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裴夫子的白月光重生了(76)

作者: 执绾 阅读记录

扶楹转身,半张脸被埋在披风里,衬得小脸愈发莹白。

突地,少女眉眼弯起,仰面望他,温软地唤,“裴行砚。”

少女眸色潋滟清浅,嗓音清脆,眼底藏了狡黠,故意逗他。

“你要带我去哪儿啊?”

男人落后她两步,玄色衣袍翻飞,仍是清冷绝尘。

闻言,裴行砚眉梢微动,望向她时,目色微沉。

接着,他笑了一声,很轻,几近不可闻。

裴行砚上前一步,同扶楹错开半个身子。

月牙半弯,悬在天际,乳白色的光线洒在两人身上,映出的影子交叠,温情,不含暧昧。

“带你回家。”

前方,是无止境的黑暗。

这条路,独行的话,是太难了些,但这次,我与你一起,送你回家。

夜色黑沉,昏黄月色撩人,你转身,回眸浅笑。

我在。

*

翌日晨起,扶楹有些头疼。

盈玉把饭食端到屋内,瞧姑娘起身,赶忙上前,“姑娘不多睡会儿?”

昨夜,姑娘被裴家公子送回府时,已经极晚了,小丫头不知道昨个发生了何事,只以为,裴行砚是顺道送她。

见姑娘疲软,盈玉有些心疼,“姑娘好些日子没出去,昨儿好不容易出去一回,奴婢瞧着,您怎的更为憔悴了?”

扶楹莞尔,起身洗漱,“哪有。”

待换好衣裙,扶楹坐在案桌前,捻了块糕点,放入口中。

有些甜腻,扶楹蹙眉,饮了口热茶。

见盈玉还立在一侧,眉眼上扬,问,“可是还有其他事情?”

盈玉拿出个红棕色的帖子,俯身言,“是姜姑娘递来的。”

小丫头不解,“奴婢听说,姜姑娘这些日子,应了嫡母要求,忙着跟人想看,怎的有空找您?”

盈玉出声解释,“姑娘应是不知,这相府嫡母,性子是真真狠毒,竟要闹着把姜姑娘许给崔员外。”

“以往,旁人皆言,崔员外与其夫人伉俪情深。可奴婢觉着,也就那样子。”盈玉撇嘴,“不然,怎的崔夫人刚刚逝去,他就要续弦?”

盈玉最是看不上这种装模作样的人,颇气恼地接着道,“可谁知,这姜姑娘,竟未拒绝,面上应下了。”

扶楹未出声打断,思绪转了转,也想不明白。

但姜姑娘行事,自有她的一番道理。

扶楹忍不住笑,半嗔道,“小丫头一个,想的倒是不少。”

盈玉把帖子递给姑娘,“奴婢念着,您与玉晚姑娘交好,这才多考量了些。”

言罢,小丫头俯身,“那奴婢这就遣人把马车备上,姑娘也好早些赴约,早些归府。”

扶楹应声。

*

马车行在小径上。

小厮在前面驾车,车身摇摇晃晃,路很不好走。

“姑娘可觉着颠的慌?”小厮问。

“无事。”扶楹出声。

驶到地方,扶楹踩着脚凳下去,盈玉跟在姑娘身后。

入眼,是一座客栈。

老旧,瞧着是有些年头了。

姜玉晚正在门外等着,瞧见她,笑着上前,“苏姑娘行了这些子路,可觉着累?”

扶楹摇头,“还好。”

两人并肩走在一起。

扶楹边跟姜玉晚交谈,边细细打量客栈。

是最简单不过的双层,底下大厅很空,只楼上有五个空房间。

她跟着姜玉晚上楼。

扶楹得了地点便赶来了,她未细问,姜玉晚也未明说今儿邀她的来意。

想着,扶楹问出口,“姜姑娘找我,可是有什么要事?”

姜玉晚答,“放眼天下,京城繁华,皇亲贵人兴隆;乡野困窘,贫民百姓孤苦。”

“在这儿,姑娘可在一时间,瞧见待遇、命运全然不同的两类人,一瞧便知,如今世道,两级分化是何等严重。”

将至午时,姜玉晚点了饭,招待扶楹用,“还劳姑娘静待片刻。”

放置在扶楹面前的是一碗八宝珍,里头尽是些山楂山药,茯苓和莲子极少,味淡,不如京中纯正。

盈玉摸了摸瓷碗,蹙眉,颇急切地道,“姑娘,这碗都冷掉了,不可再食。”

扶楹拒了,只道,“不妨事。”

来客栈的,皆是一些旅人、百姓,行路远,身子极累,只顾着对付几口,躺在床榻上小憩去了,又怎会关注饭食温度怎样。

一来二去,后厨只管做完一天的量,再用热水在锅里温着,有客来,更不会去管饭食是否冷了,只忙匆匆端盘上菜。

房间离窗较近,外头便是大路。姜玉晚指了指窗外,扶楹顺着去看。

镖局浩浩荡荡,贵重物品塞了一箱又一箱,行队很长,由远及近。各镖局的伙计,皆身穿锦袍,腰间香囊鼓鼓当当的,一瞧便是不缺银子的主儿。

客栈的伙计早早迎上去,把水壶一递,与之攀谈了起来,“官爷行路劳累,不妨吃点酒,用些饭再走,也好过路上饿肚子不是?”

为首的人应,“那就在这儿歇歇脚吧。”

伙计乐呵起来。

这些人累极了,饭量又极大,是一桩再好不过的生意。

这边大鱼大肉吃起来,门口很快又来了一群人,一身粗布,补丁交错,是乡野的百姓。行到这里,讨一口吃的。

几近卑微。

扶楹别开眼,非是她善心泛滥,只是,老朽头发花白,为着生计讨食,实在让人不忍直视。

不知说到什么,两边吵起来,富贵人群中有人携刀,千钧万发,气氛紧张。

盈玉的指尖捏着姑娘衣袖,不由得惊呼一声。

一道身影很快,男人跳窗,落地,动作一气呵成,黑色衣袍落在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