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苟尾巴草绝不认命[快穿](534)+番外
嗯,孙家的镖师的找茬,既有他们眼热诸淑娴(苟子)这边的物资资源,更有新二堂妹背后的拱火暗示。
谁让二叔和堂弟有老祖母的照顾,虽然过得比这辈子任何时候都苦,但是只是相对的。
他们父子的遭遇,可比同行的流放人员好太多了。
最起码吃喝不愁,顿顿带肉,病了还有专门的大夫给看病熬药。
其他的流放犯人,别说看病吃药,就是想要填饱肚子都难。
这是流放的老规矩了。
怕犯人作怪作乱不好管理,掌管物资钱粮的官差,在刚开始启程的一段路程,是不会给流放犯人太多关照,特别是有反抗能力的犯人,走一天只给一顿,保证饿不死,能抽鞭子赶着走动就行。
不然,让这些本来就是当官的权贵们吃饱喝足的,肯定会搞事。
诸淑娴(苟子)能买通押送官差给老祖母待遇,老祖母能安排人给二叔堂弟看病喝药、顿顿吃饱,不过是他们三占据了老弱小的缘故。
上了枷锁和脚镣的,这三就是吃饱喝足也没什么战斗力。
换做成年壮丁,即使钱到位了也不可能这么轻松。
新二堂姐会生气,是因为老祖母准备得太充足了,虽然只是照顾了二叔和堂弟,但是靠着官差的配发物资外加父子俩的冷饭残羹,二婶和大堂姐也勉强混了个饱肚子,走了三天地,也渐渐适应了流放的状态。
这不仅和二堂姐打算的,准备看诸家一家子遭受磨难的期望不符,还让二婶和大堂姐喘过气来,开始针对她了。
都是宅斗死仇出来的,吃饱喝足的二婶和大堂姐当然是看不惯二堂姐有孙家的庇护安排,过得比她们都要好。
特别是有刑老祖母一人就掌控了诸淑娴(苟子)队伍话语权(明面上)的例子在,她们也想吃好喝好,走路有人掺扶带携。
诸淑娴(苟子)这边,有刑老祖母坐镇,她们不管从哪方面都没法占据优势,主意自然就打到了新二堂姐身上。
新二堂姐一路来,对父亲、继母、弟弟冷漠不理的态度和行为,就给了二婶和大堂姐最好的造作借口,用孝道打压起新二堂姐来,特别顺溜。
如果只有这样就罢了,新二堂姐大概会只当她们狗吠。
消息灵通点都知道,叫嚣的二婶只是继母,大堂姐更是外来记族谱的,大难临头一起流放的,诸淑珍没对这对没多大关系的母女下黑手就是仁慈了,大伙每天徒步赶路都很累了,谁会站出来为这对不知所谓的母女站台说话?
问题是,受不了苦、看不清形势的二叔也傻乎乎地被二婶、大堂姐、小堂弟忽悠着加进来,开口就命令新二堂姐将手上的银两、物资还有镖师队伍的控制权上交。
辉朝开国皇帝只是对那些无父无母无兄弟姐妹的孤儿们比较心软,立了律法保护这些弱势群体,但是对于有父有母的孩子,他就比谁都希望这些孩子孝顺听话。
以孝治国都沿用千年了,哪里会有错。
也就是说,大辉朝这里,父母对子女,依然是有着绝对的控制权、管控权。
二叔很孝顺,绝对不会也不敢和亲娘叫板的,但是对于二堂姐这个闺女,他是不懂客气是什么一回事的。
亲闺女,命都是他给的,让闺女孝顺,那必须是理所当然的。
对比例子人选也有现成的,亲大哥的闺女诸淑娴!
长这么大,就没看清楚过内宅道道的便宜二叔,天真的认为,愿意上交银两的诸淑娴(苟子)是个好的,丝毫没察觉,这是诸淑娴(苟子)和老祖母之间不能说出口的交易。
他本能地觉得,他生的闺女,也不能比大哥家的闺女差,甚至一定要比诸淑娴(苟子)孝顺。
“淑珍,你的孝道呢,我是你爹,连你的一切我都能做主,不过是让你将手头的银子上交给我,让你的手下听我的话而已,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即使流放了,我依然是诸家的一家之主,好好学学你堂妹淑娴,你看看你,还有一点诸家女的高贵品质吗?”
一大早起来,听到便宜二叔这不知天高地厚傻子,借着父亲身份的优势,在搞事精二婶、大堂姐的怂恿下,怒吼新二堂姐时,诸淑娴(苟子)就知道事情要遭。
这不,二堂姐冷哼一声,就红了眼睛,像被欺负狠了地,将身上的大家都知道的银两都给了便宜二叔。
留下一句:“银子可以给你,但何叔他们那是外公特意安排来照顾我的人手,我也指挥不动,爹你这么威风厉害,不用靠女儿,自己去收复更好。”
就跑着离开了,留下拿着银子愤怒的二叔,以及自以为计谋得逞还在煽风点火的二嫂、大堂姐。
感受到新二堂姐仇恨视线的诸淑娴(苟子)真的很无辜。
怎么说呢,新二堂姐还算有脑子,知道对便宜二叔这个亲爹,不能明着来,只能用谁都查不出来的手段。
这不,拿到大额银子的二叔、二婶、大堂姐还有堂弟,没来得及高兴,当天就一个都没落下地,开始一起拉肚子了。
这头,老祖母正急上火地安排大夫问诊开药呢,那头,以新二堂姐为首的镖师们,也朝诸淑娴(苟子)这边的小团队动手了。
诸淑娴(苟子)也挺无奈的。
都成朝廷流放的犯人了,好好的流放,乖乖听从衙差调遣地前往目的地,然后好好做人不好吗?
为啥要搞这么多事。
重点是,为啥搞事要带上她!
作者有话要说:
苟子:我看着好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