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太她有点疯(231)

“她在电台上说你是利用米仙进行慈善表演,目的就是为了《黄金大劫案》票房更卖座。她还呼吁当局不要为了配合你的表演,在未建成区浪费人力物力。她管木屋村叫未建成区。她还要挟如果当局不听劝,浪费纳税人的钱,她就去跟港督投诉,显摆她跟港督很熟似的。这女人是不是有病?”

林遇梵微微摇头:“确实有病,还病的不轻。”

因为办公室门没关,王牧寻进来,笑问:“谁病的不轻?”

贺晓晴解释:“那个米尔太太。对了,米尔太太还在广播里提起《螳螂》了。”

王牧寻微微蹙眉:“她怎么说《螳螂》的?”

“她说《万象》杂志前三期的所谓重头文章《螳螂》是投稿《风华》没过稿的……”贺晓晴放低声音,“三流小说。”

王牧寻沉下脸,甚是无语:“是我自己撤回的稿件。”

贺晓晴:“我们能不能告她污蔑?”

王牧寻想了想,“没用,《风华》是她的杂志,她说《螳螂》没过稿,谁有证据反驳她?”

林遇梵宽慰王牧寻:“《螳螂》如果真不好,沈导不会看了第一章就来问能不能改编。”

贺晓晴惊讶:“《螳螂》要改编成电影吗?”

“不改编。”林遇梵回答的很干脆,“现在这个结局,我和沈导都不喜欢。王牧寻也不愿意卖版权。”

王牧寻知道林遇梵这句话是说给自己听的,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所以《螳螂》不能改编成电影,他也坦然接受。

林遇梵换了个话题:“夏先生走了?”

王牧寻回道:“他有事先走了。稿费明天财务送他家去。”

等贺晓晴出去,王牧寻跟林遇梵讨论下一期杂志的内容。

除了《疯狂野菊》和征集来的连载小说《子是中山狼》外,还有王牧寻自己的散文等内容。

“内容比上一期丰富。再加上社长你的连载小说,相信会把我们杂志的水准提高几个档次。”

米尔太太嘲讽《万象》是三流杂志,大家不高兴。

说起自己的小说,林遇梵道:“第一章8000字,我后天给你。”

“好。我还不知道你写的是什么小说。”

“江湖小说,名字就叫《魔女传奇》。”林遇梵把这本小说的构思大概跟王牧寻说了一遍。

王牧寻听了很是喜欢,但他担心读者面会比较窄:“三十年代海城出过几本江湖小说,但成绩都不太好,喜欢的读者寥寥。”

林遇梵颇为自信:“我这个跟三十年代的江湖小说不太一样,三十年代那几本都太像《七侠五义》了。我现在写这本,是通俗江湖小说,传奇故事更浓烈。写出来给你看了,你就知道。”

王牧寻点头:“相信你的笔力。”

聊完杂志,林遇梵在办公室看了一上午的稿件,中午就回家写稿子,一口气写到晚上,把第一章8000字全写出来了。

写完将近十二点,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桂香准备的晚餐放在起居室已经凉了,她掀铃让佣人帮她煮了一碗粥来。

赵之敖今天去澳门办事没回,她一个人在屋里冷冷清清的,还有些不习惯。

第二天,林遇梵醒来已经差不多八点,她躺在床上闭目养神,没有及时起床。

桂香进来帮她挂起蚊帐,问她是听广播还是看报纸。

平时林遇梵要听的广播此时已经播完了,她便让桂香把报纸拿来。

翻开报纸,头版是关于国内战争“中场休息”的报道,往下翻,在副刊上赫然看见大大的“米仙”二字。

【米仙最新预测投稿本报】

米仙投稿《港城早报》?

怎么回事?

林遇梵坐直了,再往下看,只见豆腐块大小的版面,只写了十多个字:

【米仙:忠告米尔太太,请看好你先生的裤腰带】

谁冒充她去投稿?!

米尔先生在外面有没有别的女人,这种事她怎么会知道。

万一没预测准,那不是搞坏米仙的名声吗?

与此同时,在米尔传媒办公楼里,米尔太太看完报纸,火冒三丈!

林遇梵这个女人真是不识好歹,竟然污蔑上了?

但对方用的是“米仙”名号,她想告都没办法告。

关键是,她也怀疑,她那看起来无比老实本分的英国老公真在外面有其他女人。

米尔太太三十多岁,她是中印混血,父亲是印度人,母亲是中国人,因长期生活在中国,所以平时行为也与中国人无异。

米尔太太年轻时应该长得很漂亮,大眼睛高鼻梁,皮肤白皙,只是人到中年,身材稍微有些肥胖。

她把助理阿志叫来,出口就是标准的华语:“所有选择去《万象》刊登作品的作家,一律封杀,从此不允许这些叛徒在我们旗下任何杂志上出现。我看他们一个小小杂志怎么跟我斗!”

阿志略微有些担心:“我怕引起那些作家的反感。”

“我又不是针对哪个作家,我是针对《万象》。识趣的人都懂得怎么选择。你懂不懂?”

阿志不敢再多说,他答应了一声:“我去通知各位总编。”

这边阿志正要下去,米尔太太把他叫住,“佐治,你知道米尔先生昨晚去哪儿了吗?”

阿志吓得赶紧摇头,他装傻:“我不知道啊。”

米尔太太将信将疑地看着助手,最后无奈抬了抬下巴,让他出去。

下午米尔太太从办公室出来,准备去喝下午茶,结果被媒体记者围堵在门口,气得米尔太太大骂。

“米尔先生是虔诚的基督徒,他对婚姻很忠诚,不会在外面乱搞。不像你们华人,三妻四妾坐享齐人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