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荼道:“我的寿元还有很多,可见对方也杀不了我。”
方思议道:“按理说如此,但还是要小心为上。”
回到陈国皇宫,因为越国退兵,陈国屡战屡胜,尽管对手多了一位强大的能够和祢荼匹敌的对手,但祢荼并没有说那位天仙的真正实力,宫中不知,继而整个陈国上下,都洋溢着喜气的氛围。
早朝上,大臣们有的激动,有的欢喜,还有的面色严肃,和太子辩驳若将修炼功法惠及全国百姓,会引来怎样的后果。
“百姓会出走其他王国,一旦修炼功法泛滥,其他国家百姓也会修行,虽然我国战力可能会提升,但别国也是一样,整合来看,我们的优势也不会明显……”
段鸿道:“我国百姓会出走他国,他国百姓也会来我国,百姓之所以出走,是国家治理不当,饥寒交迫,府衙不公,日子过不下去,才会远赴他国,只要国家强盛,百姓安居乐业,长此以往,百姓强大
,国家不可能不强大。归根结底,还是要肃清吏治,整顿朝纲!”
皇椅之上,段锦辉费力地咳嗽了几声,苍白着面色,道:“太子所言有理。”
各位大臣直言进谏,朝堂上就如何肃清吏治,以及朝堂本就已成定局,牵一发而动全身,整顿不能一蹴而就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祢荼在泰和殿都能听到金銮殿上朝议的声音。
泰和殿是陈国国君为国师整修的大殿,祢荼和方思议住在这里,还有空余之地,而黑龙,陈国国君特地为它辟出了一处灵潭,其内灵气虽不如天恒道宗的灵潭那般浓郁,但对于如今艰苦过多年的黑龙来说,已经是不错的待遇了。
东伯老人时不时会来泰和殿拜访,问一些有关术法和修行上的问题,这日他来得极早,随行的还有太子,薛今等人,各个神情凝重,似乎有大事。
祢荼端着茶杯,品了品,道:“诸位何事,但说无妨。”
东伯老人道:“听太子说给百姓普及修炼功法一事是祢荼大人提出,此乃妙计。陈国与越国征战的这段时间,老夫走访于陈国境内各大门派,有些难处,想和祢荼大人探讨一二。”
祢荼道:“但说无妨。”
东伯老人道:“各大门派并不想与陈国交好,他们一向凌驾于王朝之上,不受王朝律法所辖,而今要他们与王朝往来,庇护一方百姓,不再逞凶斗狠,简直比登天还难。”
“王国要普及修炼之法,但修士与百姓的矛盾不是朝夕造成,整个人世间都是如此,并非陈国一方所为,百姓并不推崇修仙之道,就算普及,可能也是收效甚微。”
祢荼道:“这是现状,确实不能朝夕更改。”
段鸿道:“此番劳得东伯国师往返各大门派,却让您碰了这么多灰,实在是惭愧。”
东伯老人看了看祢荼,道:“分内之事。”
祢荼给旁边的人倒了杯茶,道:“思议,你有什么办法?”
方思议道:“可以举行比试,赢了在朝为官,败者下次再来。”
祢荼瞬间眼睛一亮,说到比试,祢荼首先想到了地府,她只在地府参与过比试。
是了,若论秩序,就目前为止她没见过任何一大势力能比得过地府!
地府便是现成的有序的庞然大物,它坐镇于六界,掌管六界生死轮回之事,虽然有点藏污纳垢,但整体却极为强大不可撼动,它有律法有规章,是很好的例子和效仿对象。
东伯老人也在思忖着比试之事,段鸿也若有所思。
祢荼道:“举行十方武试,广邀天下豪杰参与大比,赢的皆可入朝为官,或者入翰林院修行,武试规则需要拟定好,不可肆意杀戮,需要点到即止等等。”
“这样一来,能过关的几乎都是修士,修士不肆意杀戮,百姓看在眼里,也能稍微洗清他们的狼藉声名,长此以往,便会有两条入仕之道,朝堂大门为有能耐、有法纪的修士而开,朝堂的实力也会逐渐增强,在各大门派中的话语权也会日益加重。”
段鸿道:“有法纪的修士,真的存在吗?”
祢荼道:“那可太多了!”
段鸿握紧了拳头,按捺住胸中的激动:“可行!”
薛今道:“但武试要想防范于未然,需要强者坐镇,若要镇场,至少要比参与考核的修士要高。”
“老夫可以坐镇。”东伯老人道,“但老夫只有一人,若是十方战场,老夫可能照顾不来。”
祢荼笑着道:“这个好说。”
只是坐镇大比而言,又不是上战场杀敌,她和那么多门派交好,上战场杀敌她说服不了那些门派,但只是派个人坐镇一下比试,应该问题不大……咦,祢荼转念一想,那些门派也需要招揽新鲜血液,很难避免那些门派之人以权谋私!
“嘶……只是十方战场,我还是能叫来人的。”
有学堂啊!
那么多同窗下课没事做!
邵山学堂课后,众学员打算离开了,祢荼走上讲台,道:“各位学员留步,我有件要事,想问问大家的意愿。”
晨起吸灵气的时候,祢荼帮过他们修行,故而祢荼说话,在场还是有不少人听的,剩下的则只是单纯对此感到好奇,譬如奚芙蕖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