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玉(202)
只是想到,她一个人管着偌大的铺子,京师的伙伴们还在等她回去,她有许多事情要做,路途遥远,她能出来玩半个月已经很难了,叶秋水早已独立,她有自己的主见,不再是会缠着哥哥要点心吃的小女孩了。
想到他忙了一整日,深夜才回来,累得眼下乌青,声音沙哑,叶秋水便觉得自己有些胡闹,耍小孩子脾气,再怎么样,也该让他先休息啊。
她站起身,轻轻笑了笑,“哥哥,你休息吧,累了一整日了。”
江泠低声道:“好。”
她转过身,推门出去,屋里重新变得静谧。
江泠坐了一会儿,起身,将柜子里快要完工的木匣拿出来,零件已经做好了,只差刻上花纹,刷上漆。
在儋州的最后一日,叶秋水购置了许多东西,江泠常吃的药,还有几套新被褥,她将穿旧了的衣服都让下人拿去送给附近的穷苦人家,再重新到成衣铺给江泠买了衣袍,革带……
叶秋水将带给大家的土产、礼物装进箱笼,盘算了应该没有东西落下后,行囊都集中放在门房里,第二日出门的时候一起带上。
雨停后,江泠天不亮就出门了,清早听到有官员来汇报,说是昨日刮大风,水漫上来一些,住在低洼地区的百姓有受灾的情况,江泠一大早就带着人去查看地形,将沟渠疏通,安抚受灾的百姓。
他这一忙,大概又是好几日见不到人影。
叶秋水无奈地笑了笑,没想到都要走了,也没个机会多说会儿话,没事,晚上等他回来再告别吧。
午后,一名常跟在江泠身边的差役突然造访
,敲响大门,林伯领他进来。
叶秋水正在清点行囊,看到来人,疑道:“怎么了,是哥哥有什么事要嘱咐吗?”
差役沉声说:“近日儋州连日阴雨,气候潮湿,城北低洼民居中有许多百姓身上起了大片红疹,疑似疫病,大人让卑职过来告知姑娘,要姑娘即刻动身离开。”
第九十六章 心动
城北地势低洼, 这里民居紧靠,几乎是人挤人,每年夏汛的时候, 积水来不及排出,城北许多民居都泡在臭水中, 这里人群密集,一旦有谁生病, 很快就会传染给周围的其他人。
江泠一大早就出去了,下属的官吏汇报道:“不是什么大事, 每年都这样, 城北这块地方人太多了, 同老鼠窝似的小屋子里能挤二十多个人, 一病病一大片,过了这阵子,等夏汛结束就好了。”
江泠问道:“这个病以前就有?”
“对。”下属禀报说:“历年都会有个几十起, 不是大事, 大人不用操心。”
江泠神色未见松缓,不远处,那些身上长了红疹的人浑身无力,又吐又咳,长了疹子的地方被他们挠得鲜血淋漓, 有些被秽物呛到, 咳得双眼通红,像是肺都要呛出来了。
儋州医疗不精, 赤脚大夫大多只会治一些常见的病,用药也不讲究,江泠让人找大夫来, 大夫看了,只会按照正常的发热来开药。
过去官府从来没有当做一回事,甚至衙门里连存档都没有,所以江泠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状况。
他问大夫,“这个病严重起来可会致死?”
大夫说:“一般不会,及时吃药,修养月余可以康复。”
富人也会得病,但是富人有奴仆伺候看护,好得很快,而城北的贫民不一样,他们治不起病,拖到最后,人基本就没有用了,这个疫病会传染,基本每年都要死几十人,大家已经习惯了。
江泠皱了皱眉,说:“将发热、呕吐还有咳嗽的人都集中带到衙门。”
他们现在已经不住在衙门,后堂的院子空下来,算是个临时的隔离所。
姚县丞呆了呆,“大人,这是何意啊?”
“治病救人。”江泠沉声说:“既是疫症,那就有传染的风险,将病人集中隔离起来医治才是要紧事。”
他指挥其他人,说:“这附近其他百姓也系数转移,半个月之内将沟渠挖通。”
如果让积水继续堵在这儿发烂发臭,甚至污染到其他水源,百姓喝了不干净的水,病区就会扩大。
姚县丞挠了挠头,“大人,以前咱们不管这个的。”
开什么玩笑,这样得费多少事,谁生病谁自己去治啊,衙门才多大地方,又要办公,又要安排这些人。
“按我说的去办,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江泠目光冷淡,觑了他一眼,姚县丞肩膀抖了抖,连忙低下头。
江泠派人去城中各个药铺抓药,他的俸禄原本就不多,这次夏汛,又自掏腰包给那群起了疹子的百姓治病,儋州偏僻,各种草药都是紧缺货,东西物以稀为贵,江泠的俸禄买不了多少,钱全都掏出来了,让大夫拿去衙门后堂煎了给吐得严重的病人先喝下。
不知道这病严不严重,江泠让一名差役帮他带话回去,要叶秋水今日就动身离开,他忙于奔波,抽不出身亲自去送她了,不知道她心里会不会责怪。
一整日,江泠都没有回去,官府将生病的人全部转移到了衙门后堂,庭院里搭了好几个棚子,分批隔离,江泠则督促差役赶紧将沟渠疏通,若有谁发现自己身上起了红疹,也要及时汇报,以免传染更多人。
在城北的时候衣服沾了脏水,江泠中途急匆匆回府换干净衣裳,进门的时候他不由自主地迟疑了一下,跨过门槛,看到叶秋水就站在堂中,似乎正要准备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