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直播李世民穿成扶苏(219)+番外
这也是长城存在的意义之一。虽然在未来长城已经变成了旅游景点,但他被一代接一代人造出来,可不是为了摆着看。
等长城快到了尽头,他们就到了九原郡。
这是大秦近年来才收复的土地,兵家必争之地河套平原,也是黄河那个几字形的上面一小横所在的位置。
越往北,天气越冷,虽是二月,却几乎感觉不到春日的气息。扑面而来的寒风凛冽如刀,刀刀割面。
【感觉好冷啊,咸阳都春暖花开了吧?】
【这要是江南,起码开了十种花了。】
【二月天,杨柳醉春烟,唱~】
【唱什么,寒风嗖嗖的,二凤多看一眼弹幕,血压都能飙升。】
李世民率骑兵停在了这段黄河边上。灰蒙蒙的光线下,冰冻的河面看不出深浅,随机找当地人问了问,又用石块砸了几次,确定能过,才派自告奋勇的孙黑先趟一程。
【这是不是某种自带buff,只要二凤需要渡黄河,黄河就会结冰?】
【跟老刘家的金刀之谶一样?每到王朝末期就会冒出一个姓刘的来续一续?】
【得亏刘备没成,不然二凤都得改姓刘。】
【二凤那时代都能冒出一个刘黑闼呢,名将收割机,好多将军栽他手里,要不是遇上二凤,哪还有大唐?】
【说到二凤改姓刘,那个许愿墙上不是有希望二凤穿成刘禅的吗?我也投了一票,想看二凤和诸葛丞相联手北伐,统一乱世。】
【就蜀汉那点地盘,有荆州还有点可能,连荆州都没了的话,很难翻身了。】
【二凤都快成许愿池里的王八了。——陛下明鉴,我不是在骂你。】
【这一段,以后史书会不会这么写——秦二世元年,二月,帝亲至上郡,率精骑三千,出九原,履冰渡黄河,奔袭千里,直逼龙城。】
【有旧唐书那味了。】
【总感觉差了点什么,今年年号是不是还没定?】
【好像是,太忙了忘了这茬了。】
【龙城到底还有多远啊?这都跑了四五天了吧?】
【还有最后一段长城要过,出塞往北,就是阴山。龙城可能离阴山还有两三百里吧。】
人马分离过河之后,一行人并不停歇,上马疾驰,不言不语,奔至傍晚,于高阙塞休息。
这是大秦领土最后的关口了,也是河套通往草原的咽喉,掐住了这里,匈奴就无法闯入九原。
翌日天刚蒙蒙亮,还是带三日的口粮,李世民径直奔出高阙塞,带兵驰向龙城。
出塞之后,就几乎看不到中原面孔了。
每每遇到大的匈奴部落,这支身着明光铠、配备最先进的马镫和铁制环首刀的大秦最精锐的部队,就会如一道从天而降的雷霆,毫无征兆地劈向部落。
直播间启动了开播以来最多的马赛克程序,让那些滚滚泼洒的殷红血液都化为模糊不清的水墨色块。
很多时候差点让观众以为自己在看水墨画,最清晰的反而是一行行的弹幕。
听不清或听得清的胡语在骑兵的冲锋下呜咽消失,在这个匈奴的势力还没来得及上升的时代,没有马镫、没有铁刀、铠甲普及率不到百分之一的时期,这支骑兵的存在,几乎可以说是所向披靡,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他们拥有恐怖的团结和纪律性,行动起来不像三千个人,而像一把吹毛断发的利刃,看一眼都能尖锐得刺痛匈奴人的眼。
他们像收割杂草一样,收割着匈奴人的命。
上千人的部落,毫无防备之下,通常死个一两百就会全部崩溃,纷纷跪地求饶,哀求这帮杀神放过活着的人。
“陛下,我们收俘虏吗?”孙黑憨憨地问。
虽然他满手都是血,往下滴滴答答的样子,一点也不憨。
“我们没有人手接收俘虏。”李世民冷漠道。
“那坑杀吗?”孙黑很自然地问。
“我们也没时间挖坑。”李世民冷幽默了一下。
“那咋办?”孙黑想挠头,有头盔挠不到,袖口的鲜血甩了满地都是。
【这地上的草明年是不是能长得更茂盛?】
【明年这地就该属于大秦了。】
【能种菜种粮食吗?】
【能的,大家不要以为游牧民族只吃肉和奶,他们也有很多人是吃粮食的,不过随手洒播的多,跟野麦子似的,能收多少收多少,靠天吃饭。】
【只要有水,草原上能种葱蒜韭菜黍麦等等农作物。】
草原部落逐水而居,水边牧草丰美,牲畜饮水方便,更适合生活,所以大的部落附近一定有流动的水源。
换句话说,沿着干净的水源,就能找到大的部落。
这是春天,是牲畜繁衍生息的季节,所有部落都不会错过这个时令。
然而——
“凡八岁以上的男人,自愿跳河而死的,我可以放过他们的妻儿。”
“怎么确定是八岁呢?”孙黑疑惑。
“看到你手里的刀了吗?比刀高的男人,都不必留了。”
“哦。”
这一道命令下去,直播间被封了三个小时。
再次开启的时候,地上的血色更浓郁了些,像墨水洒了一桶又一桶,黑得看不见草是什么颜色。
弹幕安静如鸡,好半天才有人颤颤巍巍道:【那边的河水还流动吗?】
【不知道,我只看到地上多了几百枝箭。】
【怎么连哭声都没了。】
【不敢哭了吧?】
【我只能代入一下五胡乱华的老百姓和抗日战争,不然这直播我不敢看了。】
【二凤这边都这样,那项羽那边岂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