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臣(143)+番外
又或者,正潜伏在匪窝里等待救兵,只是困于雪山之中,不好传信……
不管是哪种,他都要亲自去看看。
他怕自己若是不管,沈渊会真的死在辽州。
在这里,只有沈渊拥有前世的记忆,也只有他,才能肃清朝廷之中那些奸佞之臣,让谢承泽可以心安地当个甩手掌柜,不必惧怕生死之题。
旁人,他皆无法付诸于信任。
双手挥起红毛大裘披于身上,谢承泽冷声命令道,“备轿,本殿要上金銮殿!”
他倒要看看,是哪群不要命的山匪,竟敢劫他的人!
金銮殿内,众臣环立,议论纷纷。
沈渊失踪,官粮被劫,不仅辽州缺少了抵御雪灾的主将,皇家天威也是被挑衅打脸,堂堂刑部侍郎被匪寇所“杀”,说出去简直令天子颜面扫地。
“陛下,如今之重,是尽快安排人手接手辽州,另派兵剿灭山匪,寻找沈侍郎!”
“不妥!辽州已经开始下厚雪,此时上山剿匪寻人,怕只会折兵损将,得不偿失!”
“那你的意思是不管沈侍郎了?”
“我可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陈述事实!沈侍郎的命固然重要,可我辽州百姓和将士们命也同样重要!”
众臣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让谁一步,有的坚持剿匪找人,有的则表示沈侍郎或许已死,虽然可惜,但当务之急还是处雪灾,继续运送物资。
建帝听得心神疲惫,最后问了一句,“可有人愿意接手辽州之事?”
大殿之内顿时静悄悄的。
谁人都知晓,此时接手辽州,不仅意味着要重新梳辽州防灾各项事宜,事后还要设法解决山匪,寻找沈渊的踪迹,甚至可能还要把被抢的官粮找回来。
这么大一个烂摊子,但凡脑袋清醒点,都知道不能去。
“竟无人愿去吗?”望着这些埋头噤声犹如鹌鹑的大臣们,建帝双手愤怒地拍着龙案,叱骂道,“朕养你们到底有何用处!不如都砍了头去,将那热血溅洒在雪地里,说不定还能给辽州的百姓化一化那积厚的冰雪!”
众臣皆唯唯诺诺,低头不敢与建帝对视。
就在这时,大殿之外,突然响起一道十分干脆清亮的声音,犹如天籁之音解救众臣于水火之中——
“儿臣愿意前往辽州!”
第0113章 以前我大限将至,现在你大限将至!
只见大殿之外,身披红裘的谢承泽大步踏入殿内,抬手扶去身上的积雪,目光直逼龙椅之上的天子,“父皇何必为难这些大臣?儿臣难道不是去辽州最好的人选吗?”
“胡闹!”建帝蹙眉,斥责道,“你可知山匪有多凶悍?”
那都是舔舐刀血的亡命之徒,若去辽州处处卷案还好,去清剿山匪,那不是去白白送死吗!
“儿臣有无痕无迹保护,定然不会有事。”谢承泽语气铿锵道,“难道这些大臣,有无痕无迹这样的高手保护吗?”
众臣连忙纷纷点头。
就是就是,他们就是一群老弱病残的文官,去辽州办办事儿还行,去剿匪那不就是不自量力嘛!
更何况,他们有些人,还不希望沈渊活着!
“不行!”建帝依旧不肯松口,“深山大雪,武功高强又有何用?辽州不似益州,那种偏远苦寒之地,你若是出了事,便是回天无力!朕绝不允你冒如此之险!”
“父皇!儿臣心意已决!”
谢承泽上前一步,言辞恳切道,“您之前不是还三番五次问儿臣愿不愿意去辽州吗?儿臣现在回答您,儿臣愿意去!”
“这不一样!”建帝重重地拍了一下龙案,气得咳嗽起来,“咳咳咳!若那沈渊没有失踪,你留在辽州地界之内,朕自是放心!可如今沈渊失踪,大雪已至,此间关节你还要上山剿匪,你让朕如何放心得下?”
赵公公连忙上前,抚顺建帝后背的气,对着谢承泽劝说道,“二殿下!您莫要意气用事了!陛下怎会舍得让您去啊!”
“那难道要让这些大臣们去?”谢承泽也是恼了,语气义愤填膺道,“您不心疼这些大臣,儿臣还心疼呢!”
建帝:?
大臣们:?
大臣们:二皇子,你人还怪好的咧?
“胡闹!”建帝简直又生气又好笑,“这些大臣的命,哪里抵得上你的命!”
“在儿臣眼里,这些大臣的命,就是比儿臣重要!”谢承泽扯着嗓子干嚎道,丝毫不惧天子之威,仰着脑袋语气倔强道,“但凡死了一个大臣,儿臣都会痛惜无比!”
“当初杨尚书之死,儿臣便已是痛彻心扉,如今又怎会眼睁睁看着这些良臣被您为难,踏上这辽州必死之路!”谢承泽脸上的神情愈发悲痛,捂着心口高呼道,“呜呼哀哉!杨尚书!你若在天有灵,便劝劝父皇吧!”
谢承泽之言皆出肺腑,谢承泽之情天地可鉴,听得殿内大臣们不禁两眼泪汪汪,只觉二殿下此刻浑身披满金光,犹若慈悲菩萨下凡。
二皇子以前就喜欢抢事干,虽然干得一般般,但起码他也是有事真干啊!
更何况若是二殿下接手辽州,即便事儿没办成,圣上也不会责罚于他,还有贴身高手保护,可以说,二殿下简直就是去辽州的最佳人选!
“二殿下善矣,辽州百姓有二殿下您照拂,当真是福气啊!”
“二殿下!臣以前是错怪您了,您今日之英姿,实在令我等愧言啊!”
“没想到二殿下如此爱臣,臣实在是感动不已,泪染襟袍!”
“哪里哪里,都是应该的,应该的。”谢承泽摆摆手,好似那阅兵的首领一般,点头微笑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