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遇梵打开钢笔把“之巨著”给圈了,“这个改成‘著作三毫纸小说之’。”
季书娉忍不住笑道:“好,我让他们改。赵先生不在港城,他们公司跟我对接的人也不好把握这些字眼。”
林遇梵也笑:“难为他们了……内容简介卉岩那边有,版面最下方加上一段小字备注,把有出售《黄金大劫案》的书店名字列上。”
季书娉拿小本子快速记了下来,“这些资料我知道哪里有,我问她们要。”
如果季书娉不是季家的女儿,还真是个可以做朋友的姑娘。
性格好相处,懂得为人处世,做事也认真周全,让人放心。
林遇梵点头感谢:“好,麻烦你特意跑一趟。”
“哪里麻烦,都是我应该做的。”
把文件放进包里,忙完公务,季书娉笑着换了个语气,“嫂子元旦要出去玩吗?”
林遇梵笑道:“之敖要过几天才回来,等他回来再说。年底大家都忙,国内又这么乱,应该不会出去玩。”
季书娉:“大太太邀我去你们家过元旦,我说我就不去了,我元旦还要值班,忙起来也好,事情一多,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一年三个至亲横死,自己又远在他乡,身边无一亲人,这么大的打击,确实很难熬。
林遇梵不知道要怎么安慰才好,她自己起码还有娘家人在身旁,丈夫和婆家人也都不错,再温言暖语的话,听在别人耳里也都只是隔靴搔痒。
所以她干脆不安慰,只是笑道:“我们出版社元旦全部要加班。没办法,刚好选了个节假日出书。”
季书娉的苹果脸微微有些蜡白,她道:“我这两天在家把你们新出版的两本三毫纸小说全看了,好有意思。看完我把小说放在车里,司机说想看就借给他看吧,结果他看入迷了,问我在哪儿买的,家里的伙夫也要看。”
这是个好信号!
林遇梵笑问:“他们都喜欢看啊?”
季书娉重重点头:“都喜欢!三毫纸小说门槛低,又有趣,认识字就能看懂,就是你们现在铺货有点少,我们家伙夫跑了好几家书店才买到。”
林遇梵:“我们初版印的确实有点少。”
“你们现在做的这个三毫纸小说,应该很有前景,我和立翔都跟我们报社的主编推荐了,如果你们这次反响好,可以邀请你们编辑在我们副刊写篇时评,既贴近时事,又能帮你们宣传,一举两得。”
林遇梵听赵立翔说过这事,她笑道:“好呀,我也希望能够有这个机会。”
季书娉也没多坐,她还得赶紧把修改意见带回去。
等她离开,林遇梵把陈主任叫了来。
林遇梵站起来去旁边桌子上的热水瓶里倒了杯热水,“虽然《黄金大劫案》明天才正式上架,各项宣传也才开始,但《房客多情》和《夺魂锁》已经出街三天,目前反响很好,市场部那边催促加印……”
陈主任点头:“阿棠跟我说了。不过现在印刷厂在准备印第二批三毫纸小说,根本印不过来。我让阿勇问了北区一家印刷厂,价格能便宜一点,但他们那边没我们要的纸张。现在要进书纸又来不及。”
林遇梵马上道:“我们纸厂有纸。”
她在便签纸上写了个电话号码,“这是港兴纸厂电话,你让阿勇直接去对接,我们可以自己给印刷厂提供纸张。”
陈主任没想到这事就这么解决了,他笑道:“那我让北区印刷厂印新一批的书,《房客多情》和《夺魂锁》的加印还是给原来的印刷厂,他们那边有版,速度会更快。”
“可以,就这么安排。”
“各加印多少?”
“《房客多情》加印3000本,《夺魂锁》加印2000本。”
安排好手头上的这些事,林遇梵想想还是担心以后不够纸用,又让铁龙把港兴纸厂所有的空地都给搭起来,做成临时仓库,以进更多的纸浆。
*
王六、邓宽和龙井等人从法院回来,崔原被判了四个月有期徒刑。
被判刑的时候,崔原嘴角微微往上弯起,他笑了,显然他很满意这个结果。
但兄弟们回来却一个个垂头丧气,没了主心骨,没了头儿撑腰,他们哪儿比得过从广州调来的特务2队。
王六抽着烟,小声叹气:“我们头儿的位置,会不会被外人给占了?”
邓宽整理桌上的资料,他摇头:“应该不至于吧?四个月时间眨眼就过去了。”
龙井贴上来,“你们两个是组长,要上也是你们上啊。”
王六和邓宽互相看了看,王六在特务队比邓宽的根基更深,按道理邓宽也不会跟他争。
王六问邓宽:“你怎么想的?”
谁不想上位呢?邓宽肯定也想。
但是,如果他们自己内斗,那得益的就是别人。
邓宽说:“与其让别人来管我们,那还不如你上。我们这一组的人都可以支持你。”
王六伸手搭在邓宽肩膀上:“还是我们展哥讲义气。如果让我做了队长,我绝对不会亏待我们自己兄弟。有机会,我们就一起赚票大的。”
邓宽好奇:“怎么赚票大的?”
王六自信满满:“总有机会的。”
现在国民政府不停运东西到港城来转运,虽然近期大部分是国民政府的各种档案,但以后肯定还有机会运送贵重物品的。
到时候就如法炮制,想来钱还不容易?
龙井见两位组长都谈好了条件,他也就站定立场,拍胸脯:“六哥你放心,下午开会,我们都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