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直播李世民穿成扶苏(68)+番外

作者:煎盐叠雪 阅读记录

萧何适时出声道:“公子还是进去等吧,血肉横飞的,弄脏衣服就不好了。”

刘季扒着窗口,也招呼道:“别理那个屠夫,你在那看着他,他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了。畏畏缩缩的,咱们一时半会可就吃不上狗肉了。”

“谁畏畏缩缩了?”樊哙涨红了脸。

“乃公说的就是你!一看到人家公子是贵客,刀都拿不起来了是吧?傻站在那干什么?”刘季扯着嗓子喊。

“你以为我跟你似的混不吝呢。人公子救了你,还给你升官,咱们不得好好谢谢人家嘛。我这是为了谁啊?你还好意思骂我?”樊哙气不过。

“我什么时候骂你了?”刘季无辜道,“我是在提醒你抓紧干活。我都快饿死了,你肉都没剁好。”

“嘿!我让你不吃朝食的吗?郡府差你一顿饭?”

“那不是为了等你这举世无双的炖狗肉嘛!”

两人嬉笑怒骂,过于熟稔,生气不过两句话的工夫,就嘻嘻哈哈起来。

李世民带着张良进去,刘季忙殷勤指挥道:“萧兄!快给公子和子房倒茶。”

萧何白面微须,看起来成熟稳重,礼仪周全,十分可靠。

可惜这时候的茶实在不好喝,苦得跟药似的。

李世民笑吟吟地放下一个罐子,随口道:“府上刚炒的茶叶,要不要尝尝这个?”

这是喜欢跑题的弹幕兴冲冲地教他的,还发了好多资料视频过来。

李世民一看做法很简单,又听弹幕把这清茶吹上了天,说未来风靡全球云云,也就起了好奇心,倒要尝尝这茶和大唐的茶有何不同。

秦茶像药一样粗劣苦涩,唐茶像汤似的五味俱全,加各种调料,口感很复杂。

李世民虽习惯了大唐的茶,但正因为习惯,反而更乐于尝试不同的风味。

“这是什么茶?闻起来很香。”刘季动了动鼻子。

“不知名的茶树,成色一般,炒制出来倒是很香。”李世民微笑着煮茶。

陶器里滚烫的开水已经沸腾,一把茶叶撒进去,马上就散发出清新脱俗的香味,让人口舌生津。

“不用放盐吗?”刘季挪到桌案边,盯着这壶茶看。

“不用。”李世民选择听弹幕的。

他俩在这研究煮茶的时候,旁边的萧何和张良也互相介绍了一下,客客气气地问好。

【汉初三巨头,就差韩信了】

【皇帝+谋士,这是什么标配吗?】

“萧兄会下棋吗?”

“略知一二。子房带棋盘了吗?”

“来的匆忙,忘了带了。”

“那盲下一局如何?”

“甚好。”

“真的不能放盐吗?我们那煮茶汤都是要放盐的,不仅放盐,有啥放啥,葱、姜、茱萸、花椒……我每次都能美美地喝上一大碗……”

“先尝尝这个清茶如何?”李世民坚持了一下,又嘀咕道,“若是不合口味,我们再加调料,可否?”

“也行吧……”刘季勉勉强强答应。

李世民给众人倒茶,几位都是双手接过,不敢托大。

刘季着急尝了一口,被烫得龇牙咧嘴,砸吧砸吧,惊奇道:“还挺香。”

“香气馥郁,润肺生津,回味清甜,想来会有很多人喜欢的。”张良道。

“普通百姓怕是没机会品尝了。”萧何随意感叹。

“方子简单,公布下去就是了。”李世民笑道,“不过茶叶到底不是粮食,现在种植不够普及,不产茶的地方自然卖得就贵些。”

“荥阳还好吧,水路发达,做生意的也多。像我们沛县那种小地方,茶叶可贵了。”刘季吹了吹茶水。

“有多贵?”李世民忙问。

“一两的茶饼,就这么大点,能卖到二十枚半两钱。”刘季比划了一下,夸张道,“比盐贵十几倍!”

【茶叶可是丝绸之路畅销榜前几,除了丝绸,卖的最好的就是茶叶了】

【瓷器也不错啊,远销海外】

【这时候还没瓷器吧?】

【这个时候连茶叶的售卖都还没有成体系呢】

【大秦真是要啥啥没有】

【陛下!瓷器造起来!丝绸之路和海外贸易,全都是钱啊!】

【不仅是钱的问题,还有文化传播。西域那么多小国家,不得恩威并施一路碾过去,让他们看看到底谁是爹】

【发展生产力才是最要紧的,不然够呛】

樊哙的甲鱼狗肉端上来的时候,张良和萧何已经盲下了两局棋,各赢一局,刘季和李世民眉飞色舞地讲他跟隔壁村抢水源、重点是抢赢了的故事。

“棋有什么可下的,来吃肉!”刘季努力坐起来,但是屁股和腿上的伤还没好,努力失败,只好歪歪斜斜地靠着枕头,伸长胳膊去盛了一碗炖得香喷喷的狗肉,加了两勺肉汤。

弹幕都以为他会抢先吃第一口,毕竟他不拘小节,随性散漫。

然而刘季却忍着痛,难得恭敬道:“请公子先尝。救命之恩,无以言谢,我答应了要请公子吃狗肉的。”

李世民笑意盈盈,双手接过。

“那我可得好好尝尝。”

【我第一次意识到刘邦这人真不错,以前我总是对他有偏见。】

【都跟你说了刘邦这人很不错的】

【好吃吗?我没吃过狗肉。】

【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都说鱼羊鲜,但今天吃了这狗肉的滋味,我才发现,这世间更有鲜比鱼羊者。”李世民喝着汤,赞不绝口。

【真有这么好吃吗?老大你可别像那谁一样,不管吃什么都一顿乱夸】

【哈哈哈笑死我了,不至于,真不至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