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太她有点疯(71)

三人正“密谋”着,小丫鬟匆匆跑来跟她们说,大少奶奶吃了早餐下楼来了。

三人赶紧过去,上午麻将台准时开起来。

刚开始砌牌,林遇梵就连连咳嗽了几声,二姨太马上给下面人使了个眼色。

没多久,桂香被叫了出去。

二姨太这才说:“大少奶奶您喉咙不舒服?”

“可能是昨晚吃的烤鸭,太上火了。”林遇梵是随意找的一个借口,她怀疑是昨晚做的时候,一会儿干,一会儿湿的,又没盖被子,着凉了。

“这边是这样的,稍微吃点烤的,辣的,就热气上火。我早上也喉咙不舒服,喝了点鸡屎藤泡茶现在好多了。你喝我这个,清热下火,喝几口就能好的。”二姨太端起早就准备好的凉茶,递了过去。

茶杯直直的递到林遇梵面前,林遇梵礼貌性接了过来。

几位姨太太脸上的笑意慢慢浮起,结果笑容还没展开,却见林遇梵端过茶后,只放到了身旁的边桌上,并没有喝。

二姨太笑容僵在脸上:“怎么不喝?”

林遇梵听见鸡屎藤的名字,手上寒毛都起来了,名字她不喜欢,味道她更受不了。

“等会儿口渴我再喝,我刚喝了罗汉果泡的茶,喉咙现在是好多了。”

二姨太大失所望,这碗茶只要被放下,就不算是她端给林遇梵的了。

真是!

几位姨太太再次泄气。

幸好今天大家牌运还不错,打了三局,林遇梵是一家输三家。

总算是风水轮流转。

林遇梵提醒二姨太:“该你摸牌了。”

二姨太伸手摸牌,只上手,还没看,她就摸出来是个四筒,顿时面露喜色盖住手中牌:“暗杠!”

“哇。萍姐你今天手风可以啊!”陈丹丹笑着打趣二姨太。

“承让承认。”

二姨太微胖的富贵手正要去摸牌,却听对面的林遇梵说:“是四筒吗?我杠上胡。”

!!!

明杠因为是明牌,所以杠上胡相对容易,但赢家也就吃明杠这一家的钱。

暗杠杠上胡吃三家,但非常难。

因为你不知道对方是杠的哪个牌,万一猜错,那就是炸胡了。

陈丹丹不可置信地看着林遇梵:“大少奶奶,如果炸胡,是要赔我们三倍钱的。”

林遇梵非常自信:“如果我炸胡了,我肯定按照规矩给你们钱。”

“耿冬萍,是四筒吗?”陈丹丹急得都直呼其名了。

众人看向二姨太,二姨太尴尬叹了声:“是。”

姨太太们顿时歇气。

按照她们的玩法,暗杠的杠上胡,每个人给八番!

陈丹丹想耍赖:“我们打港币吧。”

打美金实在太肉痛了。

这话刚出就被二姨太给打回去了,“哪有这样的。你还守不守规矩了?”

三姨太也说:“没得让大少奶奶瞧不起我们。”

“我随口说的,你们那么认真干什么?”陈丹丹又撒了个娇。

深知韭菜也得一茬一茬割的林遇梵笑道:“打港币可以,那刚才我输的美元要折算成港币,大家重新算一算。”

众人知道大少奶奶不是活菩萨,都不好意思重新算。

若说之前输赢主要是依靠的运气,但这一把绝对是技术,大少奶奶如果没有技术,是不可能猜到二姨太暗杠的牌是四筒。

大部分人都这样,都慕强。

三个姨太太也不例外,虽然输了钱,但此刻大少奶奶在她们心里,简直是个眉清目秀的麻将女状元。

上午打了两个小时麻将,之后林遇梵陪王君瑶和刘芳坐车在山下逛了一圈。

云屏山靠海,但赵家花园的别墅是建在背海那一面的半山腰上,因为背海,所以平时不会有海风的侵蚀和袭扰。

山下有一条石板路小街道,街道两旁是砖木结构的土楼,街上有很多当地人在摆摊卖各种农副产品。

本地农民和渔民长期在户外劳作,大多黑瘦,做生意也非常精明,但卖的都是好东西。

她们买了一些本地产的土芭蕉和橄榄,还买了一些刚刚捕捞上岸的海鱼。

海鱼带回家,中午由厨房做了杂鱼苦瓜煲。

*

赵之敖一大早出去,快到傍晚的时候,回来看见他老婆和姨太太们在打麻将,有说有笑的,气氛这么融洽,他还挺意外。

晚上吃饭,以往赵之敖不在的时候,有祁云馨和二姨太两个能说会道的在,气氛会活跃一些。

但每次赵之敖在时,餐厅总是格外安静。

爱说话的人,除了说菜饭好吃,也不说别的了。

赵之敖倒没感觉,他问第一天去上班的弟弟:“你今天去报社上班,怎么样,邝总编给你安排了个什么位置?”

赵立翔吃着剥皮鱼,随口敷衍他大哥:“临窗的位置。”

“……”

本来餐桌上就够安静,赵立翔说完,连悄悄话都停下来了。

王君瑶赶紧转圜:“赵立翔你听不懂人话啊?你大哥问你,安排的是什么职位?”

“什么职位他还不知道?是他让人给我安排的工作。”

赵之敖:“这么不乐意我请人帮忙安排工作,这么有骨气,就自己去找工作,自己养活自己。”

赵立翔偏不:“两百块不到的工资,怎么养活自己?要这样,我还不如留在海城。”

“你要是这么想回海城,你随时可以回!”

赵立翔不说话了。

二姨太忙缓和气氛:“这剥皮鱼真好吃。是大太太和大少奶奶去街上买回来的,之敖,你吃吗?”

二姨太距离赵之敖的座位比较远,她夹不了菜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