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案的余温尚在,媒体愿意关注案件相关人员的后续情况。
到时候,《海勒小姐在北方剧院遇袭》之类蹭着莫伦舆论热度的报道井喷式爆发,全伦敦都会记住「北方剧院」很不安全,谁还敢来看演出?
别说莫伦做不出来这种事,要不然萨米沃尔怎么会被绞死!
经科林不自然地抹了一把额头虚汗,马上改了口风。
“欢迎!我非常欢迎您监督剧院对爆炸案的调查,赔偿方面也一定令您满意。”
莫伦微笑,“北方剧院有您这样通情达的经,必定会生意兴隆,远离今天这样的灾祸。”
露娜伊迪坐在一旁。
她本来被吓到惊魂不定,但在经办公室“异常友善”的谈话氛围中,也渐渐定下神来。
‘幸运儿就是我,因为身边有莫伦。’
露娜默念了三遍,越念越坚信不疑。
假如今天自己一个人来,已经被炸得四分五裂。多亏有莫伦,活该莫伦一夜暴富,她值得!
这时,办公室门被敲响。
服务生:“科林经,苏格兰场的雷斯垂德警探目睹了剧院发生爆炸事故,希望尽快介入调查。”
雷斯垂德本以为还要多费几句口舌。
苏格兰场可不是一张畅通无阻的通行证,时不时遭遇商家拒绝调查。
他可没有那位福尔摩斯先生的强硬。
今天,麦考夫直接找上「北方电报公司」负责人要求对方配合,召集今天来上班的员工进行指纹检测。
只需十根手指沾上印泥,在纸上按下指尖印记即可。
印泥,办公室职员都接触过。不小心沾到手,也是无毒无害。
以前没听过这种检测?
这不重要。
如果北方电报不配合这么简单的要求,不得不考虑该公司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合与政府办公楼继续合作。
想必来自利物浦的罗斯老板,也不愿在伦敦的业务亏损。
类似的话,雷斯垂德没底气对科林经说。真有事,苏格兰场很难成为他的后盾。
经科林却格外热情,“太好了!警探先生,您真是敬业,这么快就赶到案发现场,还请您揪出凶手。”
随后,他介绍莫伦与露娜,“幸亏海勒小姐及时发现,英勇地把它从包厢里取出扔向草坪,避免了重大伤亡事故。”
雷斯垂德向熟人们点头致意。莫伦就不必说了,而自己作为出庭沃尔案的证人之一,也见过露娜。
莫伦不意外雷斯垂德的到来,刚才他身边的那个男人又去哪了?
想到一种可能,那位是不是去草坪上捡炸弹碎片了?
经科林不了解内情,继续说:“海勒小姐希望能全程跟进调查,还请探长先生谅解。”
科林:查吧,查吧,你们都查吧,你们斗起来可不关我的事。
莫伦淡淡瞥了科林一眼。
雷斯垂德直说:“好,那就跟进。”
“啊?”
经科林头顶冒出问号。
不对啊,苏格兰场的警员什么时候脾气这么好了?
雷斯垂德不废话,直接表明来意:
“先等等讲述案情。剧院有安保吗?没有的话,找几个服务生去守着草坪。虽然有围栏,指不定哪个好事者翻进去捡炸弹碎片。”
“不会吧。”
经科林的办公室在东北角,窗户能看到草坪。
他匆忙朝窗外张望,居然真的看到一个人弯着腰在草坪上捡东西。
雷斯垂德也探头看了看。“这位不算,他是我……”
同伙?同事?
这些词汇用在麦考夫身上都不贴切,非要说倒像是监工。
雷斯垂德勉强定义,“福尔摩斯先生是其他部门的调查员。”
经科林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这年头调查员一个比一个敬业,这么快就去捡碎片。
他只能快步走出办公室,努力找几个服务生看管草坪。
人手真不够用,一大批派出去维护疏散观众,千万别在剧院里发生踩踏事故。
科林走了。
雷斯垂德瞧着露娜还在场,出于保密原则,向莫伦用手势好一通比画。
『草坪上那个捡炸弹碎片的,他好像看出您是指纹检测技术的提供者,您要心里有数啊!』
莫伦看着雷斯垂德又是掐指尖又是指眼睛的动作,读出了他想传达的意思。
真没必要搞得神经兮兮,“知道就知道吧。新的鉴定技术能被更快应用是一件好事。”
雷斯垂德松一口气,不怪他泄露消息就好。
莫伦反问:“您与草坪上的那位,刚才去电报公司查什么事?”
雷斯垂德紧紧抿唇,坚定地摇头。
他的口风一贯很紧。对麦考夫是这样的,对莫伦也是一样的。
莫伦走到窗户边,凝望草坪上的福尔摩斯先生。他收集弹片的动作非常熟练,显然不是第一次勘查现场。
莫伦转头,对雷斯垂德说:“他来自白厅,负责调查白厅电报线爆炸事故。两位之前在「北方电报」采集指纹,因为在白厅被引爆的炸弹残片上留有制弹者的指纹,可以做对比。白厅出事的是气动管道,炸弹通过传输盒运入政府办公楼,对不对?”
雷斯垂德呆若木鸡。
上帝还在吗?是不是放弃自己这位忠实信徒了?
第二次!短短十分钟内,是第二次了!
他明明恪守保密原则,为什么从麦考夫到莫伦都会看出他想隐瞒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