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玉(281)
她尽量不去想起江泠,更不用说在朋友们面前提到与他有关的事。
听到这句话,江泠眸光黯了黯。
恰巧有将士过来叫人,大将军为京师而来的钦差们准备了接风宴,叫他们过去。
叶秋水转身,先一步走出营帐。
薛琅与她并肩而立,他时而低头同她说话,叶秋水轻轻地笑出声,心里的那股别扭的情绪消散不少,自在许多。
江泠默默地走在后面,凝视着二人的背影,薛琅个子高挑,乌发束以红绸带,塞北风大,走出营帐,发丝飞舞,并肩而行的两人,束发的绸带几乎纠缠在一起。
她不肯接他的斗篷,后退,克制而疏离,笑意也是淡淡的,不达眼底,除了对兄长的敬畏外,感受不到任何的情绪,江泠从小便知道察言观色,心思敏感,能感受得出,叶秋水面对他的时候,神经一直是紧绷的,直到薛琅出现,这根弦才松开,她也松了口气。
江泠慢吞吞地走着,大病过后,腿脚越发不如从前了,心里犹如浇了一泼冷水,外面风很大,他拢紧了斗篷,沉默地走向设宴的地方。
一抬头,发现叶秋水同薛琅说说笑,走远一大截。
江泠收回目光,心里很闷。
“你兄长话真少。”
薛琅随口道:“冷冰冰的,也不笑。”
叶秋水道:“兄长一直是这样的性子,他没有别的意思,不是针对你,他对谁都这样。”
“真的吗?”
薛琅挠了挠下巴,感觉那位江大人看着不是很待见自己,虽然他本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真的。”
叶秋水走着走着,突然停住。
方才只顾着逃离,竟然忽略了江泠的腿疾。
她回过头,正正与江泠撞上视线,他一直在注视她,目光晦暗幽深,里面好像蕴藏着许多情绪,凝结在一起,黑沉沉的,如大雨即将来临前的天幕,她愣了愣,下一刻,江泠垂下眼眸,大雪天里,他的腿疾很容易发作,行动没那么自如,走得很慢。
叶秋水回过神,跑过去,“兄长。”
江泠看向她,沉默不语。
“怎么了?”
薛琅不明所以地问。
叶秋水说:“我兄长腿脚有些不便。”
“哦,那我们走慢点。”
叶秋水仰起头,“没事,薛琅,你先过去吧,你有军职在身,还没有去见过其他钦差,这样不好,你早点过去,和他们打个招呼。”
薛琅这几日一直在外巡视,回来后第一时间也是抱着白狐裘找她,怕是还没有来得及同钦差们见面,等他姗姗来迟,说不定会被人诟病,说他傲慢无礼。
薛琅一听,觉得有道理,“那我先过去了。”
“好。”
薛琅同江泠颔首示意,先一步离开。
从方才说话的地方走到主帐有些远,寂静无声,只余靴子踩在雪地上的清响。
江泠走路不平,踩到雪里的树枝,脚下一滑,叶秋水眼疾手快地拉住他。
手抱着他的胳膊,感受到骨头的硬。
江泠真的很瘦,以前,她觉得他很高大,宽阔的肩像是一叶安稳的舟,她趴在上面,永远不用担心会摔下。
此刻,竟觉得他的身形有些佝偻,叶秋水摸了摸他的脉,抬眸,“你病了?”
江泠说:“只是着了些风寒,不碍事。”
风一吹,他咳嗽两声,眼尾都呛红了。
叶秋水皱了皱眉,说:“西北天寒,兄长不应该来。”
气候寒冷的时候,他的腿疾容易复发,旧伤钝痛,知觉消退,要拄拐杖才能行走。
“你身体不好,还长途跋涉,从京师到西北,路程遥远,普通人都不一定受得了,路上生个病也没个大夫医治,年关的时候,这里一直在下雪,道路结冰,很容易滑倒。”
语气里带着几分责备,叶秋水不敢松手,只能搀扶住他的手臂。
江泠咳了几声,牵扯到太多旧伤,哪哪都很痛,听到她责备的话语,江泠低着头,轻声道:“对不起,麻烦你了。”
叶秋水语塞,沉吟半刻,“你早些回去吧,下次别来了,舟车劳顿,官家通情达理,不会逼着非要你当这个钦差。”
她也是想不通,江泠为什么会过来,他升任工部侍郎,不应该很忙吗?朝中那么多的事情要做,怎么会派他来护送军饷。
江泠脚下停住,掀起眸子,望着她,眼中光芒暗淡,忧伤,“你先前答应过我,最多一年就会回来,可是你没有,你也不给我写信,我知道你很忙,忙到忘了,我就是……我就是想来看看你。”
但是她好像并不想看见他。
第一百二十二章 气她这么快就移情别恋……
朔风渐起, 簌簌雪花飘洒,落在眉梢上,冷得人一颤。
叶秋水喉咙一紧, 干巴巴地说:“看我做什么。”
江泠紧紧按着手杖,“想看看你过得好不好。”
担心她吃不饱, 穿不暖,担心她会受伤, 被刀砍伤,骨头碎裂, 血肉淋漓的时候真的很痛, 江泠不希望她经历这些。
“我……我都挺好的。”
叶秋水没想到他会这么直白地询问。
“兄长呢?”她又看向他, “你……瘦了很多。”
不敢问得太多, 太亲近,怕又越界。
因为她的关怀,江泠黯淡的眸子亮了亮, “我没事。”
怕叶秋水担忧, 多想,他赶忙道:“就是前阵子受了点风寒,没什么胃口,已经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