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潮汐(56)+番外
她回复:“哦,理解了,你们和好了就好啊。”
林奕畅看到这样的回复,觉得怪异,又觉得熟悉,好像有人也是这么说话的,谁呢?
下班跟徐昭希一起去食堂吃饭时,她想到了,不就是身边这人嘛。
不想聊的话题,一句话就终结她想聊的欲望。
她有一箩筐的话要跟郑耀理说,人不想听,那就算了。
本来她还想借此跟郑耀理拉近距离,之后有机会问问国外环境怎么样,她打算用年假去国外看看。
网上搜到的信息,真假难辨,找出过国的人问问,她也放心去。
只能再等等,看看接下来还有没有合适的时机。
徐昭希很少见到林奕畅有心事的样子,以为她还在过意不去,开口问她。
林奕畅笑了笑,嚼完嘴里的肉,说起她的打算。
徐昭希听到出国的打算,心里有了答案,她没有打断林奕畅,听到最后,她鼓励林奕畅跟郑耀理直说。
虽然林奕畅觉得她跟郑耀理的关系还没那么近,但她这个局外人觉得,她们的关系比起一般同事还是要近一点,可以聊这件事,而且只是问问,耽误不了太长时间。
郑耀理已经介入林奕畅的私事,就表示郑耀理觉得她跟林奕畅的关系变近了。
林奕畅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徐昭希,确定她没有在开玩笑,是真心觉得她能跟郑耀理问这事儿。
徐昭希都这么说了,她就放心大胆地问,如果吃瘪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而且徐昭希很少有看走眼的时候,判断大多是准的。
跟赵辰澜的关系,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之前她是真的觉得徐昭希感觉错了,那时没有直接说出来,是不想徐昭希难过。
徐昭希看林奕畅没有表示,以为她不太好意思问,打算继续鼓励她。
手机这时候响了,余护士打来的,徐昭希拿出耳机,连上蓝牙,按了接听。
余护士喊她去急诊室,说有病人需要缝针,徐昭希说马上去。
林奕畅拉住她,说她已经调回来了,怎么还去急诊室。
徐昭希说可能是病人太多,急诊室人手不够。林奕畅松了手,说她也去。
两人端着餐盘放到餐盘收集处,快步往急诊室走。
走到通往急诊室最近的那条走廊,两人跑起来。自动门一开,看清里头的情况,两人的心沉了又沉。
几乎所有能坐的地方都有病人,空的地方铺了地垫,上面也坐满了人,还有躺着的,她们身上都有伤。
余旷宁回身拿绷带时,特意往门口看,徐昭希竟然真的来了。
余旷宁朝徐昭希挥手,徐昭希看见了她,绕过人群到她身边。跟徐昭希一起来的林医生,问她还有谁要缝针。
余旷宁虽意外,没有开口问,眼下太紧急,没有时间说这些。
余旷宁简单跟徐昭希说了一下身边病人的情况,让徐昭希再检查检查,还有没有别的地方受伤,就起身带林奕畅去还需要缝针的病人那里。
急诊室忙到四点多,总算能喘一口气。
需要去别科详细做检查的都去了,包扎好了外伤的病人接连出了医院。重伤到要做大手术住院的,也都安排妥当。
神经外科那边的病人没有突发情况,今天也恰好没有手术,徐昭希和林奕畅也就安心留在这边,直到急诊室完全空了才走。
她们走出急诊室,余旷宁追了出来,问她们要不要留下来吃个饭,说大家中午吃的不多,现在要点外卖。
她们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出饿了,双双点头。
等外卖到的时间,急诊室里的人说起这出事故。
大巴车跟货车险些撞上,要不是大巴车司机反应够快,猛打方向盘,两车相撞,受伤的人更多。
那条道,在白天,是不准货车开过来的。
货车司机为什么会开到这条道上,大家纷纷猜测,导航出了问题,指错了路,司机又对这里不熟,想必不是本地司机。
还有人说标识不清,或者那里的标识不够明确,司机没有看到。
三人没有参与她们的讨论,余旷宁小声向她们道谢,两人抬手说不用,都是同事,且神经外科那边下午没有紧急的事。
就算没有紧急的事,她们也还是有工作要做,能来一趟,还是很难得。
余旷宁心知这些,没有说出来,她不想她们有心理负担。问她们要不要喝水,两人点头。
有人刷到视频,投影到电视上,让大家看。
刚才讨论的三种可能,被这个视频里的记者证实:导航出了问题;司机从没来过这边;这条路上的标识不够明确。
这位记者还找到了别的原因:路旁的树上结了果,掉在地上,汁液让车胎打滑。
镜头放大了这种叫杨桃的果子,看起来水分多,不太像能让车胎打滑的果子。
货车的车胎比较厚实,不是那么容易打滑,又不是在冰面上。
但也排除不了这种可能,一起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
一种原因,很可能不会导致事故发生,累加的够多,可能性变大。
像手术一样,各方面的原因加成,预估的概率,大多是比较理想的情况。
在急诊室里工作的人,最有体会。突发的情况,生与死之间的差距不大,时机很重要。
视频看完了,室内静了好一会儿。不久外卖到了,又沸腾起来。
大家凑在一张桌上,目光都被金黄的烤鸡、薯条吸引,吃起来,再也没人开口。
每个人都很急,明知道细嚼慢咽对胃比较好,还是顾不上,多少次忙得连饭都吃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