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直播李世民穿成扶苏(184)+番外
【这哪里像君臣奏对,去掉称呼一看,不就笔友么?】
【刘邦三人组干活太利索了,啥事交给他们都放心。】
【我感觉他真能干出往钉子户门上泼粪的事来……】
【怎么不能呢?你是看不起我们沛县老流氓的手段吗?】
【但是别说,刘邦这奏写得有水平,轻描淡写地表了功,二凤传令让郡里办的两件事,都完成得一点毛病都没有。】
【唯一可恶的时候故事没讲完,让人抓心挠肝的。】
【不是,李斯呢?斯相不是也在荥阳吗?怎么一个字都没提起来?我堂堂大秦丞相,不配占两行字吗?】
【写不下了吧可能。】
【李斯:泪目了家人们,我都混到这地步了。】
【你们没有天天看直播吧,李斯在前面的奏里呢。】
刘邦之前的奏里有提起过,李斯刚到荥阳第二天,他就着急忙慌打小报告说“丞相到三川郡了,我和李由那过节怎么办哪?”
李世民淡定回复:“你不说,公主也不会说的,就当什么也没发生,李斯不会追究这个的。”
“真的吗?那我就放心了。”刘邦下一封奏里,接着就详细写了李斯和公主去李由墓前吊唁,他和萧何也一起陪同的事情。
他和公主吵架也是那几天的事。
起因是李世民之前提过的茶叶。大秦的茶叶种植不成规模,几乎都是靠野生采摘移植,不同地区不同茶树的风味也是截然不同,甚至相差甚远。
刘邦不是很懂茶叶,他喜欢煮茶的时候一股脑加一堆东西,喝着热闹,配肉吃很有滋味。
但那次和李世民一顿茶喝过,他敏锐地意识到大秦的皇帝陛下很重视茶叶,就在奏里提了一嘴。
李世民给予了肯定回答:“荥阳商贸繁荣,若是遇到上好的茶叶,多储存一些,如果能移栽种植茶树,更好。”
他还补充了茶树剪枝扦插的详细方法,虽然也是现学现卖,但刘邦收到之后很高兴,马上就跟萧何商量这件事,开始有心寻找茶叶和茶树。
荥阳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很多商业活动都从这里过。
刘邦没怎么费劲就搜集了不少,有隔壁南阳郡的桐柏茶,从这边路过的蜀茶,还有三川郡本地的茶芽(毛尖)等等。
他光买还不知足,问了李世民要多少茶叶才够,得到的回答是“茶叶是要边关互市、远销西域的,多多益善。”
一听这个,刘邦更积极了,铆足了劲要拿郡守考功第一,派人四处去寻找有年头的茶树,正巧和公主的家仆撞上了,看上了同一棵老茶树。
刘邦知道的事,李斯难道不知道吗?
刘邦想立功,李斯难道不想吗?
公主那还是扶苏亲妹妹加李斯儿媳妇呢,也想帮这个忙,结果眼光都好,撞一块儿去了。
本来也没什么,不就一棵茶树吗?坏就坏在,那棵茶树上的嫩芽刚好就是之前李世民让人掐下来晒青和蒸青的,总共就那么一甑,分装在三个陶罐里,给公主和刘邦分别送了一罐,然后他自己带走了一罐。
不管这两个人是否喜欢这个茶叶的味道,他们都一致认为李世民喜欢。
“陛下喜欢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他有需要,我就得给他弄。”
“兄长喜欢,我亦觉得很好,那就该移植到公主府的茶园里,以后方便给兄长送去。”
大水冲了龙王庙,两边就这么吵起来了。
本来李斯该居中调停一下的,他官位高,又是公主长辈,双方都应该给他一些面子。
结果李斯到了那以后,问了一句:“这茶树多少年了?”
“听说有三百多年了。”底下人回答。
“陛下的眼光是不会错的,他既然喜欢,那就把这个茶树连根拔起,带着土,直接用船送到咸阳栽种好了。”李斯云淡风轻道。
公主应和道:“此言有理。来人,动手。”
刘邦顿时咋咋呼呼:“嗯?公主你等会,明明是我们先来的,你们后来的抢我们东西不好吧?”
“天生地养的茶树,凭什么说是你们的东西?”公主理所当然道,“我给我的兄长送份岁首的礼物,怎么,你也要拦着?”
“嘿!”刘邦袖子一撸,就要跟她争,被萧何劝住了。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茶树长在这山清水秀之处才风味独特,若是连根拔起,路上损伤不说,陛下当真会愿意看到,公主和丞相为了一棵茶树兴师动众,特地让人将此树送到咸阳宫去吗?”萧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别说,若是这树被折腾死了,栽不活了,陛下是会夸奖还是会斥责呢?”
李斯神色微动,几乎立刻就联想到了李世民似笑非笑的冷淡表情,当下就改了主意。
“那就把芽尖都带走吧。”
刘邦不忿道:“这都什么季节了?你把芽尖都掐完了,我们还怎么搞扦插?”
“扦插?”公主疑惑道。
“陛下没告诉你们吧?”刘邦得意洋洋地拿出一卷信纸,骄傲地递过去,“看,陛下专门回复我的,茶树的扦插方法。”
李斯都不用看内容,光看到这眼熟的纸,就知道绝对是李世民写的。
这个时代能这么肆意用纸的,毕竟就那么几个。而且章邯还有点巧心思,会把最好最精细的纸只送给李世民。
李斯不由侧目,多看了刘邦几眼,不明白这个小小沛县的亭长是怎么一跃而上干到郡守,还能得到陛下如此看重,亲自写了这么长的信给他。——竟然仅仅是为了回答刘邦茶树怎么种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