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直播李世民穿成扶苏(97)+番外
他站起身,笑道:“我们换个地方说话吧,外面起风了。”
“陛下什么时候怕冷了?臣倒是不知道。”魏征幽幽道。
“这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吗?”李世民看向子婴李信和扶苏,戏谑道。
“陛下说笑了,臣可不敢当。”李信笑眯眯,看起来很受用。
“老将军是有什么话,要同我说吗?”李世民的语气更温和了些。
“蒙毅回来了,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只是想多看看陛下,是以故意耽搁了一会。还望陛下莫要怪罪。”李信谦恭道。
“谈何怪罪?大秦有将军这样的肱骨,是大秦之幸,也是我之幸。为这些许小事,劳烦将军跟着费心,倒是晚辈的不是。”
“陛下真是折煞微臣了。”李信老将军感慨道,“我这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还能见到我大秦有陛下这样的国君,就为了这个,我晚饭都得多吃一碗。”
李世民含笑道:“若不是今日事忙,我肯定要去将军府上蹭一碗饭的。”
李信大笑:“那臣就恭候陛下,哪天过来都行。臣命好,等得起。”
【命是真好,还能看到自己当了皇帝的后代】
【这把年纪了还能安度晚年,安享太平,和穿越过来的后代皇帝一起闲聊,这福气可不是谁都有的。】
“将军慢走。”李世民甚至还送了两步。
李信老将军受宠若惊,笑得眯起了眼睛,脚下生风,看着简直年轻了十岁。
【又忽悠走一个】
【现在就剩蒙毅和扶苏子婴了】
【还有章邯呢,他得来汇报工作】
他们刚在殿里坐下,章邯就神采飞扬地到了。
“陛下!这是臣用纸印刷的最新的《大秦律》,您快看看怎么样?”
他眼巴巴地呈上一叠厚厚的纸,微黄匀称,剪裁得大小适中,印刷的小篆字体优美,如画一般。
“这是魏征的字吧?”李世民一看见就笑了,“小篆现在写得这么好了?”
“哪有陛下写得好。”魏征不咸不淡地回答。
【你们学霸学东西这么快的吗?那可是小篆啊,弯弯曲曲跟树枝似的】
【其实写隶书也行吧,这时候民间已经开始流行隶书了】
【小篆毕竟是官方字体嘛】
李世民伸出手指蹭了一下印刷的墨迹,不错,没有蹭掉,也没有模糊。
“这是雕版印刷的吗?”他仔细看了看,好奇地问。
“是的。臣分别试了两种印刷方式,发现还是雕版印刷更方便。”章邯细致地回答。
“为何?听起来活字更灵活,能多次利用?”李世民没见过活字印刷,只是看弹幕那么推崇,所以不免想试试。
就像猫咪看到了桌子上的水杯,很难不去想伸爪子拨一拨,碰一碰,至于碰了之后结果怎样,那得碰了才知道。
“因为没有那么多书要印。”章邯道,“就比如这秦律,只要模板确定了,就可以一直印刷。上至朝廷,下到郡县,以后数十年内,只要律法不改动,这个模板就可以一直用下去,又何必要用活字拆开呢?”
李世民沉吟着点点头:“有道理。大秦需要印的书其实没有多少,识字的人也不多……”
【忘了这茬了】
【活字印刷在北宋都还没普及呢,那可是出了名的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朝代】
【不是所谓更先进的就是更好用的,得因时制宜,是这个意思吧?】
【让我康康这新的秦律】
【感觉就是贞观律的改版,魏征干这个熟门熟路了】
【要是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在就好了,他俩可能更熟。】
【墨家巨子改革秦法,法家全体气死。】
“书我先收下了,章邯,辛苦你去多印几份,明日大朝,分发给三公九卿看一看,没有问题的话,就这么定了。”李世民道。
“那臣这就去印书。”章邯喜滋滋地走了。
“等等。”李世民叫住他,拿出几份帛书,“这是文举的考卷,顺便也印了。还有耦犁和耧车的图纸,你看一下。能不能尽快造出来?”
直播间观众给他传的资料太多太杂了,他挑挑拣拣,对比着各种图画视频,先画了最适合这个时代的汉朝农具出来。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急是急不来的。
“看起来不是很难。”章邯端详着那带着文字说明的图,“陛下急着要吗?”
“若是能赶上明年春耕就好了。”李世民颇为期待。
“陛下放心,那应该是能赶上的。”章邯肯定道。
“那就再好不过了。有什么不确定的地方,可以来找我,或者找治粟内史。他是最了解耕田的,这图给他一看他就明白了。”
“喏。”
【又支走一位】
【魏征忍不住要开麦了】
“蒙毅。”李世民果断道,“传我的诏令,所有入咸阳考武举的都到中尉军的营地去报名,统一管理。你现在就去营地,统计名单,明天带人进行第一轮的审核,身高、体重、年龄、力量……达到能参军的标准才能过关,过不了的发个路费,让他们尽快离开营地。”
“有没有具体的要求?”蒙毅谨慎地问。
“按中尉军选拔的标准来就行。除非有特殊表现,非常优秀,才能破例。”李世民定下基调,“你决定就好,过了之后把名单递上来。”
“没过的人离开营地之后呢?可要管理?”蒙毅问。
“安分守己的话就随他们去,惹事生非的就依律处治。”李世民随口道。
“依哪个律?”蒙毅问得很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