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玉(216)
他经历过瘟疫,提醒其他官员,一定要注意城内百姓,及时将感染风寒,咳嗽呕吐的拉到单独的地方救治。
一日,江泠随工部同僚一起在河道巡视,听他们谈起,说城内开了家安济堂,原身是个破庙,被一位娘子盘下,那娘子会医术,收留了许多难民,看诊不要钱,还自费给城中百姓都送了一碗汤药,以预防流病。
百姓将那娘子夸得同天仙似的,同僚们谈笑,说有空要去安济堂见识见识。
江泠没兴趣,只想早日将河道修缮完。
万幸的是,中州的灾情并不严重,也没有发生疫病,事态很快就控制下来。
但江泠因为劳累过度,病倒了,同僚们急得团团转,想起百姓口中提到的小神仙,将他抬到了安济堂。
“大夫在哪儿,这有人病倒了。”
同僚扯着嗓子喊,有一女子掀开帘子出来,“扶到里面去。”
江泠昏昏沉沉中,一下子就醒了。
叶秋水拎着药箱,进了内堂,问道:“什么病……哥哥?”
她看到被扶进来的是江泠,一时讶然。
哥哥不是在儋州吗?
声音熟悉,世间独有,江泠一开始以为自己病糊涂了,睁开眼,看到她,才发现不是幻觉。
同僚们一头雾水。
江泠定定地看着她,叶秋水已经跑到面前,面露担忧,微凉的手指搭在他腕上,江泠下意识想要抽出手。
他闭上眼,片刻后睁开,她还是站在面前。
真的不是幻觉。
叶秋水急死了,顾不得询问为什么江泠会在中州,看着他脸色苍白的模样,以为他生了什么大病,给他把脉的时候手都有些抖,心禁胆战询问他的病状,同僚们都一一答了。
叶秋水松了一口气,“还好,不是流病,只是操劳过度,是不是许多日没好好休息了?”
“可不是。”
工部的同僚说:“都两三日没闭眼啦!”
叶秋水出去开方子,让人煎了先喂江泠喝下,语气有些埋怨责怪地说:“再忙也要休息,这样身体会吃不消的。”
同僚应声道:“是是是……”
江泠一言不发,看着她忙忙碌碌,出去抓药,一会儿捧着药碗过来。
河道还有别的事情要忙,同僚将他送过来后就走了。
她坐在榻边,低头吹凉药。
江泠看着她,开口,声音沙哑,“怎么在这里?”
叶秋水说:“我在附近做生意,听说中州发大水,想着或许能帮上忙就过来了,哥哥呢?”
她并不知道江泠升迁的事情,叶秋水出门在外,居无定所,就算谁想给她写信,也不一定立即能送到她手中,更何况,江泠也没有写信告知她这件事。
江泠说:“官家将我召回京了。”
叶秋水眼眸一亮,“任的什么职位?”
“工部员外郎。”
他回京不过数月,因为修缮殿宇加疏防夏汛有功,又升了两级。
叶秋水替他高兴,喜笑颜开。
她就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江泠吃了那么多苦,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他的光芒,不会被轻易掩盖的,官家总有一日能注意到他的才能。
叶秋水好奇,“所以哥哥这次来中州,也是被派来治水的吗?”
江泠点了点头。
来之前,他是真的没想到,百姓口中称赞的大夫会是她。
她的医术越来越好了,有了能力后,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
少女笑颜明媚,原本因为他生病而担忧着急,转而听到他升迁的消息,微蹙的眉舒展开,嘴角也不觉间染上笑意。
她此刻的悲与乐都与他有关。
江泠心中动容,知道自己这样不对,起伏的波澜又被他按了下去,他的脸板起来,“知道这里大水,会死人,还往这儿跑。”
叶秋水就知道,他反应过来,肯定要责备她。
“我和商队一起来的,还有镖师陪同呢。”
江泠的脸色未见得松缓几分。
叶秋水怕他继续说,扬了扬声,先发制人,“哥哥还说我,你怎么一点都不顾及自己的身体,你看看你的眼睛,红成什么样子了?两三天不休息,当自己是铁打的吗?”
她说着说着,真的生气起来,数落江泠办起公务来不要命,方才被扶进来的时候,脸色苍白,脉象虚浮,叶秋水如今回想起,真是要吓坏了。
江泠反驳不了她的话,叶秋水责备起他,百句也不带重复的,说得江泠哑口无言。
最后,让他喝了药,按着他休息,不睡够四个时辰不准起来。
她神情严肃,说,要是江泠不听,就在他药里下东西,总之得好好休息个大半日才行。
江泠怪她胡闹,叶秋水不听,关上门。
她低声叮嘱周围的人,让他们不要打扰。
江泠睡不着,见到她,抑制不住心中的欢喜,澎湃,灼热。
他闭着眼,警告自己不要放纵沉沦。
第二日,江泠可以行动自如了,同僚们来看他,才知道,原来安济堂的大夫是江泠的妹妹。
“这么巧?”他们都没想到,先前确实听说江泠有个义妹做香料生意,很是出名,哪曾想如今竟然改行当起大夫了。
面对恭维,叶秋水只是笑,有些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