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苟尾巴草绝不认命[快穿](387)+番外
从包黑炭姐夫口中,她算是知道了很多她都不知道的事情了。
李桃桃(苟子)都没有想到,这里面,居然还有大相国寺主持和崇福宫道观的观主两位佛道大家的功劳在里面。
当初,李桃桃(苟子)决定周游之旅的时候,自然是没有错过大宋国的著名地点的,她是花费了两年,在宋国国土内转了一圈,才往大理走的。
自然的,她在大宋游历的两年内,没少给包拯包黑炭姐夫增添额外的除暴安良,为百姓肃清贪官污吏的事。
给大宋皇帝老爷健康和子嗣出过大力的她,背后靠山硬着呢。
沿途遇到贪官污吏、山贼恶霸的,根本不需要忍。
直到现在,大宋境内,应该还留有她这个仙子郡主的传说。
都说是传说了,自然就是根据事实传谣,都传到歪曲事实的那种,什么她是天宫下凡的仙子,皇帝知道她的身份后,封了她一个官,让她代天行走,专门给老百姓伸冤诉苦来的。
李桃桃(苟子)开始有认真澄清的,只是,她是想澄清纠正,那些固执的老百姓却不听,反而传得更迷幻了,到最后,她也懒得澄清纠正,直接往别国走。
事情呢,就是发生在她果断离开宋国,往其他国家周游游历的时候。
大相国寺主持和崇福宫道观的观主在得知她已经离开宋国国土后,联合起来,利用他们的身份特权,邀请了皇帝老爷子去大相国寺促膝长谈。
不知道他们谈论了什么,第二天早上皇帝都没离开了,两位大能就同时圆寂、羽化了。
之后,皇帝老爷子各方面的态度政策,都开始往有别于他惯例性格的方向走。
以前,皇帝老板会宠着庞太师,和朝廷的清廉派官员们斗个你死我活,不分胜负,但是自那以后,皇帝老板就开始不知不觉地肃清以庞太师为首的系列官员,整顿吏治,仿佛下定决心要好好解决宋国沉积的顽固问题了。
包拯没想太多,只觉得他生逢明主,恨不得肝脑涂地。
等他从忙碌的公务中回过神来后才发现,他身边、他妻子身边都是皇帝老板的人了。
开始,他还没在意,毕竟作为清流官员,事无不可对人言,他一点都不介意老板在他身边按钉子。
有皇帝老板放身边的人,他的公务说不定还更顺利呢。
直到他发现,这些老板的人,都在有意无意地打听他小姨子的事情,胡廿七更是直接来找他告知,他妻子给小姨子的信,有被查阅修改过的痕迹后,他才发现不对劲。
皇帝老板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包拯能怎么办?
自然是不懂就问地,直接去问皇帝大老板本人啊!
包拯本来就是靠着这种直言直语,在皇帝大老板跟前混出头的,身后没多少人脉背景的他,能有今天的官职位置,靠的就是大老板的信任和支持。
要是有一天大老板不愿意招他干活了,也就是一句话贬斥的事情,所以,包拯真犯不着和皇帝老板玩什么你猜我猜的把戏。
皇帝老板似乎也很满意包拯这种直来直往的处事方式。
在包拯来问话的时候,屏退众人后,给包拯来了个“推心置腹”。
“大相国寺主持大师和崇福宫道观观主那天跟朕说,大宋国炸已不足几十载,唯一挽回的机会在朕和朕的下一代继承者身上,若果错过这次救世善人给赵家争取的一线生机,国家倾覆在即。”
包拯发誓,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不想和皇帝老板聊磕表真心。
这话真不是他一个只想当清官的人听的。
但耐不住皇帝老板憋狠了想找人倾诉啊!
“爱卿,对你的为人,朕一直很信任的,但是,朕忍不住啊,两位国师都跟朕说,桃郡主就是那个为大宋皇朝争出了一线生机的救世善人。还要求朕最好不要干扰打扰大善人的行动,不然这一线生机很可能就会因为大善人的不满而消无而去。”
尽管皇帝大老板一副朕很痛心朕很担忧的样子,但是包拯就是没法同情起来。
谁让这大宋江山是姓赵的,他包拯只是一个能当清官的人,做好他本职已经耗尽力气了,哪里还能顾得上大宋皇朝的兴衰。
皇帝老板也没在意包拯的木讷,因为非公事的时候,包拯从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他见怪不怪了,这样的包拯,不妨碍他输出焦虑。
“你说桃郡主怎么就不能安安心心地在汴京过富贵生活呢,只要她满意,我可以让她过得比公主还有权势,但是她却对权势富贵如浮云,只想到处周游玩耍。两个国师也是,桃郡主这么重要的身份,为什么不能在她还在大宋国土时告知,非得等桃郡主行踪不明后才说。”
“明明当初朕就让两位国师帮忙看过桃郡主的,他们当时只是敷衍朕,说桃郡主命中带贵,只要不为难她,顺着她,肯定是个能旺赵家的。他们这说一半没说一半的,让朕如今好生难办。”
包拯不傻,他自然是听懂了,这位皇帝老板唠唠叨叨的,无非就是一个意思。
朕想桃郡主了,想让桃郡主回来,好好供奉保护。
但是包拯不能听懂。
装傻充楞也不能听懂。
虽然出于本职工作,他会对和大老板的谈话保密,但是不妨碍他给妻子以及那位狐妖透露消息,务必让小姨子在外玩得逍遥、玩得痛快,千万别回来!
他包拯是立志当大青天为民做主没错,但是这和他家小姨子有啥关系?
皇帝大老板不痛快不高兴就不高兴呗,打从他立志当清官开始,他就有了会不被大老板待见的心理准备了,大不了不就是被贬斥远走,再不然被罢官回乡也没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