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太她有点疯(150)

陈主任:“能不能让四木跟我们见个面?”

杨品文摇头:“不行,四木生病了,病的很严重,不方便见人。”

林遇梵暗自咒骂:“你才生病了!”

这么巧?陈主任半信半疑:“那我们去见他行不行?”

杨品文想想,或者可以找人假扮四木?

“要不,我先去问一声?看他同不同意?”

王牧寻正要说话,林遇梵已先出声:“你问谁啊?秦海还是四木?”

“秦海。”杨品文回答完后,才醒悟过来问话的是林遇梵,他忽然提高了音调:“你是谁啊?这里轮得到你说话吗?”

跟杨品文相比,林遇梵非常冷静:“你跟我打赌在先,如今事关输赢,我怎么就不能说话了?”

杨品文恍然大悟般:“哦,我知道了,你怕输给我,所以模仿四木去投稿是不是?”

林遇梵哑然一笑:“《港明日报》应该比你懂得辨明真伪。四木是在《光明日报》火起来的没错,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四木和秦海最后闹翻了。”

杨品文明显没想到林遇梵会知道这些内幕,他下意识问:“你怎么知道的?”

“我小叔子以前就是《光明日报》的编辑。所以我知道一些外人不知道的内幕。四木写的抗日记事系列,最后一个故事<卖香烟小女孩>,牵扯出了平安里54号的汉奸事件,而秦海的大哥就是其中一个汉奸。”

众人哗然,卉岩看过那个故事,她好奇:“这是真的?我听说有三个汉奸,最后都被枪毙了,其中一个领头的姓秦,难道就是秦海的大哥?”

林遇梵点头:“真的。秦海当时为了保住自家大哥,擅自拦截了四木最后一份稿件的登载,逼得四木把稿子转投给了《光明日报》的另外一个主编苏一白,事件曝光后,秦海被迫辞职。”

卉岩像跟林遇梵说二人转似的,“所以秦海是被解雇的?难怪,他好好的《光明日报》主编不做,跑来港城重新开始。”

杨品文反叱:“这是你的一面之词。怎么之前开会,不见你说你知道这些内幕?”

强叔附和:“是啊。你这个女人怎么回事,小小文员,这里轮得到你说话吗?”

林遇梵白了强叔一眼:“你能说话,我为什么不能说话?之前开会我只负责记录,不需要发表意见。而且除了报纸上这个声明,我们还发现了其他的证据。”

还有其他证据?

杨品文撒娇似的看了眼汪总编。

汪总编赶紧摆了摆手:“品文不是说,先问问秦海,让我们见见四木真人吗?那我们直接问四木不就好了?何必在这儿浪费时间?”

“怎么?心虚怕看证据?”林遇梵是半点不客气,反正小说出版社的工作流程和内容她基本都清楚了,不清楚的,她也可以挖人,今天这事之后,她大不了离职,也要掰扯清楚。

心虚之人肯定大声反驳表面不是自己心虚。

汪总编偏向杨品文,而陈主任肯定也偏向自己人。

陈主任说:“都到这个地步了,也不在乎这点时间。既然阿梵说有其他证据,我们不如先看看证据。”

其他人赶紧附和:“是啊,先看看证据嘛,又不吃亏。”

王牧寻已经先往外走,林遇梵也跟着出去,其他人都从主任办公室出来。

王牧寻从抽屉拿出一份稿纸:“这份稿子我是从仓库里翻找出来的,是杨品文表哥利准上次投稿出版没过的小说底稿。”

杨品文闻言,瞬间变了脸色。

林遇梵则从自己抽屉拿出一张稿纸:“这个是《丰满的女人》的其中一页稿纸,我昨天扣下来的。”

两份底稿并排放在桌上,林遇梵说:“你们对比一下,这两份小说的笔迹。”

众人围观过来,都是有文化的人,只要稍微对比,不难看出,这两份小说底稿的笔迹一模一样。

经验老道的编辑马上道:“这笔迹一样啊!你看这个‘是’字,这个‘我’字,一模一样的!”

“对!确实一样!”

王牧寻提高了声音:“我们之所以会怀疑杨品文,是因为我前天傍晚在路上遇见杨品文和他表哥拉拉扯扯在吵架,杨品文表哥说了一句‘书出了也没我名字,钱我还拿那么少’,就因为这句话,我们开始怀疑,开始梳理种种的漏洞。你们看过书的,可以对比一下,《丰满的女人》用词习惯和行文风格与四木抗日记事系列是大相径庭,完全不同的。”

卉岩:“杨品文,你跟你表哥一起串谋骗出版社的钱啊?”

陈主任黑着脸看向杨品文:“这你怎么解释?”

杨品文咽了咽喉咙,“我跟我表哥拉扯是因为别的事,至于什么用词习惯,那小说和纪实故事本来就风格不一样的,没办法拿来对比。”

陈主任:“你没解释字迹问题。”

杨品文忽然转了个圜,他拿起《丰满的女人》单页稿纸,说:“没错,这确确实实是我表哥的字迹。因为《丰满的女人》四木原稿比较珍贵,我怕遗失,所以我找我表哥誊抄了一本,这就是为什么字迹一样的原因。”

林遇梵:“那四木的原稿呢?你别告诉我原稿不见了。”

“原稿我给汪总编了。”

刚才已经出了一头冷汗的汪总编也转过弯来,他忙点头,“对,品文确确实实给了我一份《丰满的女人》手写稿,就在我办公室。”

很快,汪总编把那份手写稿拿来,这是杨品文当初为了让更多人能尽快传阅,提前誊抄的一份手写稿。

这手写稿是他老婆帮忙抄的,字迹清秀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