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臣(246)+番外
太子因中毒无法上朝,但不还是有李相吗?李相处朝政不比二皇子有经验多了?
难道……
不少臣子暗暗琢磨,心下百般思量,难道皇帝心里其实更中意二皇子?这次让二皇子当摄政王,也是为了给二皇子积攒势力?
太子毕竟有曹家支持,想废太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果皇帝想要扶持二皇子上位,便也只能靠这种方式了。
看来这朝廷,又要变天了,二皇子……又要站起来了。
众臣心思各异,皆是回归官位,而龙位旁的谢承泽,也有模有样的上起朝来。
“诸位爱卿,今日都要上奏何事?”谢承泽尽量压低嘴角,摆出威严的表情问道。
殿下众臣垂头四顾,皆是没有言语,不知是无事可奏,还是因为不服二皇子因此不愿上奏。
等了一会儿,见没人说话,谢承泽又耐心地问了一遍,“诸位爱卿,今日可有要事上奏?”
依旧无人说话。
就在谢子渺急得团团转,沈渊也打算开口帮忙时,便见谢承泽俯视着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缓缓露出了一抹阴险且怪异的的笑容。
他整个人身上都散发出了邪恶气息,像是吐着蛇信子逗弄幼兔的毒蛇,“既然爱卿们无事可奏,那么本王便要下达最近刚刚想出来的新政令啦?”
众大臣:!!!
下、下什么?
众大臣们蓦地惊悚抬头。
该来的,果然还是来了!二皇子又要给他们增加工作量了!
如今皇帝与太子都无法上朝,这就相当于二皇子独掌绝对的大权,虽然大臣们会选择从中阻碍和敷衍了事,但二皇子的尿性大家也不是不知道……
说没钱,他就能真给你搞出钱来,比如抄家。
说没人,他就能真给你搞出人手来,比如直接特招地方官,趁机安插自己的人。
至于没时间,谁不知二皇子和大皇子的关系特别好,没时间?
刀架在脖子上就有时间了。
这就是兵权的重要性。
立马有大臣跳出来,慌张道,“臣有本启奏!”
“臣也有本启奏!”
“臣有要事上奏!有要事!”
陆陆续续有大臣出列,忙不迭地开始述说各地的民生情况,生怕谢承泽下了什么难以完成的逆天政令,给他们带来致命的工作量。
谢承泽摸了摸下巴,再次露出和善的笑容。
这就对了嘛~
干嘛非要他开口威胁,才肯老老实实地上朝呢?
第0200章 孤家寡人二皇子?羽翼已丰二皇子!
建帝听说这事儿时,笑得简直前俯后仰,好不容易才咳嗽两声,停了下来。
“那些大臣,就怕他嘴里吐出獠牙来。”
每一项政令的诞生,都会牵扯到官僚们之间的利益,他们摸不准谢承泽想做什么,想从中捞多少,又打算榨干多少,自然便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还不如老老实实地上朝,给谢承泽一大堆工作量,让他无暇顾及其它。
但,谢承泽又怎会放弃这大好机会。
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上枕头,既然建帝犯颠,那他就趁机推行工科举,既能将这个项目拉上进程,又能告诉建帝:再让我当摄政王,我就搞更多的事。
他就像是故意拖堂的老师,耐心地听完了所有大臣的要奏,直到他们肚子空空憋不出一个字了,才懒洋洋道,“本王欲推行工科举,主考算术等要学,与原有科举并列实行,增设工状元、榜眼与探花等荣誉,并在京中开办国子监,官家儿女皆可入学学习。”
“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众臣原本紧绷的弦儿,瞬间松了一下。
什么嘛。
竟然只是推行算术科举,开办国子监?
对于大臣们来说,多一项科举名次,就多一个可操作的空间,就像朝廷多一个官位,自己家里就可能多出一个官员一样。
比起其他可能损害利益的法令和政策,这个显然有些小儿科。
不过,也有人不愿意推行。
他们显然看得更远,建安精通算术的人本就不多,二皇子开办国子监,显然是想要培养算术老师,然后将这些人派送到各地教学,这对子嗣偏少的官家来说,无异于是精心培养的子女被外派到偏僻之地吃苦,很可能永世不得回京……
既不能为官,又不能联姻,这谁愿意当这冤大头?
因此有不少大臣反对,尤以翰林院为盛,他们一家独大好好的,突然多一个国子监来抢风头,自然也是不愿意的。
吵闹过后,最后支持的人屈指可数。
他们都不看好这个决策,而且比起什么工科举,他们更关心到底谁能当上未来的皇帝。
那日下朝后,谢承泽从金銮殿正门离开,他的身边簇拥着沈渊、谢子渺和谢守均三人,就连盐铁司那位一向不站队的盛司使,也上来攀谈了几句。
如此明显的信号,既刺痛了曹家的眼睛,也让众大臣心思活络起来。
原本他们以为二皇子已经衰败了,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且不说背后有皇商支持的三皇子和拥有重兵大权的大皇子都与二皇子更亲近,光说沈渊一人,他从天牢中被释放,如今官复原职,手底下便有不少不容小觑的势力,可以为二皇子所用。
看似孤家寡人,实则羽翼已丰。
若是再有盐铁司的支持,即便太子有曹家依仗,恐怕也难压制二皇子。
当下,便有大臣偷偷递送书信,借聊科举一事打探消息,而谢承泽也在沈渊的指导下,开始拉拢朝内可用的忠臣,让他们支持自己推行工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