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我成了宝玉的哥哥(179)
正巧这两年,林家旁支里也出了个官至正四品的通州知府,这位知府大人据说早年间娶了晏侯爷的庶女,与晏安侯府甚是亲厚。
这些年,这位林知府在晏老侯爷的照抚下,官至正四品,也是林家除了林如海之外品级最高,最为出息的了。
如今远在江南的那些林家旁支,想要拉拢林如海,就是由这位林知府出面劝和的。
更何况如今,当今圣上已经日渐年迈,朝局动荡,底下那群已经长成的皇子皇孙们瞧着都不是什么安分的,这底下人的心思更是浮动,趁着下一任帝王之选还未角逐出来,纷纷下注拉拢,站队投靠,林家旁支更是没有免俗。
他们这些旁支比不得主支,有五世的经年积累,随时都可以重新复起,若是没有强大的靠山可以依附,在这世家层出,富庶之地闻名的江南又从何立足呢?
拉拢不成,知道林如海膝下还有一个女儿养在京城,他们更是动了想要联姻的心思。
巧的是这位晏侯爷膝下还有一个嫡子尚未成婚,而这晏安侯府与南安王府,三皇子府上皆有联系,千丝万缕间,不知达成了什么意见,促成了这桩联姻意向的产生。
听闻林如海还有一个女儿,貌美,又是自小娇养在京中,晏侯爷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托人向林府求亲的事宜了。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晏侯爷对于这桩还没有促成的婚事还是感到十分满意的。
也不知是因为年幼丧母的原因,还是什么原因,他这个幼子自十岁起便总是不归家,拿着把破刀就喊着从此要仗剑天涯,脱离侯府逍遥自由去了,气的晏侯爷手中的鞭子都抽断了几根。
如今晏侯爷想着,若这桩婚事能成,给这小子娶个书香门第的美娇娘回来,看到时这小子还总想着往外跑不成。
对于这些,紫莺还尚且不知,她此次劝黛玉回扬州,也是出于对自家姑娘的好意。
姑娘如今年龄也日渐大了,眼看着要到了议亲的年纪了,总不能一直住在外祖家不成?
这些年,紫莺她们这些陪着黛玉到贾府的下人,也能瞧出贾府二爷对自家姑娘的好。
可这婚姻大事,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姑娘和二爷如今再是心意相通,也还是没有个正经名头的。
紫莺低眉想着,“将来二爷若是真有心,就亲自来林府下聘,才算是没有辜负了自家姑娘的一片真心,若是……”想到这,紫莺咬了咬牙,“若是不成,将来各自婚嫁了,姑娘也好有个出路。”
想到这,紫莺抬头,瞧着自家姑娘语气认真道:“姑娘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见黛玉沉默不语,紫莺咬牙继续劝道:“更何况姑娘离家多年,想必远在扬州的老爷也是思念万分的,姑娘若此番回去,也可说是回家尽孝,陪伴老爷了。”
听到紫莺提起在扬州的父亲,想到远在扬州的林父,黛玉眼中尽是思念,但只一瞬,她还是摇头,坚定地拒绝了紫莺的劝说道:“我不能回去。”
闻言,紫莺神色染上几分不解,想要继续上前开口劝道:“姑娘!”
黛玉摇头,打断了紫莺继续想要开口说的话,“莫要再说了。”
见黛玉态度坚定,紫莺咬了咬唇,不敢开口再劝,只得听从黛玉的吩咐退了出去。
紫莺走后,林黛玉瞧着窗外昏暗暗的月色,眼中划过一抹哀伤。
“父亲!她又何尝不想念呢?
只是现在还不是相见的时候!”
……
贾琰独自提着灯,从潇湘院出来后,就径直回了清风阁,至于回到清风阁后,在看到仍然等在院内,王夫人院子里的丫鬟时,贾琰只三言两语就将人打发了。
贾琰走进书房,放下手中的灯,始终是一言不发,他知道太太想问什么。
可是老太太决定的事,即使是贾琰也不能改变。
更何况贾琰也不想去改变。
“分家也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贾琰沉默地瞧着手边的灯笼如此想着。
至少在他看来。
想起今日贾赦充满怨恨的指责,贾琰讽刺地笑了笑。
他这位大伯父,真是着急的很呢!
树大开桠,子大分家,也罢,要他看这荣国府早该分家了,做什么,要都烂在一起才行?
——
今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不过这些,细细说来,其实与贾琰也无甚影响,荣国府上的爵位怎么轮也轮不到他的头上来,对于这座国公府,贾琰从未有过觊觎的心思。
至于那些恶意的揣测,贾琰更是不惧,他从未想过的事?自是不需要迫切地自证清白的。
他人如何想,都与贾琰无关。
更何况他如今身上也是有着一个爵位的,仔细想来,分家对他来说其实是利大于弊的。
此时的贾琰在面对分家,还是十分冷静的,只不过等到过段时间晏家提亲的人登门林府时,不知他还能不能做到如此冷静?
不过,到时这要怪也只能怪他自己,谁让他一直磨磨唧唧的?若不然,还能轮到外人来林家求亲?
第135章 正式分家
第二日一早,所有人都被叫到荣庆堂。
贾宝玉跟着站在人群里,眼神空洞且迷茫,这是怎么了?
我是谁?
我在哪?
分家!分谁的家?谁要分家?
噢,分我们的家呀!
!!!我们家要分家!
贾宝玉身子一震,突然清醒过来,不可置信瞪大双眼,看向前面的贾母。
眼泪滑出,哭着跪上前,泪流满面道:“老祖宗,您这是为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