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玉(197)
几人哄笑,开口赔罪。
江泠手握图纸,沉默了一瞬,说:“没事。”
大家又续起先前的话题,敲定了接下来的工程。
结束后,江泠收拾东西,将图纸整理好。
远处,叶秋水坐在棚子里,与住在附近的渔民聊天。
她问起儋州的收成,气候,还有土产,渔民告诉她,儋州的糖贡很好吃。
叶秋水记下了,打算明日要好好逛逛。
正说着,江泠已经走到面前。
叶秋水站起来,“哥哥。”
“走吧。”
江泠轻声道。
她走到他身边,同他一起撑伞离开。
江晖与匠人对接完,追上,“三哥!”
跑到二人面前停下,又突然不好意思起来。
叶秋水回头,喊了一声“五哥”。
嗓音清润,褪去孩童的青涩,只剩女子的温软。
江晖脸有些发烫,扯了扯嘴角,笑着说:“我们都不知道你要来,怎么没提前说一下?”
“要是说了,哥哥肯定不让我过来。”
叶秋水瞥了一眼身侧的江泠,语气里带着怪嗔。
江泠不说话。
儋州离京师那么远,他不肯她过来,怕路途颠簸,怕她水土不服,要吃苦。
叶秋水只能偷偷过来了,反正现在铺子伙计多,有人帮她看着,她已经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
江晖笑笑,几人边聊边往衙门走去。
叶秋水还带了厨子过来,做了江泠喜欢吃的菜,以前衙门后堂总是冷冷清清的,如今挤着一群人,林伯在庭院里支了张桌子,大家围着桌子吃饭,给叶秋水接风洗尘。
江晖吃到曲州的家乡菜,忍不住感叹,“我想这口真是想疯了,叶妹妹,你是不知道,三哥平时吃得有多寡淡,我们跟着他可受苦了。”
衙门的属官跟着抱怨,狂点头。
叶秋水笑嘻嘻说:“他俸禄少,你们就别为难他了,以后我在这儿,大家每天都有有鱼有肉吃!”
大家都欢呼起来。
江大人的妹妹不愧是大商人,说话热情,头头是道,她这次来儋州,还特地带了些京中的物件送人,给主簿、县丞、典史带的是茶、酒,又给他们的夫人各自赠了香包、簪花。
下属官员受宠若惊,一开始不敢收,觑一眼旁边的江泠,见他没什么反应,才忐忑地收下礼物。
兄妹两个,真是两模两样,江大人是块又冷又硬的石头,叶小娘子则是阔绰的财神,一来儋州,他们的好日子就来了。
吃个饭,送个礼物的功夫,叶秋水已经将衙门从上到下都收拾得服服帖帖。
叶秋水给每个仆人都发了红包,大家双手合十,连声恭谢,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喜庆的神色。
她来了,哪里都焕然一新,不一样了。
热闹散去后,叶秋水推开江泠的房门,他正坐在窗前看公文,听到开门声,抬起头。
叶秋水笑着走过来,盘腿在席子上坐下。
桌上,幽幽烛火跳动,在脸颊旁镀上一层柔和、温暖的光晕。
相顾无言了一会儿,江泠问道:“铺子里一切都好?”
“嗯。”叶秋水点点头,“胡娘子来京城帮我了,敏敏……宜阳郡主也入股了我的铺子,现在我们运货的商队可以走官府给的路线,还有官府的文书,劫匪不敢抢掠,关津也不会故意扣留。”
一切都在变好,她早已能独当一面,无论走到哪儿,都受人敬仰,不怕别人针对。
江泠放心下来。
叶秋水看着他,发觉他好像又长高了一些,身形挺拔高大,当了一年的地方官,气质越发沉稳严肃,下颌锋利瘦削,鼻梁高挺,唇线紧抿着,平日又不苟言笑,难怪其他人都说他凶。
“哥哥,你瘦了。”
叶秋水轻声说。
她知道,江泠一忙起来就不吃饭,总是忽视自己的身体,她说话时,语气有些责怪。
江泠自觉有错,不反驳。
叶秋水在心里决定,她在这儿的时候,要每天都让厨子变着花样地做好吃的,督促江泠按时吃饭。
盘算完,叶秋水往前几步,挨着江泠坐,问道:“哥哥,我来找你,你高兴吗?”
江泠回想,先前在京师,她想跟他一起来南方,江泠态度坚决,不同意,可是今日在渡口看到她的时候,他的心里却又不可抑制地感到欣喜。
那种欢喜的情绪,骗不了人。
江泠垂着目光,“嗯”一声,“高兴。”
她笑了,头一歪,靠着他,没骨头似的,咯咯笑,肩膀轻抖。
叶秋水低声说起这一年来发生的事,信纸太短,而她攒了许多话,说不完。
就像小时候那样,靠在一起,絮絮叨叨地拉起家长,从天南聊到地北。
江泠静静地听着,偶尔回应。
“哥哥,我有字了。”
江泠看向她,叶秋水说:“叫明渟,是长公主赐的字。”
江泠在心里默念。
岳峙渊渟,秋水,明渟,很好的字。
他点点头。
叶秋水又说起,一开始郡主不喜欢她,讨厌她,不过现在她们是很好的朋友,她叫郡主敏敏,郡主就是有些小孩子脾性,实际上很可爱的。
说到苏叙真去西北了,叶秋水有些惆怅,不知道她如今怎么样了。
又聊起薛小侯爷,说他风流,年轻气盛,但是立下许多军功,清剿山匪,保一方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