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苟尾巴草绝不认命[快穿](1181)+番外

作者: 甘缘茶 阅读记录

这现实对巫莘莘,打击力不高,但反衬讽刺力极强。

冥(牛大浪)的话更绝:“你误会了,我没有想救你的意思。”

他语气没什么波澜,但却能让人听出他的厌烦。

“当时姜老师……姜若凌老师试验接连失败,脾气很不好,你又在关键时刻突然冒头,差点让姜若凌老师布置好的试验场地毁于一旦。”

“为了不让学院损失惨重,我只好出手清场,本来我是想将你当垃圾扔到魔兽口中,免除麻烦后患,是仲文景那家伙发现你是个人,及时叫住了我,我才将你扔给他。”

“仲文景或许真的意图控制利用你,但是,说他是救命恩人,并没有错。”

作者有话要说:

苟子:好想要一个躺平的男朋友

牛大浪:能将躺平省略吗

ps·么么哒~

第504章

巫莘莘大概也没想到,她别有用心,自信满满地冲到冥(牛大浪)面前展现自己,会是这么可怕的后果。

冥(牛大浪)的一番话,对她的不屑和羞辱就算了,关键是夹带的内容给她上了反噬buff,将她靠着踩渣圣子立起来的坚强不屈人设,直接弄了个稀碎。

虽然混沌大陆这边科技树点亮方向不一样,但人类天性喜好是共同的。

大家都更欣赏正直、勇敢、善良属性的人。

在这个基础上,还能强大,有领导力,体贴普通人,那就是完美人设。

不巧,光明教会在混沌大陆这边,卖的宗教核心宗旨就是绝对的善良正义。

这也是巫莘莘能轻易地踩下仲文景这个光明教圣子的缘故。

光明教不允许一丝黑暗,圣子身上更不能有瑕疵。

冒认救命恩人,诱惑欺骗无知异国少女,更是用上了一些肮脏手段。

巫莘莘没有落胎之前,这些还能扯上为爱疯狂。

但因为仲文景失误导致亲生儿子没了这事没法洗的,在发疯巫莘莘的乘胜追击下,这个借口根本用不上。

事实胜于雄辩的前提下,巫莘莘对仲文景的指控,每一样都拆载踩在混沌大陆这边,对光明教苛刻的道德要求底线上。

辩无可辩,圣子仲文景成了人人喊打的存在。

挺可笑的。

混沌大陆这边,基本是没有啥道德观的。

但光明教会的强大,凭实力硬控地给混沌大陆塑造起了道德观、道德规范这回事。

不然,大伙就不会对对光明教会,有这么高的要求和期望。

光明教会说得出名字的人,都是道德标杆,混沌大陆的良心。

盛名之下,架到高处,一旦出现污点,那就是毁灭性的。

随着巫莘莘的高调离开,大家都以为这届的圣子仲文景没救了。

但仲文景命挺好的,有个愿意帮助他的六尾半兽人表弟。

就是那位和巫莘莘一起来表白,额,向苟子(姜娴娴)坦露爱意的,觉醒了青丘狐妖血统的六尾少年。

幸运地撞上了冥(牛大浪)难得的多话,及时地录下来,交给了垂死挣扎中的仲文景。

这不,公告出去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额,也有可能是,如今的恶劣环境,能出门赚外快的,都是顶尖和一流的高手,大部分人都窝在有结界庇护的城镇中,靠争夺城镇中的封魔珠维持生计的缘故。

闲人多,看八卦热闹的人自然就多了。

对仲文景来说,还真是太好了,最起码还有人愿意听他狡辩,呸,是忏悔解释。

冥(牛大浪)拒绝巫莘莘的话一经公告,仲文景身上的污点就洗干净大半。

最起码,他有曙光学院的下任继承者,实力高强,非常神秘的冥之子,给他站场解释,他的确是救回了巫莘莘的救命恩人。

在这个基础上,仲文景对巫莘莘做什么,都是能被原谅的。

混沌大陆这边,可是非常看重救命之恩的。

套在巫莘莘和仲文景身上,就可以解释为,当初要是没有仲文景,巫莘莘人早没了,哪里还有后面的狗血,呸,是相爱后续。

仲文景抓住时机出来承认一波错误,并深刻检讨自己的年轻不稳重不知事,并承诺会庇护巫莘莘一辈子之后,大家对他的厌恶就转成了欣赏了。

他光明教会圣子的地位,保住了。

到这里为止,都……相对正常吧。

苟子(姜娴娴)是不太能理解,混沌大陆这边的风俗观念的。

救命之恩是救命之恩,但杀子之仇也真的是杀子之仇啊,难不成两者还能是连连看般,连在一起就变消消乐,消失不见,当无事发生?

有点脑子的都知道仲文景说的,会负责巫莘莘一辈子这话有多大的水分。

倒不如说他会让巫莘莘意外身亡可信度更高一些。

事实上,在仲文景开始澄清认错之后,巫莘莘在曙光学院的生存环境开始恶劣起来。

苟子(姜娴娴)这种有空没空都躲着,额,闭关的人,肯定是不会知道这些细节的,不是按工作安排,有重要任务,给老师学生们上课,恰巧碰上了巫莘莘被学生们车轮战挑战了么。

上公开课。

额,苟子(姜娴娴)的课程叫什么来着,能量属性实战运用分析?

就是对新球的清系能量和混沌大陆浊系力量的研究讲学。

平时的话,苟子(姜娴娴)都是让狗尾巴草讲课分身,配上专门设定的封魔珠环境让学生自己领悟的。

三次免费教学机会,还不懂请自费魔晶补课,只要魔晶够,保傻子都学懂为止。

但是老院长大概是和星球那边混的太熟,无端地竟然要在曙光学院搞什么公开课,还闲着无事地邀请两边的领导,以及知名人士、知名强者来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