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苟尾巴草绝不认命[快穿](546)+番外

作者: 甘缘茶 阅读记录

像诸淑娴(苟子)这种民籍的,一户最多能拥有一百亩田地,五百亩的山头,其中良田最多四十亩、次等田最多六十亩,超过了就要给重税,劣等田养成良田、开荒的另算,那是另一种政策。

想要更多的低税的田地,就得是官籍了,但是几品的官能有多少田地,多少田地什么种类是免税、半税、全税、高税的,也有硬性规定的。

据开国皇帝说,这是为了避免像前朝那般,百姓因为无田无地,无所依存地被迫举旗造反。

奴仆就是算到这些田地上的,民籍的百姓,只有购买满额田地,才有资格购买奴仆,且一户奴仆人数不能超过八个。

诸淑娴(苟子)能一口气买下十八口奴仆,也是因为这两户奴籍的人中,只有八个算是劳壮力,剩下的十个中,有四个是超龄的老奴,六个是不成丁的孩子的缘故。

只要卖主愿意保证这些老弱病残的温饱生存的,这些是可以以户为单位买卖的。

当然,这里面诸淑娴(苟子)还是钻了空子的。

流放途中,明面上什么资产都没有的诸淑娴(苟子)哪里来的田地证明。

不过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钱到位,有的是人帮忙做这些事,也真没谁管大城市中,十几口奴仆的去向。

反正,诸淑娴(苟子)是一口气地将她名下可用的奴仆数量用完,都给老太太了。

嗯,为了死遁跑路,诸淑娴(苟子)身边忠心耿耿的人,早就放藉了,都是和她一般的民籍。

彼此之间,签订的是雇佣契。

虽然,诸淑娴(苟子)觉得,这雇佣契吧,约束力也就那样,但是即使是手握卖身契的主仆关系,为了各种利益恩怨,想要搞死主人的仆人,在洛京权贵圈,也多的是真实案例。

单凭契约就想让奴仆、佣工死心塌地那根本不可能。

这一群人明知道诸家被贬,还愿意跟着诸淑娴(苟子)一起到琼州这样的偏僻地方,不过是十分清楚诸淑娴(苟子)的本事,跟着她,未来过得肯定不会差的缘故,不然,谁会愿意傻乎乎地跟着她从洛京跑一千六百百多里只为受苦显忠心。

诸淑娴(苟子)也是很艰难地才培养出这五十个愿意全家一起走,以及没有家小拖累的心腹的。

嗯,从一开始,为了死遁,她找的手下,都是偏向无父无母、无亲无朋的,没拖累,想去哪领着走,换身份也容易。

就是,有了须弥仙器后,诸淑娴(苟子)是真的很后悔,将这群人忽悠得太厉害,对她太忠心了。

为啥对她忠心?

自然是他们身上的手艺了。

奶娘一家子就不说,本来就是侯府出来的厉害人,没有个厉害的本事,也不可能从一众家生子中杀出重围,到了权利核心的老祖母身边,又被指派到诸淑娴(苟子)这里。

更多的是像尤金尤银一般,让诸淑娴(苟子)调理得有了武艺,再不然,也在诸淑娴(苟子)大投入下,学了精湛的一技之长。

大辉朝几代皇帝都在努力地教化百姓,识字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但是论手艺,特别是很多独门手艺,想学到还是很难的。

不是谁都像常胜侯府,准确的说是诸淑娴(苟子)的便宜伯爷爷和便宜父亲那样,有心地搜罗了众多偏门手艺的传承书籍的。

这两位是真心地想将常胜侯府、诸家发扬光大的,只是……

他们铺垫得好好的大业遇到了诸族长和便宜二叔这样的蠢货。

一个看不上这些下三流的杂艺;

一个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爱古籍古画文雅风流。

将他们之前两位有格局、有远见常胜侯布置的东西全都荒废了,最后便宜了诸淑娴(苟子)这个过目不忘、悟性极高的小仙女。

尽管是抄家了……

好吧,诸淑娴(苟子)在准备死遁之前,就将常胜侯府内有用的书籍全都记在脑海里了,还借着常胜侯府的人脉关系的,收罗到不少新的。

可以说,整个常胜侯府就没谁比她知道得更多的了。

这也是诸淑娴(苟子)敢死遁的底气之一。

知识能力一旦学会了,就是谁都抢不走的。

谁想到啥都准备好了,来了个孤魂野鬼新二堂姐的,诸家抄家了,为了老祖母,那死遁的计划,没法继续。

还好她还有须弥仙器,如今又会了仙术,不然,诸淑娴(苟子)大概会粗暴的让老太太和二叔、小堂弟都死遁算了。

陪他们一起到穷山恶水的地方流放?

想都别想。

一千六百多里的路,路上会有多少麻烦意外?

像眼下,他们这流放的一行人,就碰到迎面而来的,少说有三百的,疑似逃荒的灾民。

其实经过买奴仆的大城市的时候,诸淑娴(苟子)就打听到南下的好几个城镇都遭遇了百年难遇的洪涝灾害。

暴雨,上游缺堤,据说大水冲了不知道多少村庄和农田。

朝廷的赈灾方案没到,都人心惶惶呢。

作为流放的队伍,即使知道前面不好走,也得硬着头皮走。

一路上,也没少遇到拖家带口,一村、一族地逃荒的人。

但是,像眼前这种,队伍中都是劳壮力,几乎没有老人妇人,孩子更是一个没有,还个个都拿着锄头柴刀菜刀却是第一次见。

诸淑娴(苟子)通过她散发的草穗长出的苗苗们,可是发现了藏在这群逃荒人中,有一部分身上是穿着正规军队甲胄,拿着军队和衙差配置的武器的。

这也是诸淑娴(苟子)没等押解的官差反应过来,看到这些人出现在他们视线内,就让自己人暴力卸了队伍中所有人的镣铐、脚镣,并快速地将她藏了一路的武器都发下去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