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在古代摆摊发家(15)
“二婶也知那是浑话,我还以为不晓得呢。”
没几个小辈会这么顶她话,贺二婶脸臊的通红。
杨二媳妇在一旁看了热闹,没忍住笑出声来,这话怨不得人家新媳妇说。
若是她家那口子的婶母敢这么诅咒她,她定要一耳光扇回去,打烂她的嘴。
因此她并不觉的苏意安刚刚的话说的有多重,在她眼里拿话怼人都不算什么,上手打赢了才行。
“我记得早个你们带着竹篮出去的,咋回来成背篓了。”杨二媳妇看向苏意安身后的背篓上,总觉得那里面定是藏了好东西。
这事苏意安本就没想瞒着,她那两抬空嫁妆的事村民迟早得知道。
与其让人们好奇贺家哪里来的银钱买东西,不如大大方方直接告诉大家。
这东西都是嫁衣换的。
“可卖上价了。”杨二媳妇又问。
那嫁衣她摸过,晓得是好料子。
“都在这里了。”苏意安也没傻到把背篓卸下来给她们瞧里面的东西,“三钱银子,左右不过给二郎买了些药回来。”
这价不算高,定是被压了些,但那也是三钱银子呢。
贺二婶一听银子都买了药,冷哼一声:“这点银子哪够治病的,沈家当年把田地都卖了人还不是没救回来。”
“卖田”苏意安想想,故意问道:“娘,咱们家是不是还有几亩田。”
田地是农户的根,若不是真的用钱,一般人家是不会卖田的。
“你们家可是有六亩田呢。都是一等田。”贺二婶阴阳怪气道。
若这大房不回来,其中三亩都是她们家在种呢。
苏意安哪能不知道她们心里想的什么,左右不过是惦记贺家这仅剩的六亩良田。
“二郎身子不好怕是还要再吃一段时间药,家中哪还有银钱,若是二婶愿意买下田地,也是真真帮衬了我们一把。”苏意安给贺母使了个眼色,“十两银子如何。”
如今一等田差不多三两一亩,六亩田便要十八两。
这大户人家的姑娘想来不知道良田价,十两银子这可是低价卖,贺二婶哪里有不愿的。恨不得现在就回家凑银子去。
十两银子,连杨二媳妇都心动的不行。
“你可别诓骗二婶。”贺二婶看了一眼苏意安,她可不觉得这个家能是苏意安说了算。
苏意安应道:“这有什么能诓骗的,一亩田十两银子,六亩田六十两银子,二婶若是愿意,明个咱们就可以办了去。”
“啥?一亩田十两银子!”贺二婶脸上喜色还没收住,嗓音却尖了,“你这丫头怎么不去抢钱。”
菀絮偏过身子忍笑,她晓得苏意安这是在逗贺二婶她们。
便越发的喜欢这个苏妹妹。
杨二媳妇琢磨过来味,知道自己留在这也得不到什么便宜,便说道:“时辰不早了,我还得去山上,就不同你们说了。”
说完便往后山去,一点都不带停的。
贺二婶气得咬牙,可这话这事都是她先提的,被人溜了一圈嘲笑也只能把牙咬碎咽进肚子里。
“小贱蹄子你等着,有你们求我买田的一日。”贺二婶说完悻悻的背着柴火就走了。
见她们二人走远了,贺家小妹这才溜了过来。
刚刚她可是不敢过来的,生怕被二婶说教一番,如今见二婶被气走了,她心中高兴,看苏意安的眼神都带着一丝崇拜。
“娘,二婶不会还来吧。”贺凝文凑到贺母身旁,揪了揪她的衣袖。
“亏她还是你们的亲二婶。”贺母望着贺二婶身影摇了摇头,“她再来不理会就好了。”
苏意安没想到贺母是这种反应,还以为贺母会不喜她这般“目无尊长”,毕竟贺母是读书人家姑娘出身,还是重礼节的。
“意安,这背篓可不轻,先卸下来吧。”贺母思绪回笼,伸手想要帮着把背篓卸下来。
“进去再说。”苏意安瞥了一眼后山的方向。
杨二媳妇躲在小山腰的大树后,这地势高,把下面一切都瞧得清清楚楚。
原想看看那背篓里都有什么,她可不信只有贺家二郎的药。
可现在人家一家背着背篓进了屋,她什么也瞧不见,只能灰溜溜的下山去。
苏意安背着背篓同贺家人一起进了屋。
还是昨日那间,里屋躺着贺家两兄弟。
“这是二郎的药,先煎上。”贺母把药递给了贺凝文,别看她是家中小妹,但煎药这活早就熟练了。
贺凝文拿了药便没有围在背篓前,她知道药贵,这一趟出去定都花的差不多了,她不觉得那背篓里还能有其他的东西。
“买了些米面,还有一点肉。”
“肉?”贺兴晨已经许久没有吃过荤腥,一听有肉眼睛顿时瞪得圆溜溜的。
苏意安就知道这一家许久没吃过一顿好的,她连连应道:“就是肉,一会小婶给你做好吃的。”
菀絮听她自称小婶,抬眸看了一眼贺母,不曾想二人正好对视上,不由笑了笑。
苏意安一心放在猪肉上,压根没注意到她们的神色。
若是让她知道自己只是认了小婶这个称呼,这一家子就这般高兴,她定会觉得这一家没有心眼......
家中就一口锅,把里面的饭盛出来后苏意安这才开始熬猪油。
猪油不难,家家户户都会熬。
一般熬猪油都用猪板油,苏意安她们去的晚了一点,猪板油早就卖没了,好在肥肉也可以,就是麻烦了些。
不仅得把猪皮去了,还得将肥瘦肉分开。
不过做起来就容易多了,冷水下锅,把肥肉焯水,又换了水再重新在锅中熬煮一次,一直到肥肉焦黄,这猪油就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