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苟尾巴草绝不认命[快穿](142)+番外

作者: 甘缘茶 阅读记录

她的女婿和女儿,更是借着何伯爵府和贾府那不起眼的威势,重新将生活过起来,将外孙送去读书了。

迎春(苟子)这次想要将人聚在一起,借的就是她的名头。

刘姥姥是个识趣的,并没有深究细问,迎春(苟子)不过起了头,就给帮忙圆上了所有后话。

“是东家厚道。我不过是尽到自己的本职本分,帮东家找回了遗失的宝贝物件罢了。”

“什么物件?贵重不贵重?这不是我能说的,我只能说,那是一样何伯爵家祖上传给当家媳妇的信物,意义非凡。”

“钱财?嗨~东家一开始是这么打算的,但是细问之下,才发现我和她娘家嫂子祖上还是连过宗,是亲戚来的,就不好这么用对奴仆的态度对我这个老太太的,才问我有什么愿望。”

“我一个老太婆活到这个岁数了,吃喝不愁,子孙还算争气,能有什么愿望,能得到这伯爵太太亲口承认是亲戚的,已经是脸上有光了,还需要什么谢礼?”

“没想到东家是真厚道,听说我这老太太已经七十岁了,比她娘家贾家的老太太还大几岁的,儿孙有意今年给我大办一场的,就开口将这活接了过去,说将别院除了后院的地方,都借我家摆席!他们也想见识一下,乡下有福老人最盛大的寿宴是怎么样的。”

“答应,为什么不答应?贵人们最怕就是欠人人情的,富贵人家从来就不缺钱,别看贵人大包大揽地说给我办宴席,看着是抛费很大,但是真细算起来,还不够夫人小姐们几件首饰呢。”

“我管这么多,东家大方仁厚,给我出钱办这么体面的寿席,又戏班子又大鱼大肉礼钱还让我老太太收。贵人要名声,我要实惠,这天掉馅饼的事情,我是傻了才不答应。”

“老太太我可是立马答应了,就差没拿棍子抽着家里子孙来给东家磕头了。”

“为啥要打孩子?我不是说了,东家虽然年纪小,但是却是真正的几代富贵养出来的体面人,比那些一富贵就晕头的人家不同,人家规矩着呢。对我这种上了年纪的积年老人,即使是家里的奴仆,也是免跪礼的,就是真的要跪,也找老人家里的子孙,说什么老吾老什么的,老婆子没记下来,但是我这心里舒畅啊。”

“这可能是我这种乡下老婆子一辈子最风光的时候了,大家记得帮我嚷嚷一下,不带礼物没关系,不管老少,都来凑个人气,让我这老太太能借着东家赏福,好好地风光一把。”

“我东家是谁?就是不久前在京城大摆宴席,请所有路过的人都吃喜宴的何伯爵家。摆宴席,京城可没谁比何伯爵府更有经验了,东家还说了,这次会按这边的最高规格的宴席标准,设置子孙席和敬老席,只上适合老人小孩吃的席面,错过了就可惜。”

这一番宣传的,真的是在这一带引起了轰动,三天内附近的居住的村民都收到了消息,还准时的在当天都赶来凑热闹了。

说实话,迎春(苟子)觉得,这里面还有何贾联姻带来的话题度还没过去的缘故。

毕竟,京城里舍得这么撒钱的冤大头真不多。

后面的事情,就不用详细说了。

所谓的寿宴喜席,是在滂沱大雨以及可怕的冰雹敲击声下进行的。

戏班子那锣鼓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下,根本演不下去。

好处是,何伯爵府借着财大气粗冤大头的名号,在这次突如其来的天灾中,准备充足,发挥太优秀,成功地稳住别院一带地区的灾后安置稳定。

在他们的奇奇怪怪的大动作下,别院一带,算是整个京城地带,受灾最轻的地方了。

周围的人家在这次大灾下,家财是避免不了会有所损失,但是人都好好的,就是最大的幸运了。

这是何朗(牛大浪)和迎春(苟子)能做到的极致了,更多的,就做不来了。

不算未雨绸缪,因为何伯爵府作为这一带,爵位最高的权贵,在朝廷没有反应过来之前,的确有尽力帮忙维持地方安稳的义务。

并没有明文规定权贵们必须这么做。

但是为了讨好皇权,识趣的权贵都会动起来,将事情办的妥帖体面。

还得在朝廷反应过来之后,将这个功劳归功于皇帝陛下的英明领导,他们是为了英明的陛下,才会这般鞠躬尽瘁的。

惯例操作就是皇帝收下名声,对何朗夫妻论功行赏,最后皆大欢喜。

但是这次不知道为什么的,京城受灾快半个月,皇帝的恩旨还没有到何伯爵府别院这边。

拖了这么久,京城附近,受灾严重的地区,都靠各自报团取暖缓过来了。

由何伯爵府出面,在别院安置的灾民,也早就陆陆续续回家,就连贾琏夫妻也将巧姐儿托付给迎春(苟子),带着贾老太太贾宝玉,在护卫的保护下,回京城贾府了,处理灾后事宜了。

队友太靠谱的,迎春(苟子)也是在听何朗吐槽两个皇帝正在争论谁该下罪己诏的时候,才知道,两位皇帝迟迟没做封赏,是因为灾后事情还没结束。

避暑山庄和皇宫都有疫病出现。

规模不大,但是吓人。

嗯,从借刘姥姥的名义办寿宴,到半强硬地将贾老太太请来别院这边,名义上都是迎春(苟子)做的,实际真的也只是名义上而已,真正干活的是何朗(牛大浪)和贾琏夫妻。

贾琏夫妻是精明的,虽然不知道何朗(牛大浪)说的有大事发生是什么大事,但是他们懂得跟随厉害的人走,听话地将不情愿挪窝的贾老太太和贾宝玉也带来了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