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玉(181)
江泠走进去,掩着面,拂开飞扬的尘土,让老奴去找几个扫帚来,将值房好好洒扫一番。
姚县丞站在一旁,殷勤地拉开椅子,请知县入座。
江泠没有坐下,他背着包袱,环顾县衙内部。
姚县丞跟在后面介绍,年轻知县长着一张足以入画的脸,身长玉立,气质清正,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有些跛足,需拄杖走路,行动也缓慢。
值房后是知县起居的地方,有三间厢室,主间给知县住,旁边的矮房是老仆的住处,另一间江泠用来做书房。
知县未曾成婚,家中无女眷子嗣,孤身一人,姚县丞将他的生平底细都打听清楚了,松了一口气,告诉其他官吏,新知县不足为惧。
来到儋州第一日,江泠先将许久未曾住过人的后院打扫一番,收拾出能住的屋子,接着与县衙其他下属完成交接工作,他正式上任,当晚,儋州城的富商、官吏在酒楼设下宴会,要为知县大人接风洗尘,江泠没有去。
他让县丞与典史将近几年的税收、卷宗册子全都拿了出来,摆在值房中,江泠在屋里坐了几天,从头开始翻,有任何缺漏有疑点的地方都被他记在纸上。
几日后,江泠拿着整理好的册子将县衙所有的官吏召集过来,对着上面的内容,一个个传人上前问话。
这几年,儋州记下许多糊涂账,因为远离皇城,所以官员乡绅为所欲为,肆意修改账目,增添税收条目,根据现有记载的田亩总数来算,税额与其大相径庭,哪怕只是差了分毫,知县都将错处揪了出来,叫人无可分辩。
短短几日,江泠罚了一批人,这时候,原本没有将他当回事的官绅们终于意识到不对劲,这位年轻的知县大人不是来混吃等死的,是来做实事的。
他不参加宴会,不收金银珠宝,不要貌美姬妾,来了儋州,雷厉风行料理完堆积数年的糊涂账目,重开公堂,开始处理积压已久的案子。
姚县丞与其他官吏私下会面,众人神情严肃,相互对视,姚县丞抬手,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当夜,一名匪徒持刀潜入县衙,翻窗闯进知县的卧房,径直冲向床榻,举起匕首直接刺下去。
铮的一声,匕首扎进床板中,怎么也拔不出来,耸起的被衾下根本没有人,匪徒脸色一变,欲拔出匕首逃跑,头顶忽然罩下一个麻袋,匪徒一着急,越是想要将匕首拔出,越是被束缚,最后被五花大绑,打得鼻青脸肿丢在卧房空地上。
江泠手持烛台,侧脸忽明忽暗,他示意老奴堵住匪徒的嘴,揭开面罩。
第二日,知县身边的老奴捧着一个盒子送到姚县丞府上,姚县丞心里觉得奇怪,心道,难道昨夜的刺杀失败了?疑惑之下,他打开箱子一看,霎时间,血腥气扑面而来,里面赫然躺着一截握着匕首的断臂。
姚县丞脸色一白,腿软得一屁股跌坐在地。
“我们大人说了,他新上任,不懂的地方多,以后还要多请教各位,至于从前的事,我们大人可以既往不咎。”
姚县丞忙不迭点头,“是、是,下官知道了……”
经此一事,底下的官吏不敢再胡来,新官上任三把火,江知县做事果断,大家只能老老实实将亏空填满,待清理完冗杂的账目后,江泠开始坐镇公堂,一开始,百姓不愿意走进公堂,怕挨板子,但知县撤了杖棍,大开县衙大门,他端坐堂中,眉眼
沉静威严,如一柄公正法明的戒尺。
众人陆陆续续走进,磕头行礼,一声皆一声的诉冤声响起。
江泠耐心倾听,为不平之人主持公道。
很快,新知县的威名在儋州城传开。
*
初秋,叶秋水摘下早桂,晒干后弃去杂质,同檀香、沉香一起研磨成粉,最后加入龙脑香,合香气味宁静深邃,桂花的甜香清新自然,似乎将秋天的美好融入其中,龙脑香质地清凉,在香气的顶端形成一种空灵的氛围,增加了气味的层次。
她让绣娘做了数个香囊,放入新制的桂花合香,重阳时,京郊芳园有宴会,叶秋水将香囊送给相熟的女眷,每个香囊上的图案都不一样,是根据不同人的喜好所定制,譬如,吴靖舒的侄女喜欢荷花,香囊上就绣了一朵秀丽的粉荷,林翰林的女儿芳名兰,赠给她的香囊上绣的就是君子兰。
叶秋水常去齐府,吴靖舒的侄女齐三娘与她相熟,收了东西,拿在手中认真端详把玩,喜爱得不得了,“芃芃,这香气味真好闻,我拿回去挂在书房,看书的时候闻着这气味便觉得舒快。”
叶秋水笑了笑,苏叙真坐在一旁把玩她的香囊,她如今已经五个月身孕,腹部微隆,仍改不了贪玩的脾性,重阳宴摩拳擦掌就要登高,被叶秋水按住了,劝说许久才肯罢休。
有的小姐闻不了桂花,叶秋水便做了其它花露赠予她,对方接过时都有些受宠若惊,道:“叶娘子真是有心了。”
远处,宜阳郡主看到这一幕,脚下不由加快几分,走过去。
见郡主过来,众人连忙齐身行礼。
叶秋水低下头,欠身,轻声道:“民女见过郡主。”
精致秀美的裙裾拂过草地,芙蓉碎金的印花在阳光下闪着明亮耀眼的光泽。
宜阳随意抬手,目光停留在面前垂首的少女身上。
据说孟家小姐病了,近来的宴会都未曾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