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玉(208)
江泠一身公服,威严肃穆,让人不敢直视。
下属官员过来打招呼,他转身应答。
姚县丞看到叶秋水, 眼睛一亮, 先前听说知县的妹妹生病,给姚夫人吓得, 许多官员夫人想来探望她,但都被知县拒之门外了,大家都知道, 叶小娘子病得很严重。
如今看到她能出门观看祈风仪式,大概人已经大好,姚县丞心中顿时喜庆起来,上前关怀几句,说:“贱内听说叶娘子病了,那是担忧得几夜几夜睡不着,如今知道小娘子病愈,她也能放心了。”
叶秋水笑了笑
,“劳夫人牵挂。”
姚县丞摆了摆手,“如今总算安稳下来,叶小娘子先前一直忙着正事,我们也不好意思多加叨扰,过几日贱内生辰,还望大人与叶娘子赏个脸,上门聚一聚。”
叶秋水问清楚是哪一日,点头应下。
送走姚县丞,江晖说道:“姚夫人生辰没几日了,我们得先准备好礼。”
“嗯。”叶秋水说:“得好好挑一挑。”
“我陪你去。”
江晖笑道:“正好也不忙,地方我也熟悉,你有没有想要送的?”
叶秋水想了想,“先前打听过,姚夫人喜欢玉器。”
江晖说:“那咱们就去玉器街。”
东市有条街专门买玉器,还有陶瓷,近来郊外的龙窑开窑了,那里的铺子一定多了许多新货。
叶秋水颔首,“好,麻烦五哥了。”
江晖挠挠头,“哪里哪里。”
她同江晖交谈完,转身看向江泠,问道:“哥哥,家中可缺些什么,我一并买了。”
总之是要出门的,她想问江泠笔墨纸砚,衣物冠带可需要买些新的。
“没有。”
江泠不缺什么,她来了这里,哪里都欣欣向荣,这附近无论男女老少都对她赞誉有加,家里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没什么缺的。
叶秋水于是扭过头,又和江晖商谈起来,两个人走在前面,从港口一直聊到家中。
江泠没插上话,他不如他们知道这些人情往来的事情,江晖跟着江四爷与四夫人耳濡目染久了,叶秋水又从小做生意,他们两个懂得要送什么样的礼最为合适,既不叫对方惶恐,也不会显得自己傲慢。
江晖为人幽默开朗,见多识广,吃饭的时候,叶秋水频频被他逗笑。
江泠默不作声,不知为何,心里莫名有些烦躁。
吃完饭,他们就出门了。
江泠今日休沐,叶秋水让他在家中多休息休息,走之前,她按着他的肩膀,弯下腰,凝视他的眼睛,“哥哥,你的眼睛太红了,今日好不容易得闲,哪里都别去了,也不要看书,坐在家里好好歇歇。”
她神情严肃,警告似的,还收走了他的书。
江泠沉默,目送她和江晖离开,都侧着头,看着对方有说有笑。
过不久中秋,除了给姚夫人买礼物外,还需要置办一些过节要用的东西,叶秋水在外面逛了许久,买的东西提了满手,她还给江泠带了好吃的,放在桌上。
江泠看着她风风火火地进来又出去了。
林伯说:“五郎捡了一窝小狗儿,还没断奶呢,姑娘跑去看了。”
回来的时候,江晖在巷子里看到一窝刚出生不久的狗崽,大狗不见了,小崽子们饿得直叫唤,江晖便都抱回来了。
叶秋水让婆子去邻家弄了些羊奶回来喂养,江晖做了一个窝,铺上兔绒,小狗依偎在里面,争先恐后舔舐羊奶,圆头圆脑的,很是可爱。
叶秋水蹲着,伸出手指,想碰又不敢碰,她杏眼圆润,带着点小心翼翼,娇憨又天真,江晖和她面对面蹲着,脸颊很红,耳朵发烫,怕吓到狗崽们,小声地说着话,叶秋水听不太清,凑近些,宛若耳语。
江泠透过半开的窗户,看得清清楚楚,捕捉到她嘴角的笑意。
门外,林伯和张婆子正在说话。
“你瞧,五郎和咱姑娘关系还挺好。”
“五郎年轻,人又长得俊,郎才女貌的,确实很般配。”
“而且五郎还是大人的堂弟,知根知底,若是真能成,大人定然也是满意的。”
江泠出了会儿神,手中的笔顿住,笔尖的墨水滴下,在纸上晕染开。
他垂下视线,看到被墨汁弄脏的公文,心中愈加烦闷,将纸团成一团扔在篓子里,重新取出一张书写。
第二日,江泠去了临县办事,叶秋水在家中算账,前几日她去泉州府进了一批丝绸,打算一起带回京师售卖,算完账,收拾书房的时候发现江泠将自己的印章落下了,他是知县,出门在外没有印章不行。
叶秋水立刻拿起东西,出门到马厩里牵马。
江晖见了,说:“叶妹妹,我去吧,我给三哥送过去。”
“不用。”
叶秋水翻身而上,“我很快就回来。”
她策马而去,转瞬间就没了影。
府城有事情需要下属县城的知县一起去商谈,江泠一大早就出门了,他坐在马车里翻阅公文,打开行囊,发现自己没有带知县的印章。
江泠眉头微蹙,他一向稳重,从来没有发生过丢三落四的事情,是昨日失了神,才会连这样重要的事情都忘了。
现在已经出城,若即刻回去取,路上要耽误许久,他敲了敲车厢,叫马夫打转回府。
刚转过去,忽的听到远处有人高喊,“江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