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苟尾巴草绝不认命[快穿](564)+番外

作者:甘缘茶 阅读记录

小葵犹豫了一会,最后还是没忍住发问确认:“小姐,您确定,您改变计划想要废了那废物郡王,不是想以后以此为理由,像今天这般,再演‘发疯’地揍……额,折腾狗皇帝和贱女人?”

华贵妃:……

作者有话要说:

苟子:爱情,使人发疯~

ps·么么哒

第222章

诸淑娴(苟子)并不知道因为她,洛京皇宫发生了一场大戏,而且陆续不断还会有大戏上场。

她只知道,他奶奶的,这流放的路,终于走到琼州崖山县了!

别说诸淑娴(苟子)松了一口气,就是负责押解的衙差们,在当地勉强搭起的衙门中办理完对接手续后,都激动得当场哭出来了!

诸淑娴(苟子)就是在这时候,光明正大地从须弥仙界回归现实的。

带着五大车粮食,声势浩大,可是让这群刚到流放地还没被安排好的军户门羡慕极了。

嗯,须弥仙界很好,很安全,很舒适,但住久了也闷,诸淑娴(苟子)得出来透透气,而且,老太太的事,她没法躲。

最起码那十八口仆人登记落实、置办上足够的土地房产这些琐碎,在人生地不熟的琼州这里,得诸淑娴(苟子)亲自出面处理。

不想处理太多琐碎麻烦事,诸淑娴(苟子)决定学学那些暴发户、富商们的做法,直接将三大车粮食捐献给了县令。

理由是捐给县里盖衙门。

因为风灾,目前琼州一带,几乎所有房屋都遭殃了,连最坚固的县衙,也都处于倒塌废墟状态。

收到粮食的县令大人感动极了,立马给诸淑娴(苟子)、老太太以及诸家一伙人做了最好的安排。

不管是购置天地房产,还是让流放人员落户,很快都安排好了。

如今的琼州,正处于四面楚歌,米帛比金贵的状态。

三大车的粮食,可是能办太多事了。

别误会,琼州这边虽然灾情严重,但是这里环境优越,物种丰沛,又临近海洋,即使遭受百年难遇的风雨灾害,也不会缺少吃的、喝的。

因此,灾情善后还算可以。

但是,本地的种植都因为风灾大多活不成,海上商道经过这一轮风灾后,几乎没有船只靠近,陆上商道又遭遇南方的大涝灾,同样也断了,才造成了如今琼州岛上,粮食、药物、布匹价格高居不下的现状。

这时候的琼州,什么金银珠宝都没有粮食诱人。

不差粮食的诸淑娴(苟子)落户后第一件事自然就是盖房子。

嗯,连衙门在风灾过后都保不住,她落户的,据县令大人说的,最接近崖州县的村庄的房屋,能幸免的自然也不多。

粮食开道,饭管够、肉管饱的,她的三进青砖大瓦房在整个村庄壮力的帮助下,七天不到就盖起来了。

一起盖好的,还有给老太太的,同样的三进大瓦房。

三大车粮食开路,县令给安排的村庄还算富裕,离崖州县也算近,马车一刻钟能到,坐船大概半个时辰,走路就要一个时辰。

这对全员流放到这里当军户的老太太和诸家众人,影响不大。

大辉朝对户籍管控很严格的,其中军户这种涉及军事调动的人员,按照严格的规定,没有战事的时候,就得负责耕种军田,是不允许擅自离开,想要离开,但凡超过三里都得向上官申请批准才行。

某种程度说来,军户就是军队之下的奴仆,是为了供养军队而存在的。

当然,这里说的是严格规定。

真正实施起来,特别是如今大辉战事不频繁的,很多规矩都松懈了。

像琼州这种,根本就没有战事的地方,管理就更松懈。

老太太都能带着她的二儿子离开里长、村长分配的破败茅草屋,住进诸淑娴(苟子)给准备的三进大宅里。

甚至,老太太将安排给她和诸二爷要屯的田都佣出去,让诸二爷在她那三进大宅里办起了一个小小的启蒙学堂的,里长、村长也视若无睹。

诸淑娴(苟子)不否认,这里面有她给这两位现管的地头蛇送了重礼,还让尤金尤银得空将附近嚣张的野猪群都灭了,利益加震慑的作用。

但是,老太太和诸二爷这种,花钱买清净的事,在这一带都是流放军户的村落里,不是个例,是常例。

里长和村长还透露,如果征召服役的命令下来,有人不想去,可以让替身户去。

不过,自己安排雇佣的替身和让他们安排的替身,不是一个价。

果然,到哪里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

诸淑娴(苟子)只当是开了眼界的,就不管了。

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让老太太安享晚年。

现在,老太太的所有精力都在压着诸二爷教书养家糊口以及盯着两个继孙子学文练武上,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安享晚年了。

那就没她什么事。

给无所事事的尤金尤银在县里开了一家武馆,给醉心医术的老大夫开了一家医馆之后,诸淑娴(苟子)就安安心心地在这小村庄里过着与世隔绝的悠闲日子。

你说婚事?

不需要。

大辉朝并没有强硬要求百姓到年纪了必须成婚,不过也不支持就是。

超过婚龄不成婚的,不论男女,都需要每年缴纳一份额外的独身税。

不婚且独开户籍的税更重。

丧夫、丧妇且膝下无子女的,超过一定年限,也按不婚独户算。

因此,平民百姓为了避免缴纳这笔税,都会争取在适婚年龄嫁娶,无心嫁娶,也会过继子女到户籍上,好避免缴纳这多余的税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