口的味道,她因腹中满足,心中自然欢喜。
六娘吃完了,又歇了半日,傍晚才起。
她这些时日只在船舱中卧着,觉得自己身上都要僵硬得发霉了。
于是她坐在妆镜前梳妆,她不太会这些时兴的发髻,便只梳了个往年她常用的发髻,她穿了个白色碎花百褶裙,套了她拿个红色小袄,便向舱外出去了。
亲兵们看着比日前也精神许多,这会儿多在船舱外坐着聊天,见她出来了,想给她请安,她却摇摇头,说,“你们只玩你们的,不用管我,我只是想去甲板上透透气。”
“沈校尉也在甲板上。”那亲兵说。
六娘点点头,谢过他提醒,她倒并不是很介意,只是又回去取了半盅青梅酒给他。
她登上甲板的时候,见沈念正仰身卧着,看着天上那轮月亮和群星。
他应该没发现她,直到她不远不近地做到他旁边。
他飞快地坐起身,放下嘴边的叶子,看向她。
六娘向他笑盈盈说,“不必多礼,听女医说是你给大家寻来了那香料,我正想来谢你呢。沈念!那香料不好取吧,宫中都没有的东西,你是在在哪里取来的呢?”
他缓缓说,“恰巧碰到徽州有西戎商旅,从他那里买来的,并不废什么功夫,是上天眷顾郡主。”
她看懂一半,笑笑,将手中的酒杯递给他说,“呐,这是我自己酿的青梅酒哦,我不知道怎么谢你,希望你不要嫌弃。”
他看着她递过来的酒盏,眼里变得明亮温柔,他接过,饮了酒,说,“郡主酿得很好喝。”
“你喜欢就太好了。”她说。
六娘将酒盏拿过来,又拿了一个杯子自己也饮了一杯。
她说,“我在汝宁的时候最喜欢青梅酒了,每年都会采了梅子酿,沈念,你知道吗?我们家院子里有一颗很漂亮的青梅树,我小时候常常靠着它睡觉,绕着它玩,攀上去摘果子,等咱们到汝宁你就能见到了,只可惜,是冬日里,没有青梅可以酿酒喝。这么久了,我和阿爹阿娘都没回过家,也不知道那青梅被照料的怎么样?”
他默默地,听着她口中那些他也无比熟悉的过往,贪恋着这夜的静谧安宁。
六娘将酒盏放在一旁,学着沈念刚才的姿势躺在船板上,“要是你会说话就好了,我也可以听听你小时候的故事……”
第55章 曾经是他的执念,如今是……
苍穹盖地, 圆月高悬,六娘躺在这船板之上,才觉得自己似乎置身另一世界。
她说, “原来这里这么美!我从来没看过这么美的夜色!难怪你只贪恋这里不肯走。”
她仰在船板之上, 彻底放松自己,随着船板轻轻地摇,那月色漫漫, 星河点点也跟着她轻轻地摇。
她闭上眼睛,夜阑人静, 她只能听到浪的声音,和水鸟的声音, 还有她自己和沈念的呼吸声。
她忽而觉得沈念不会说话,其实也挺好的。
人总会用刻意的聒噪,来打破这片刻的宁静,就像她小时候最喜欢聒噪。
因为她怕不聒噪便会尴尬。
可在沈念旁边,永远不会为这片刻的静谧尴尬。
她弯着唇角, 感受着晴空的微风,待夜再深些, 便没有这般舒适的秋风了。
船就这么平稳地行了十数日,气候越来越冷, 六娘有时候会站在船舱外吹吹风, 却不能如那夜般在船板上看风景。
她大多时候在船舱内和芷兰说说闲话, 日子也过得很快,转眼便该上岸。
她吩咐船夫将船驶回去,又写了一封手书托船夫带回去,手书不过多谢杨良骥和王家大哥相送,她已平安到达胶州云云。
下了船, 再坐数日夜的马车,便能到汝宁。
芷兰她们早已经安排将车马备好,六娘仍与芷兰同乘,其他亲兵骑马而行。
他们到汝宁的时候,正值小雪时节,天灰丫丫积了好几日的雪,这会儿却是日暮将歇,更是一片落寞。
在胶州下船时,六娘又给亲兵们添了许多的冬衣。
此时,六娘坐在马车中抱着手炉,将自己裹得紧紧的,虽仍觉得寒凉,但是她却饶有兴致地打着帷幔,看着车外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