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我成了宝玉的哥哥(229)
趁着休假,回到荣国府,想到明年他们就要搬出荣国府了,贾琰就准备趁着这些时间,陪在贾母身边尽孝。
这些年来,贾母总归是待他不薄的。
如今眼见他与林妹妹之间的亲事有了眉目,贾琰更是心中欢喜。
想到将来,贾琰唇角的笑意就没停下来过,眼中脉脉温情流淌而过。
一声细微的“咔嚓”声响起。
春风掠过,冰雪消融,蜷缩在一角,掩埋在冰雪泥层之下的一支支细绿的藤蔓缓缓缠绕攀爬而出,窥见了黎明的到来,顺着光的指引攀爬到最高点。
贾琰听到了自己的心在跳动。
“噗通、噗通……”一声接着一声。
眼见着孙子欢喜的神情,贾母含笑地看着这个孙子道:“琰哥儿,有心了,想当年你林姑父上门提亲的时候,我与你祖父正是看中他们家家风清正,这才将你姑姑嫁于他。”
“如今,你能有此承诺,我就替你敏姑姑放心了。”
说完,贾母慈爱地看着这个孙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外孙女黛玉能和自己疼爱的孙子,成就一桩欢喜姻缘是贾母心中最高兴的事。
至于另一个小孙子宝玉,贾母看着他,心中独自叹了口气。
宝玉心性不坏,性情纯良,但有时为人太过顽固,喜欢凭着自己的喜恶行事,更多的时候,府上的人还总把他当成未长大的孩子对待。
对于这个孙子,贾母总有些不放心。
府上这些孙子,孙女的婚事,贾母心中都有考量。
心里也清楚比起孙子宝玉,将外孙女嫁给宝玉的哥哥,琰哥儿其实更为合适。
琰哥儿性格稳重,无论是为人处世事,还是将来是入朝为官,都比弟弟宝玉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嫡亲的外孙女儿只有一个,但适龄的嫡亲亲孙子却有两个!
手心手背都是肉,贾母面对这三个自己最疼爱的玉儿,也只能忍痛做出了最合适的选择。
贾母怜惜地看着孙子宝玉低垂的头,眼神复杂,安抚地摸着孙子的手。
她知道二孙子琰哥儿的心思,又何尝察觉不到其同胞弟弟宝玉的心思,可如今的情况也只能暂且让宝玉退让了,希望来日宝玉不要怨怪她这个当祖母的好!
一旁的贾宝玉不知道贾母的心中所想,他自从听到祖母有意为二哥向林姑父提亲,求娶林妹妹之后,原本兴致高昂等着鸳鸯她们提来可口菜肴的心,瞬间低落了下来。
拳头握紧又松开,唇角抖动,反对的话说不出口,面对贾母的询问,贾宝玉只能狠狠的闭上双眼,低垂着头,说出都听老祖宗吩咐的话。
他又一次退缩了,就像当初面对太太王夫人将金钏赶走的时候一样,连身边的袭人都能替其求情,身为主子爷的他却只敢龟缩在角落里,不敢露面。
无论结果如何,其实他都可以在贾母面前坦露心声,说出自己的心思的。
贾母疼他,成与不成,最起码将来面对已经喜结良缘的贾琰与黛玉夫妇时,他不会为自己当时的懦弱感到后悔,就像现在,梦里他仍然会为当初金钏跳井一事感到自责一样!
……
直到鸳鸯进来回话,从厨房提了饭过来。
贾母才笑着停下与两个孙子说的话,道:“折腾那么久,又陪着我老婆子说了好一会子话,你们两兄弟也该饿了,快随祖母一同去用饭。”
说着,贾母就由一旁的丫鬟扶起了身,贾琰,贾宝玉在旁护着这个老祖母。
站起了身子,贾母瞧着身旁神色不一,一喜一愁的两个孙子,沉默地拍了拍两个孙子的手,由着众人的搀扶移步到饭厅。
在荣庆堂里用了饭,又陪着贾母说了许久的话,直到日幕西沉,贾琰两兄弟才从贾母的院子里出来。
两兄弟带着人一前一后,走在回各自院子的路上。
贾琰沉默地带着人走在前面,贾宝玉低垂着头走在后面。
望着天边满天的彩霞,贾琰只觉心情大好,脚下的步子都跟着轻快了不少。
从贾母说要为他向林如海求娶黛玉时,贾琰的好心情就一直持续到现在,心头更是欢喜至及,喜悦激动的。
此前贾琰一直担心现在与黛玉定下亲事后,将来贾府若出了什么变故,到时恐耽误了黛玉的未来。
可如今真切的得了贾母的发话,想到若能得到姑父林如海的首肯,不久的将来,他与林妹妹两人就能定下婚事,贾琰激动喜悦之余,只觉得整个人都轻飘飘,甚至透着几分不真切。
他真的能和林妹妹定亲了?
他马上要和林妹妹定亲了!
无数个欢喜的念头不停的从脑中划过,贾琰整个人走路都有些打拐,跟做梦一样。
激动高兴之余,又想到贾母今日说姑父林如海有意在京城给林妹妹寻摸一桩亲事的事,贾琰又突然冷静了下来,之前他光顾着高兴,把贾母的这句话给暂时忽视了。
冷静下来,想着贾母说这句话的表情,贾琰又觉得自己又有些笑不出来了。
姑父林如海不会已经有了合适的女婿人选吧?
想到林黛玉将来有嫁给别人的可能,贾琰再也冷静不下来。
别看他先前说的多好听,只要黛玉能幸福,他怎么样都可以……
可当听到贾母说姑父林如海想要为黛玉在京城里寻摸一桩合适的亲事时,心中如何紧张难受,只有他自己知道。
如今贾琰是再不敢说只要黛玉将来能好,他怎么样都可以的话,事实上他其实一点都做不到。
亲眼看着心上人嫁给别人的滋味,他一点儿都不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