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我成了宝玉的哥哥(244)

作者: 清茶浅饮 阅读记录

读书人重清誉,好面子,贾政虽才学不怎样,但这两样他是极看重的。

既然贾母亲自开口要为两个孩子做主,定下亲事,贾政自是不敢不从。

他是个极重规矩的读书人,妹夫林如海当年送幼女进京,贾政便是当这个外甥女如亲女相待,如今老太太与他提起琰哥儿与这个外甥女的亲事,贾政独坐书房,思索良久,也觉得是桩极佳的婚事。

妹夫林如海如今是巡盐御史,颇受皇恩,林家更是清流出身,书香世家,对于给琰哥儿寻个这样的亲家结亲,贾政心中是满意的。

琰哥儿出息,于读书一道比他大哥还要勤勉,几个儿子中,除了长子贾珠,贾政最是看重这个二子。

按照贾政的心思,将来二儿子也一定是要走科举仕途的,那么与他定个出身清贵,大族人家的姑娘是个不错的决定。

武将勋贵之家纵然出身高贵,但将来科举做官,还是要有同为文官的姻亲能在朝中帮扶的好。

贾政自己不是正经的功名出身做的官,就越发想要底下的几个儿子都能得个正经的官身。

对于底下的几个儿子,也是觉得能最好娶个读书人家的姑娘为妻好。

膝下的长子贾珠,贾政更是做主直接聘了国子监祭酒家的女儿为长媳。

如今到了二子贾琰这里,贾政原也是想与他在京中聘个家风清正,累世做官的人家的。

既然贾母亲自开口,贾政做为孝子,自是不想忤逆母亲的。

想到如今远在扬州任职的妹夫林如海,贾政心中甚悦,他与这妹夫当年也是交情不错,又因有着贾敏的这一层关系在,两家也是知根知底,对于这桩婚事贾政心中满意。

敲定了主意,贾政直接就在书房提笔写了书信,吩咐人寄去扬州。

等到出了书房,看到正房的烛火,贾政才想起来转道又与王夫人说了一声。

听到贾政的话,王夫人不可置信的盯向眼前的丈夫,心中又惊又怒。

惊怒之间,王夫人再不顾夫妻之间的那层虚假的面子情,直接高声质问道:“你是说要与琰哥儿与那林家定下亲事!”

当着下人的面被王夫人厉声质问,贾政不悦,皱眉道:“我身为父亲,琰哥儿的婚事怎么就不能做主了!”

岂料,王夫人听到他的话,直接气的将手中的碗筷摔下,“我不同意!”

一口回绝了贾政的话后,王夫人看着这个丈夫,口中恨恨道:“凭什么让琰哥儿与林家结亲,老太太就是偏爱自己的外孙女,想要亲上加亲将外孙女留在身边,也不能拿孙子的婚事作筏子!”

被一口回绝的贾政,面色铁青,“这桩婚事有什么不好!我说是就是,岂是你这妇人之见来插手的!”

“就这么定了,过几日我就派人去扬州提亲。”

厉声说完,贾政直接挥袖离去,不再管身后王夫人的怒火,转身进了赵姨娘的厢房。

气的屋内的王夫人全身发抖,恨不得冲过去将贾政和赵姨娘那个贱人给生吃活剥了去。

……

而在听到贾母的话之后的贾琰,神色更是一喜,知道既然老祖宗都这么说了,想必老爷贾政那边也是同意的。

只要贾政这个做父亲的能同意,亲自写信送往扬州,那他与林妹妹的婚事就有了可能。

想到这,贾琰整个人都透着喜悦,眉宇眸中带着掩不下的笑意。

看孙子欢喜,贾母含笑地点点头,她老了,最是不喜散,对于几个疼爱的小辈,怎舍得将来他们一个个都离了自己身边,为此贾母不惜拿出母亲的身份亲自开口让儿子将两个孩子的婚事定下来。

至于二儿媳妇王夫人的那些心思,贾母只当不知。

虽说她如今不当家,但这府上的大小事,尤其是在琰哥儿和玉儿的婚事上,还轮不到她一个儿媳妇说的算。

贾母是觉得自己老了,但她还没老到,只能看一个儿媳妇的脸色去。

如今贾母还能对底下两个儿媳妇的那些小动作隐忍不发,只是看在几个孩子的面子上,若不然邢、王两个夫人也不敢如此猖狂行事。

每个人都自以为瞒的好,但其实贾母一直将他们的那些小心思都看在眼里。

大房夫妻想要独占荣国府,二房夫妻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整日互相排挤使绊子,贾母怎么会不知,她不但一切都知道,就连王熙凤与贾琏的那些个小算盘她都是一清二楚的。

面对这些,外人看着贾母是在装聋作哑,诸事不理,但贾琰始终觉得他这位祖母,应该在等。

在等一个她认为最合适的时机!

贾母毕竟是当过几十年国公夫人的人,高位待久了的人,底下这些人的小心思,她不会看不明白的。

正如王夫人想拿两个儿子婚事的事来制衡婆婆,可不曾想过如今却是被这婆婆给先摆了一道。

时下的人都重孝道,贾母的话,贾政这个孝子还是听的,不说贾政便是换了贾赦只要贾母的话不损害自己的利益,贾赦也是愿意照做的。

无关利益的事,贾赦并不想真的和这个亲生母亲撕破脸面,在世人面前他还是愿意做出一副“子孝母慈”的场面来的。

对于这些,贾母心知肚明,无论两个儿子怎么样,明面上还都是愿意将她当母亲的。

天然的孝道和母子情分,其实让贾母一直都是站在两个儿媳妇上面的,更是从来没有什么反压制的说法。

正如今日邢氏可以借婆婆的身份压制了王熙凤这个儿媳妇,却怎么明白不过来贾母也可以用来压制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