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臣(190)+番外
既然并无离城之意,何必走那么远,害得自己差点被冻死,二皇子有那么傻吗?
正思索着,突然感觉额头撞到了什么,他抬头才发现自己走到了沈渊的身后,撞的正是对方的后背。
“想什么呢,这么入迷。”沈渊见他一脸沉重之色,以为他遇到了什么难题,视线落在谢承泽的脸上闪烁了几下,随即打趣道,“连路都不看,真不怕滑倒伤了脸?”
谢承泽连忙摸了摸脸蛋,“没什么,这批赈灾粮,你打算怎么处置?”
沈渊伸手了青年的外裘,将他脖颈处漏风的地方掩实,“听你的。”
“哦……哦?”谢承泽抬眸,随即撞入一汪温柔又含笑的双眸中。
他心底微微一动。
这人,怎么突然说话这么矫情。
谢承泽的小眼珠滴溜转起来,沈渊便知他心里在想什么,于是淡淡道,“你要是不知道怎么处置,那臣便自己做主了。”
“不不不,我来我来。”谢承泽连忙摇头,随即将视线落向了城外的赈灾粮车。
“让粮官直接把赈灾粮送去营州。”谢承泽咧开嘴角,笑得蔫坏儿蔫坏儿的,“就说这是咱们施舍给太子的,而不是粮官送错的。”
如此,既能将赈灾粮送去营州赈灾,亦能向外界告知,他与太子依旧势如水火。
他二皇子——这是踩着太子的脸面,高调宣示自己更胜一筹呢!
沈渊弯了弯唇,波动的心里多了一分平静。
看来今日的谢承泽,依旧是谢承泽。
若换成旁人,定然会将这笔赈灾粮扣下,待太子亲自出面来要粮,再拖时间查找这赈灾粮到底哪里出了错,而后借此参太子办事不力之责。
只是这样,营州百姓必然要饿上几天的肚子,闹出人命。
而他追随的“谢承泽”,绝不会视百姓的生死于不顾。
第0152章 不值一提的功绩,值得多提谢承泽
转运赈灾粮需要另写文书,以免后续清点复盘时,不知从何而来又经过哪里,因此辽州知府很快被叫来,在转运文书上按下了知府印。
辽州知府其名为李东尧,乃土生土长的辽州人士,家中有嫡系长辈在朝廷为官,侍奉过两位天子,而李东尧作为旁系小辈,能够在一方地界担任知府,显然家族之中也出了不少力。
但,辽州毕竟是偏远冷寒之地,不及京城繁华多金。
李东尧此人,说不上什么能力出众,但唯有一点可圈可点,便是眼光毒辣。原文中他便是看出沈渊此人如潜龙在渊,日后必定大有所成,因此暗中投靠,希望来日能够跟随新天子登基,摇身一变成为朝廷重臣。
他隐藏得极好,表面对二皇子恭维谄媚,实则背地里为沈渊和太子做事。在二皇子最终下狠心谋杀太子之时,配合沈渊以金蝉脱壳之法将太子转移到辽州,这才使得二皇子登基那日,太子大变活人,出现在了金銮殿上。
总的来说,其人可信。
“辛苦李知府跑这一趟了。”看着粮车调转方向离开,沈渊转身朝着李东尧点点头,说道。
“不辛苦不辛苦。”
李东尧三十二岁的年纪,看上去颇为的粗犷,他连忙作揖行礼,待抬头时,目光略显暧昧地在沈渊和谢承泽身上流转,“二殿下和沈大人才是辛苦,为了辽州操心操力,下官不胜感激啊!”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谢承泽面容谦虚地摆摆手,“值得多提,值得多提~”
李东尧:?
沈渊轻笑一声,随即凑到李东尧耳旁,脸上的神情像极了谄媚的奸佞之臣,暗暗提点道:“二殿下素来喜欢名誉加身,届时冰雕节,来往之人众多,更有大人物亲临,李知府可要多多美言几番啊。”
“哦~下官懂了,下官懂了~”
李东尧顿时挤眉弄眼,这些日子,他足以看出这沈渊与二皇子皆非普通池鱼,实乃有大作为之风范。前清山匪后挖煤山,更有制造冰雕为辽州百姓谋求生路之功,此等功绩,便是连当今圣上恐都无颜相比。
若日后能够登基为帝,建安必定蓬勃向生,而若想要超越太子博得圣上青睐,光有功绩自然不行,还得有百姓口口相传的名声。
再者,二皇子年少轻狂,正是注重名声、喜好夸耀的年纪,左右没什么坏处,李东尧自然愿意顺从。
届时他就这样这样,然后那样那样……
李东尧心中很快便有了主意。
待李东尧离开后,沈渊低头问谢承泽,“这几日,你可想出对付那人的办法了?”
送错赈灾粮只是第一步,对方的目的是挑起太子与二皇子的争斗,并且谢承泽一定要先处于绝对的上风,然后再陡然落入下风,使得他在品尝到碾压太子的甜头后欲罢不能,愈发的想要拉帮结派,与太子争上一争。
而这时,就是那人派人相助的最好时机。
对方一定会在冰雕举办成功时,利用太子给谢承泽重重一击,再雪中送炭,令谢承泽感激不尽。
但在此之前……谢承泽会先下手为强。
谢承泽挥挥手,示意沈渊低头,“你还记得那人的独属标记么……”
沈渊点头。
“父皇要来,这一路上的雪必然需要清以免马车打滑,粗盐融雪,从京城到天水城路途遥远,想要雪路全都不结冰,所耗盐量不可小觑……”
自然也最容易动手脚。
“我已让无迹去偷、咳,去取那物了,届时我们就……”青年小声嘀嘀咕咕,脸上全是贼精蔫坏儿的表情,待听完后,沈渊不由深深看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