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丹打了二筒:“那你们买呗。”
“杠。”戴茹音笑道,“你放杠,我给你买一个。”
“……”陈丹丹想顶她都不知道怎么顶了。
林遇梵竭力忍着笑,她给五嫂递了个软糖。
戴茹音会察言观色会聊天还会护犊子,这麻将桌倒更逗趣和谐了。
康年从外面回来,他如今在赵家的华业商行做事,这次在棚户区做慈善的活动,就是他负责的。
康年进来跟林遇梵汇报进度。
“油毡先到了,我们这几天跟福利署一起在棚户区给那些棚屋加固。其他物资预计明后天会陆续备齐,除夕前一天发放。这次物资,本来是以公司名义捐赠的,但有避税嫌疑,之敖的意思,就以你们两人的名义做慈善,他让我跟你商量,看行不行?”
林遇梵不知道公司做慈善还能避税,她点头:“那就用个人名义吧。”
康年答应了一声,他没着急下去,“你的名字,用‘赵林遇梵’,还是用‘林遇梵’?”
林遇梵还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康年提醒:“港城这边按照英国人的习惯,都冠夫姓。”
林遇梵下意识回了一句:“我们是中国人。”
叫她赵太太她还能接受,叫她赵林遇梵,那等于给她改姓了,她感情上接受不了。
“而且,我的书和电影,署名都是林遇梵。”
康年明白林遇梵的意思,“那就用林遇梵这个名字。”
想冠夫姓还没资格的陈丹丹瞬间对林遇梵多了几许的钦佩。
等康年出去,陈丹丹说:“大少奶奶,你真有风骨。给我们女人长志气。”
风骨是这么用的吗?
林遇梵也没纠正,只笑道:“在中国就应该按照中国的规矩来,就是不想助长这种风气。”
忙里偷闲打完这场麻将,接下来几天是忙活的飞起。
除夕前一天,白天在棚户区送温暖,晚上陪着赵之敖参加民盟的感谢晚宴。
赵之敖给国民党和民盟各捐了一笔钱,国民党那边是年后有春茗,而民盟是在年前举办了一场感谢宴。
今天忽然降温,林遇梵的貂皮大衣终于派上了用场,而身上佩戴的是价值连城的全套满绿翡翠首饰。
从耳坠、项链、胸针、手镯到戒指,是赵之敖两年前在缅甸购回玉石后,在港城找珠宝商打造镶嵌的。
她刚戴好,桂香就忍不住赞叹:“小姐,你戴着真好看,你应该多多参加这种宴会。”
林遇梵也喜欢这套首饰,她爱珠宝,但不爱应酬。
屋里很热,她把貂皮大衣脱下来交给桂香拿着。
赵之敖从外面进来,她问他:“好看吗?”
他上下打量着妻子,弯弯的眉眼,精致温润的五官满是笑意,身姿婀娜的曲线在旗袍的包裹下展露无遗,如同一幅流动的水彩画。
“好看。”他说。
“你觉得哪个最好看?”她问的是翡翠。
赵之敖却完全看不见她身上的珠宝,“眼睛最好看。”
桂香听完都忍不住笑了。
林遇梵也笑,她没再追问,而是跟着他下楼赴宴。
民盟晚宴为了节约场地费,是在民盟佟主席家的别墅设宴款待。
这次给民盟捐钱的人不少,来参加晚宴的都是社会各界的富豪名流。
赵之敖和林遇梵是掐着点来的,此时屋里已经宾客满棚。
彭太太眼尖,看见他们,她便迎了出来。
“赵先生,赵太太,你们终于来了。下午我和老彭去棚户区送温暖,远远就看到你们的棚子,等我们过去,你们的工作人员说,你们刚走……”
林遇梵笑道:“我们在棚户区有好几个发放点,一个下午跑了几个地方。”
彭太太赞许道:“你们这次的送温暖慈善活动做的真好,今天降温了,就算不下雪,也能让棚户区老百姓过个温暖好年。”
这边说着话,佟主席和佟太太都迎出来了。
佟主席笑着打招呼:“赵先生赵太太,你们怎么才来。你们不来,我们都不敢开席。”
赵之敖客气了一句,“路上堵车。”
林遇梵:“佟主席好久不见。”
佟太太笑向林遇梵:“想必这就是赵太太吧?上次你母亲寿宴,我刚好回广州了。”
赵之敖介绍:“这是我太太林遇梵,这位是佟太太。”
林遇梵笑道:“佟太太好呀。”
佟太太恭维道:“都说赵太太是个大美人,今天总算见到了,果然名不虚传。快快快,进屋坐。”
往里走,佟太太挽着林遇梵的手,说:“我是你的书迷,你那本《黄金大劫案》写得实在太好了。我看了三遍。赵太太以前写过其他书吗?”
林遇梵:“这是我第一本小说。”
“完全看不出来是新手。”
“佟太太你谬赞了。”
“我说的都是实话。听说《黄金大劫案》在拍电影,什么时候上映呀?”
“元宵节之前应该能上。”
佟太太:“我跟彭太太都约好了,到时候要包场看你们的电影。”
林遇梵笑着感谢:“谢谢你们捧场。”
“应该的,你可是我们这些太太们的骄傲。”佟太太是个识货的,“赵太太,你这套满绿的翡翠价值不菲啊,这种水绝对是顶级的,我没见过这么好的翡翠!这全套翡翠戴在你身上,配上这身旗袍,还有你这身段,真是贵气。”
佟太太夸的林遇梵都不好意思了。
进了里面客厅,听说林遇梵来了,好几个名流阔太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着对《黄金大劫案》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