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太监怎么了(74)+番外
掌事太监跪伏在地:“主子息怒啊,这,这……”
这不合适,太子也心知肚明。
只是皇帝再昏庸,也是与他血脉相连的生父,消息才传来时,他怔愣了许久,内心沉闷无比,有那么一瞬的爱恨交织,很快就延出了无尽的怅然来。
“赵穆呢?”
“刚有个小宫女来,把赵大人唤走了。”
“他倒是来去自在。”
他们这些仰仗人鼻息生存的,总能快速应对自如:“老奴这就差人去催。”
太子抬了抬手:“不必了,随他去吧,他自有分寸。”
赵穆和小宫女很快来到林秋晴等候的屋前。
“秋晴。”他轻叩了门扉。
声刚落,门就被人从里头迫不及待地拉了开来,纤细瘦小的人影撞进怀里,骨骼相硌,赵穆揽住她的肩,下巴轻轻磕在她头顶,温声道:“别怕,我来了。”
“我不是在做梦吧?”林秋晴贪恋地嗅着熟悉的衣香,不安浮动的心渐渐落了下去,她拿脸蹭了又蹭,正想撒娇两句,余光才看见后头的小宫女还站着,仰头望天,假装什么都没看见,但侧颜十足十地透露着无措。
小宫女顿觉不好意思,机敏地退开了半步,正了正脸色道:“大人,我听见外头有很多人的声音。”
“皇上忽然驾崩,各宫人心惶惶,难免浮躁。”赵穆轻描淡写道了句。
他今夜不应该出现在皇宫,在外抛头露面,很容易被人发现。
没时间跟林秋晴温存,才碰上面,赵穆就带着她匆匆赶往东宫。
太子等来两人时,已经不摁眉心了,换了个姿势正撑着脑袋,闭目养神。
看见林秋晴,他稍一思索,问道:“礼部还没拟册子,你还不是后宫之人,可自行出宫,不过今夜这一遭后,你也可以自己选择,是否要留在宫中。”
皇帝吃了“仙丹”,想遗百年,没想到突然死了,遗诏压根来不及拟。
但依规,东宫有人,就是东宫之主继位。
那留在宫中能做甚,还不是做新帝的妃子。
林秋晴看了看赵穆,眼看他要发作,心里得意了一番,又朝前走了一步,秀眉稍垂,作礼道:“太子抬爱,民女向来言行无状,恐在殿前失仪,实在不想过朝不保夕的日子。还请殿下开恩,容民女继续回掌印府修习礼仪……”
太子也懒得再逗他们,大手一抬:“得了,话都到这份儿上,你们二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必再瞒着本宫了,等本宫继位后,便给你们赐婚,到时你们就能名正言顺地在一起了。”
林秋晴不知道赵穆说过什么,闻言有些二丈摸不着头脑。
但被赐婚?虽然正合她的意,但赵穆还没跟她求婚呢,怎么能这么便宜了他。
后来,赵穆与林秋晴又在殿中陪太子坐了好一会儿。
等宫门开时,他们坐马车出宫,已是拂晓时分,雨停风止,抬头是新阳从云层间升起,橘红枕着湛蓝如洗的天幕,在这一代又一代的朝代更迭动荡中,亘古不变。
太子派赵穆代替自己扶灵,前往长凌山,一去就是小半月。
第45章 她,她不愿了吗?
太子守丧后登基, 改元昭瑞。
旧朝覆去,新朝更生,自此,争斗不休的各派党羽总算止战,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也随着历史更迭缓缓落下帷幕, 永久成为了过去。
世人皆言, 新拥立的昭瑞天子宽厚仁和,又善于体察民心,再复盛世指日可待。
一连数日, 京中的酒肆茶馆里都聚满了贤能才子,还有曾经踌躇满志却又怀才不遇的学士,他们高谈论阔,举杯共饮, 激昂之声连街边摆摊的小贩都忍不住朝天翻上白眼, 心中暗骂这天降下来的口水。
林秋晴全然没听清这如同开了倍速般的对话, 只觉得热闹非凡,那江山易主前的风声鹤唳,看样子是完全过去了。
同样热闹的,还有掌印府。
赵穆乃天子身边的近臣,同享殊荣。
掌事的大太监早早领旨前来, 宣读完毕后,成箱成箱的赏赐就往府库里搬去。
林秋晴带着如霜才回府, 就见一嬷嬷在府库前清点赏赐,急忙忙走上前去,欢喜说道:“这皇上真是大方。”
未等嬷嬷开口, 她猛然想起来这是赵穆从凌山回来了!
当时他们分别得匆忙,小半月以来, 林秋晴除了吃喝玩乐,每天都会抽一段时间来想赵穆,只能想一小会儿,再多她该得相思病了。
赵穆回来了,林秋晴不由得想起前不久昭瑞天子的赐婚,耳根子不禁热了起来。
往后便是谁来,也拆散不了他们了。
这可是圣上的旨意,谁敢置喙违抗呢。
林秋晴打发走如霜,拎起裙裳就朝赵穆的书房小跑着奔去。
走过交错纵横的抄手游廊,跨过垂花门,一路拾级而上,忽然听见熟悉的清冽的声音在头顶响起:“跑什么?”
她仰起头,就看见了赵穆。
低垂于碧蓝苍穹上的雪白纤云剔透无暇,阳光穿透疏叶,洒落成一地碎金。
赵穆凭栏站着,垂首瞧她。
那些碎金亮得似璀璨珠宝,掉在他身上,仍就熠熠生辉。
“大人!”林秋晴眼眸一亮,几步就踏上了台阶,“皇上赏了许多好东西,你怎么不去看看?”
也不去看看我。
“喜欢什么随便挑,”赵穆说,“都是些身外之物。”
林秋晴平生最讨厌说这句话的人,但换在赵穆身上,她竟觉得贴切极了。
赵穆好像对什么都没有强烈的情感需求,现在恩怨已了,好像变得更加无欲无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