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后院当咸鱼(清穿)(200)
馨瑶刚想欢呼,可看见四爷眉宇间露出的一丝疲态,又关心道:“爷兴致不高,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胤禛只拿着盖碗拨动奶茶,没有应答。
“可是为了十三爷的事在担心?”
“……嗯。”
胤禛挥退了屋子里的人,低声说道:“有人想拿他顶罪。”
“这……”馨瑶略一想,便明白了个大概,虽然不清楚历史上真相到底如何,但现在她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已经很明了了,定是太子想把一切都推在十三爷身上,好给自己洗干净。
她握住胤禛放在炕桌上的手,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沉默了。
四爷不知道将来会发生的事情,他只是个苦苦挣扎在这场政治旋涡里的皇子,既要保护这一大家子,又想护弟弟周全,还要面对那恩威难测的君心,这几个月已经是身心俱疲,尤其是,本来作为同盟夫妻的福晋,竟然也撂挑子闭门谢客。
若是现在自己也躲懒的话……
馨瑶咬咬牙,轻声安抚道:“爷不必担心,想来皇上念在骨肉亲情,不会把十三爷怎么样的。正好福晋身子不好,过年时我进宫,再探一探娘娘的口风。十三爷也是算在永和宫长起来的,娘娘不会不管的。”
胤禛看着眼前那张俏丽的脸蛋上,满是坚定和关怀,心里顿时一阵暖意,他眉头终于舒展开,笑道:“我睡半个时辰解解乏。”
馨瑶给他解了辫子换了衣裳,看着他握着自己的手安然躺在炕上,突然意识到:呀!又把自己给绕进去了!说好的把俗务都推出去呢!
这个臭男人!
第109章 康熙四十八的年节……
康熙四十八的年节过得很没有滋味。刚刚过去的一年发生了那么多动荡,卷进去了无数的权贵勋爵,每个处在这个风暴中的人都心有余悸,偏偏康熙本人要借着年节好好庆贺一番,抹平旧账,因此所有人也都装的兴高采烈一般。这一切都让代替福晋出面张罗礼节的馨瑶心累。
好在年节过后,十三爷到底还是被悄悄放了出来,让永和宫一系都松了一口气。
三月,皇上重新祭祖,昭告天下,复立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一切如旧。
可皇上并没有为十三爷平反,关的莫名其妙,放的悄无声息,之后的赏赐差遣更是一概都无,像是忘记了这个儿子一般。
所有人都意识到,皇上是厌弃这个儿子了。
到了初夏,或许是为了奖励去年生病时三个儿子衣不解带的照顾,康熙将三阿哥胤祉封为诚亲王,四阿哥胤禛为雍亲王,五阿哥胤祺为恒亲王。
虽说太子复立了,可康熙并没有给他多少好脸色,并不像以前那般父慈子孝,带在身边教习,也没有给任何差遣,因此大家心知肚明,这复立太子不过是稳定局势,太子已然失了圣心。
这种情况,自然有很多人打了歪心思,想捡一个好灶烧一烧,说不定就能混一个从龙之功。这其中,五阿哥因是蒙古皇太后抚养长大,汉语水平不过关,首先被排除,所以大家的目光就集中在了诚亲王与雍亲王这两位新鲜出炉的王爷身上。
尤其是,雍亲王名下分到了镶白旗,而皇上又点了镶白旗汉军出身的年羹尧为四川巡抚,一下子让四爷身价大涨。
这一日,胤禛正骑马走在街上,忽见那边有一人甩开身后家丁打马过来,到了跟前立时翻身下马,打了千儿道:“奴才给雍亲王请安。”
胤禛低头一瞧,也翻身下来,手虚虚一抬,客气而略微疏离的说:“年大人请起。”
年羹尧起身后垂首立在一边,笑道:“主子折煞奴才了,奴才是镶白旗,本就该给主子请安。”
年羹尧虽是汉军旗,可一家老小都很受康熙宠信,他本人更是年纪轻轻被点了巡抚,依着他的性子,本不会对着一个亲王皇子这么伏低做小。可这不是半年来风云突变嘛,更何况听家里说这次选秀,幼妹应该会分给雍亲王,他正好提前来攀个关系。
胤禛现在不想这么高调,若是趁机结交大臣,那就是走了八阿哥的老路,会惹了康熙的眼,得不偿失,因此应付了两句就把他打发了。
回到府上,进了落霞阁的小院,就见地上满满当当摆了五六个箱子,侍女们正在清点收拾。
“怎么想起来收拾你的小金库了?”胤禛进屋拉着馨瑶的手往屏风后而去。
馨瑶白了他一眼,熟练的给他换衣裳,说道:“还不是托了爷的洪福,这两个月各家女眷不知给我下了多少拜帖、邀约,还附赠了一堆礼物。我不收不合适,收了又怕惹麻烦,只好挑着差不多的给人家回过去。”
自从去年冬天四爷和福晋冷战,把管家权交到她手里,就一直没有收回去,福晋也是个脾气硬的人,就算现在风波过了也不服软,依旧闭门谢客,不理俗世,闹得跟清修一样。
外界虽不知四福晋是真病假病,可馨瑶现如今以雍亲王侧妃的身份执掌一府中馈是事实,因此身份也水涨船高,成了众人巴结的对象,突然就多了很多“闺蜜”,让她不堪其扰。
看着她嘟着嘴委屈的抱怨,胤禛只得把她搂在怀里,伸手轻抚她的后背以做安慰,他思索了一下眼下的局势,沉吟良久才道:“天气快热起来了,要不我们去圆明园避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