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我成了宝玉的哥哥(210)
就像是无根的浮萍,飘荡在水里,半空中,始终没有一个真正的安定。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明明两情相悦,只要自己开口求贾母做主,林如海那边能够同意,也许他和林妹妹的婚事就能自此定下,贾琰依然没有选择开口的原因。
他当然是盼着能与黛玉能够定下婚事的,只是另一方面,他又害怕这个决定,将来耽误了黛玉。
若是将来真的有什么意外,他总不想自此耽误了黛玉的一生的。
所以此时面对刘承璟的询问,贾琰只是沉默的闭上了嘴,没再说出什么来。
见他不愿意再说,刘承璟“哈哈”笑了两声,也没有再选择追问。
笑过之后,两人又随意地聊了几句,直到见天色不早了,刘承璟才起身告退道:“我先回去了,今日的事,我回去后就写信给两位兄长送去,琰弟你安心等着消息就好。”
见他要走,贾琰也没拦着,跟着起身相送道:“有劳刘兄了。”
一路客套了几句,将刘承璟送走之后,贾琰才重新回到书房。
看着房内熟悉的摆设,贾琰走到书架旁,从中抽出一本有关盐铁政律的书,这是他当初拿来投石问路,请教高先生的那本。
现在贾琰将他重新抽了出来,放到桌案上重新翻看起来。
其实他当初与高先生的接触他是有意为之的。
说不上什么目的单纯,也不是向他所说的求学心切那般简单。
他需要像高先生这般的经世大儒,来指点教授文章,更需要在将来去扬州的时候,想要在官场上对姑父林如海有帮助,就必须要有一个能够借力的靠山。
高先生,就是他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最好的选择!
高启真,高先生,前任当朝首辅,当世一代大儒,其下门生弟子遍布天下,而在官场之中属于他的学生弟子更是一股中流砥柱,若将来去往扬州,贾琰未尝不可借他的力,去帮林姑夫在官场脱困。
既然决定了,明年送林妹妹回京,那他首先自然要保障扬州林姑父那里是安全的。
所以对于明年去扬州的事,贾琰心中早已有了打算。
更何况如今王家大舅王子腾还在任上,官运亨通,颇受圣上重视,那么贾琰同样可以借他的力,到时以保自身能够顺利从扬州脱困。
九省统制,虽然现在王子腾还并未升至九省都检点,但九省统制的官威已经能足够震慑住很多人了。
因此贾琰明年也能够放心地先送林黛玉回扬州。
只要大舅王子腾这边不倒,那么姑父林如海那边暂时也可安然无恙。
更何况贾琰明年送黛玉回扬州,正是准备借力打力,帮姑父林如海控住扬州的局面,才做这些打算的。
想到扬州官场上的暗流涌动,风谲云诡,贾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此去,他必是做足了充分的准备的!”
第156章 “鬼影”(偷哭的贾宝玉)
东方将白,黎明还未破晓,就被一片灰蒙蒙,阴郁暗沉到可怖的天色给压了下去。
北风吹起,天上落起了白雪,细碎的雪粒,被风无情的吹打蹂躏,给天边铺满了一层雪白。
院内,墨砚顶着门外的风声和雪粒,端着一盆热水进了屋。
刚一进屋,放下手中的铜盆,他就不停地哈气揉搓着被冻红的双手,看着早已经起来,如今已经穿戴整齐的贾琰,心中忍不住暗暗惊叹道,“二爷这毅力,非常人不能比之!”
反正若是要墨砚自己,他肯定是做不到像二爷这般的,若是身份互换,墨砚倒觉得如果是他,估计他如今还躺在荣国府那个富贵窝里,安心享受荣华富贵,做他的大少爷呢!
不过,这可能也是他和贾琰之间最大的区别。
人人都想做贾宝玉,自是无人想做如贾琰这般的“苦行僧”的。
房内碳块燃烧的声音不时响起,热意晕染熏腾着屋内的人。
贾琰今日身穿玄色镶边宝蓝撒花缎面圆领袍,腰间束着一条青色祥云宽边锦带,乌黑的头发束起戴着顶嵌玉纹银冠。
因为天冷,外面又罩了件佛头青的素面杭绸鹤氅。
此时听到墨砚的哈气声,贾琰瞧着他道:“既然天冷,今日就不要再出门了,留在屋内好生照看院子就行。”
听二爷叮嘱他今日不要再出门了,墨砚拍了拍身上沾染的雪粒,笑着回道:“那怎么能成呢,天气虽然冷,但二爷您不是还照常上学吗?小的怎么能躲懒躺在屋里。”
见他不肯,贾琰也没有再多劝,瞧着窗外的刮起的风雪,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般的风雪,等到明日,聚集在城外的流民又不知要冻死多少。
若是连续几日大雪不停,就更是不知是什么情况了!
……
用过早饭,接过墨砚递来的油纸伞,带着手中的书,贾琰携着满身的风雪出了院门。
一路走到教舍门前时,身上的冷意刺人,裹挟着风和雪的声音。
合起手中的伞,抖落沾在身上的雪粒,贾琰才走了进去。
见他进来,两三个来的稍早一些的同窗,冲他轻声打了个招呼,就又重新转过身子,摇头晃脑的背起了书。
这书院里从不缺勤学刻苦的学子,当然天气一冷就不愿意起来继续读书的更是不在少数。
就如天下从不缺才华横溢的才子,金银富贵里堆砌出来的富贵公子哥也难得有如此发奋刻苦的。
金的不缺,银的不少,富贵公子哥儿们福窝躺,一觉睡至天大明,大梦初醒,情里愁,只叹,情深愁海,难觅佳人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