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我成了宝玉的哥哥(204)
上了马车,贾宝玉还有些委屈,“都怪那个通灵宝玉,害他这几天受了惊吓,才会梦魇,若是没有那个通灵宝玉出现,他这时都还好好的,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麻烦!”
想起这些时日里受的委屈,贾宝玉恨不得掩面痛哭,“他容易吗他!被一个老酸腐当众羞辱就算了,如今还要每天起早贪黑去上学!”
“都是那个通灵宝玉害的!如今被它害的他们家,家都分了!”贾宝玉在心中如此愤恨的想。
这话若是被通灵宝玉听到,指定要佩服他倒打一耙的能力,“什么人呢!耍赖,都懒到它身上了,再说,他们家分家都跟它有什么关系!”
“难怪就是在天上时混了上万年,都只是个小小的神瑛使者,这脑子,啧!”
贾宝玉才不管那么多,他其实一点都不想去上学,从前跟着贾琰一同回金陵考秀才,是被逼无奈,连句开口反驳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被贾琰带着,连同行李一同打包去了金陵。
如今虽然才在贾母面前夸下海口说要给她挣个诰命,考个状元回来,但这事,其实贾宝玉心里一点儿谱都没有。
真让他去考状元,考官若是见了他写的文章,都能气的当场让贾宝玉滚蛋!
哪有人会在正儿八经的科举考试卷子上,写斥责朝廷,讽刺百官的文章的?这怕不会是嫌自己命太长了!活的不耐烦了吧!
正常人不会,但贾宝玉真的有可能会!
正因为知道,清楚他是个什么样的性子,府上其实连同最疼爱他的贾母和王夫人,都知道他口上说的将来中状元一事当不得真。
不是不相信他没有考状元的文采来,而是根本就不相信他这个人!
至于文采,自家人知道自家人的底细,贾宝玉的那些东西用来舞文弄墨,谈诗作画还行,用在正儿八经的科举考试上头,就有些不够看了。
所以自从他能顺利考上秀才后,比起王夫人心底还抱着一丝奢望,贾母其实对这个孙子的现状,已经十分满意了!
贾宝玉的性子,根本就不适合当官!比起外人,贾母这个当了几十年的国公夫人,心里最是清楚不过的。
可孩子就是这般的性子,又能怎么办呢?平日里在你面前孝顺可人,又聪慧又嘴甜,又是跟在自己身边看着他长大的,无法,贾母也只能护着,爱着。
她真的老了,也快老糊涂了,底下的那些儿子,儿媳妇儿,孙子她都管不住了,也压不住他们的那些个心思了!
可是,对于贾宝玉,贾母又是极为疼爱的,所以心中又总是为他细细盘算着往后的出路,所幸,他上面有两个哥哥,往后二房有他两个哥哥顶着,他又是能富贵安乐的。
这般盘算,替他着想,贾宝玉此生要说最该感恩的人,应该是他这祖母才对!
千错万累,阴差阳错,到最后,贾宝玉若还是因为自己而过的不好,这全都因为他自己性格过于懦弱,不堪大用,再也怨不得旁人了!
……
贾琰上了马车之后,就没再理会身后的贾宝玉。
这么多年了,这个三弟是个什么样的性子,贾琰心里最是清楚,所以此时见他过来了,也懒得再多问,左不过也就是因为那么几样。
所以,见贾宝玉过来了,贾琰也懒得再出口多问,直接上了马车。
见两位爷都上了车,驾车的长随甩起马鞭赶起了车,车轮缓缓压过青石板路上,发出“咯吱咯吱”的沉闷声。
坐在马车上,一路穿过巷口长街,房屋瓦舍,大约走了小半个时辰,终于到了国子监。
一路下了马车,命墨砚和茗烟带着东西先回去,贾琰与贾宝玉两人先去了教舍。
两人不在同一个教舍,所以是分开走的。
贾琰与贾宝玉分开后,就直接走进了他所在的教舍。
教舍内,见贾琰走了进来,坐在里面的刘承璟忙站起身迎了上来,喜道:“琰弟,你可算是回来了!”
见他欣喜至及的表情,贾琰笑道:“家中有些事,这才耽搁了两天。”
听到贾琰的解释,刘承璟理解地跟着点了点头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见他跟着点头附和,贾琰面上一笑,没有出声解释自己是因为分家的事,这两天才没来,有些事不必说的那么详细,贾琰也没打算要将家里的事带到监学里来。
如今京中,荣国府分家的事还没传开,所以大部人也不知道。
不过就是传开了,这也不是什么让人震惊特意要去留意的事,左不过只是会在初次听闻的时候,附和讨论一句罢了!
等到与上来关心的同窗都互相寒暄,关心了一二后,贾琰才拿着书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直到等到冯助教穿着那一身惯常穿的灰色长袍进来后,众人更是彻底安静了下来。
冯助教进来后,将手中的书放在台上,环视一周,见贾琰这个两天都没来的学生,今日终于是回来了,方才满意的点点头。
“路漫漫其修远兮,必将上下而求索。”求学之路,贵在坚持。
如今见贾琰这个平日里一向刻苦的学生能够回来,冯助教心里很是欣慰。
“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对于这句话,冯助教这个已经年龄不小的老书生来说,深有体会,自也是希望自己手下的学生也是能懂的,要想科举入世,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勤”字方能一解。
第152章 旧年谜团
光阴一闪而逝,一上午的时间,在老助教侃侃而谈,娓娓道来的讲学中虚晃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