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臣(123)+番外

作者: 黑猫糖 阅读记录

据说,沈家原本只是濠州凤阳县当地一个不大不小的书香门第,因家风纯良,常于宅邸之外设坛讲学,使那些囊中羞涩交不起束脩、但又勤敏好学之人亦能得蒙教化。

当年先帝微时,虽为乞丐之身,但常去听学,受益匪浅,沈家见其好学,心生怜才之意,故而不时供以饭粮,以资其求学之路。

后来战乱,前朝纲纪不振,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各地反叛军四起,其间不乏有宵小之徒,假借诛除暴君之名为非作歹,一进凤阳城便烧杀抢掠。

沈家被洗劫一空,家中女眷更是因为秀慧脱俗差点惨遭毒手,幸好先帝带着一干乞丐兄弟,干脆利落地将闯入沈家的反叛军抹了脖子。

后来,先帝欲行反叛之事,沈征为此劝降诸多名士,追随先帝一路集结兵马,北上伐暴,直至后来入京,苏家接手开始为先帝造势,沈家这才退居后线,开始辅佐当时年幼的建帝。

可以说,先帝与沈家相辅相成,沈征一路看着先帝成长为明君,加之于其对沈家有救命之恩,更是对先帝忠诚不已,因此沈家的家风才会是“忠而不倔,谋而不逆”。

忠,但不愚忠;忠,但又愚忠。

所以在看到沈渊连礼都不行,直接开口问谢承泽“你怎么来了?”时,沈真沛气得直接一巴掌拍到他的腰上,低骂道,“怎么跟二殿下说话呢!”

谢承泽:“噗。”

沈渊:“……”

“沈太中,本殿与沈侍郎只是有些小私事要谈,便不用费心周章了。”看着沈家人忙前忙后地端茶倒水,生怕怠慢了他这二皇子,谢承泽摆摆手道,“只希望有个安静之地能够议事。”

“原是如此。”沈真沛瞥了眼镇定自若的沈渊,他这个儿子,真是比他这个爹强多了,能在太子与二皇子之间周旋得如此如鱼游水。

如今小渊如日中天,二皇子看来是也想拉拢小渊,只是沈家更忠于太子殿下,二皇子若是想要拉拢他,怕是要失望了,毕竟他这个儿子深得父亲的真传,只会追随正主。

所以沈真沛放心地退下了。

待正厅内外无人了,沈渊这才坐到他旁边的木椅上,“这么早,来做什么?”

“来问个事。”谢承泽放下茶水,认真地盯着沈渊,“苏清河,在苏家是不是过得不太好?”

沈渊愣了一下,随即语气一沉,“你问这个作甚。”

他原以为,苏清河一直称病拒见,谢承泽会对苏清河失去兴趣,为何今日突然又提起他?

“我来沈府之前,去了一趟苏家。”谢承泽老实道,“感觉苏清河好像有点怕他爹,苏家人好像对他也没那么好。”

“你去苏府了?!”这次沈渊直接拍桌而起,意识到自己反应似乎有些激烈,他又缓缓坐回木椅上,语气微妙道,“可受了什么委屈?”

苏府那些人一向自视清高,最是瞧不上谢承泽,前世的谢承泽便因此受了不少气,发了不少脾气。

他暗暗去瞥谢承泽的眉眼,想看看他的眼眶有没有发红的迹象。

“没,我能受什么委屈。”谢承泽摆摆手,大言不惭道,“反倒是他们,差点被我气哭。”

沈渊一怔,随即失笑一声。

也对,他怎么忘了,谢承泽牙尖嘴利得很。

“所以你去苏家,又是为了什么?”沈渊没忘掰回正题,直勾勾地盯着谢承泽。

“我想推行算术之学。”谢承泽并未隐瞒自己的目的,“苏家名声流芳,又在翰林院身居要位,由他们带头,自然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你被拒绝了。”沈渊笃定道。

“你怎么知道?”谢承泽不禁摸摸脸,寻思他也没露出什么失望或颓败的表情吧?

沈渊失笑地摇摇头,“苏家之所以能历百世而不衰,全仗其宗族之内,有一股难以撼动的凝聚力。他们甘愿以庸辈之血,灌养英才之肉,只为在朝代更迭之际,犹能稳坐翰林院的尊位,继续引领文风政潮,纵横捭阖于朝堂之上。”

第0097章 耐心解析沈权臣,酸气冒泡的沈渊

“你竭力倡导的算术之学,是苏家世代未曾涉足的学术疆域,一旦此学盛行于世界,势必会有新贵家族一崛而起,但凡入驻翰林院,都会对苏家的地位有着不少的冲击。”沈渊摇摇头,“是以,他才不愿。”

听及此,谢承泽不禁皱巴起小脸,不太认同道,“苏家虽自视清高,可据历代史册所载,他们确实配得上文人风骨之称,行事端正、忧国忧民,从无大错,怎会因为一己地位受损,便拒绝推行利国利民之举?”

他还是认为,是因为苏中岳瞧不起“二皇子”,觉得他这种蠢货说的话肯定不对,且他未将算术之道的好处说到苏中岳的心坎里,所以才招致了苏中岳的拒绝。

“殿下,人尚无黑白之分,更何况由人结成的家府,又怎会非黑即白?”见谢承泽还是迷惑,沈渊细细掰碎了给他讲道,“苏家确实清明端正,但也正是因为清明端正才名垂千古,而为了继续名垂千古,他们也必须在乎自己的名声,不行那不轨之事,但谁说放弃推行一些利民之策,便不代表他们不清正了?”

看着谢承泽怔愣的小眼神,沈渊轻叹一声,给他总结道:“于苏家而言,保全其文坛的尊荣地位,才是最重要的,他们不愿意承担这份风险,你定是当时画饼画错方向了,以为好名声才是苏家所需要的,所以才会被拒之门外。”

谢承泽恍然大悟,“不愧是权臣,还是你才看得清这其中的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