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玉(78)
从年初开始,江泠没有与叶秋水分开过这么久。
胡娘子带她走时,叶秋水很犹豫,她不放心江泠一个人在家,但是又很想出去长见识。
江泠再三保证自己一个人也没关系,她才一步三回头地同胡娘子离开。
其实也不是没关系,夜里身边没有人,他睡不着,做饭的时候总习惯准备两份碗筷,从城东回来的路上,看到街边有卖零嘴的,也会买一份带回家,推开门看到黑漆漆的院落,才惊觉芃芃并不在。
只有他一个人。
雪地路滑,等江泠回到北坊时,鞋袜已经湿透,远远的,似乎瞧见院门前有几团人影,灯火微微,看到江泠出现在巷子口,缩在台阶上的人站起来。
江泠本来以为是叶秋水提前回来了,可待对方站起,身形并不一样,他眸光又暗了下来。
“三哥!”
江晖招了招手。
书童阿金连忙跑上前,搀扶住江泠。
“你怎么来了?”
江泠问道。
不知道为什么,江晖觉得三哥这话听着有点莫名的幽怨。
他挠了挠头,不明所以,“我来给你送节礼,过几日就是腊八了。”
“你家里知道你来这儿吗?”
江泠推开大门,阿金提着东西先行进去,又将油灯点亮。
“不知道,不过我爹娘现在不怎么管我了。”
江泠侧目看他一眼。
江晖有些不好意思,“那个……三哥,我过县试了。”
他笑容腼腆,“我爹娘总算长了回脸,最近对我的管教也松懈许多。”
江泠说道:“五郎,恭喜你。”
“嘿嘿。”江晖摸了摸鼻子。
他带来的节礼有腊肉,米,够吃许久。
进了屋,江晖四处张望。
这是他第一次来三哥现在住的地方,小得站不下脚,几乎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在江家,最下等的奴婢都住得比这好,但这么一个小小的家,也被收拾得很整洁,堆叠整齐的衣物,擦得锃亮的桌椅,窗前的桌案上,放着几本书,还有小姑娘才会用的,各式各样的发带,绢花。
江晖有些奇怪地问道:“三哥,那个……叶……”
他忘了那个女孩叫什么了。
江泠眉眼低垂,“她有事不在家。”
“噢……”
江晖觉得三哥看上去兴致寥寥,人也比上次见更冷淡。
进屋后,江泠开始生火做饭,阿金想要帮忙,但动作还没有江泠熟练,主仆俩霎时无措。
但干站着也不行,一个在旁边剥豆子,一个递柴火。
江晖是养尊处优的少爷,肩上还披着鹅绒大氅,在狭小的厨房里格格不入,他不会做这些活,剥豆子剥得手疼。
“你不会做这些,放下,早些回去,下雪路滑。”
江泠将东西拿走。
江晖站起来,他心里想,三哥原本也和他一样的,作为富家少爷,不可能去学这些,怎么这么久不见,这些琐碎的事情做起来竟已如此熟练。
江泠的变化让他们咋舌,修长白皙的手指因为布满茧而变得粗糙。
话音落下,江晖却并没有动身。
他杵在门口许久,神色为难。
江泠看向他,微微皱眉。
对上江泠不解的目光,江晖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他心里憋着话,但不知如何开口,站在门前,快把手指抠破。
“五郎。”
江泠唤他,“你是不是有话要说?”
江晖
唇线紧抿,点头。
江泠静静地等着他开口。
“三哥……”
挣扎良久,江晖咬了咬牙,“二伯娘她嫁人了。”
第44章 想念 他只是突然很想叶秋水。
这件事情江晖也是才知道, 但其实听人说,宋氏刚拿着放妻书离开,随兄长回京不久, 就在长辈的安排下嫁给了一名官员。
那官员早年是宋老太爷的一名学生,家境清苦, 多年未曾娶妻。
刚入仕的几年,那名官员一直在地方县衙打转, 近两年才被调入京城,为人憨厚老实, 宋氏刚和离, 宋老太爷就做主为二人牵线, 宋氏一嫁过去就是正头大娘子。
夫家虽然不是什么世家大族, 但人口简单,没有妯娌婆媳纷争,那官员人也上进, 虽说不上门当户对, 但也比江二爷强,更何况宋氏年纪已不轻,还与人和离,丈夫是罪臣,二人孕有一子, 年纪也不小了。
江家原先并不知道宋氏改嫁的事情, 也是前不久,江家的一位叔父进京办事, 顺带看望友人,恰逢京中一位人家为儿子办满月宴,流水席摆了百桌有余, 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可以上门吃,叔父跟着友人一起去凑热闹,看到那户人家的大娘子抱着孩子出来见客人,一身珠玉堆砌,极为雍容尊贵,叔父定睛一瞧,手里的酒杯险些砸落。
只因那抱着婴儿,被众人簇拥恭贺的妇人,正是从前的江家二夫人,宋氏无疑。
她带着放妻书回京,不到半个月再嫁,很快怀有身孕,上个月,她的孩子出生了。
叔父寄回曲州的家书上提到此事,江晖听长辈们闲聊,才知道二伯娘嫁人了。
他犹豫许久,将听到的事情告诉江泠。
话音落下,江泠目光怔然,他的眼眸微微睁大,下一瞬,又低垂下来。
前不久满月宴,若那孩子足月出生,江泠算了算,母亲刚离开不到半旬就再嫁了。
她与舅舅走时是正月底,一晃眼,竟也又是一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