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他竟是大小 姐(108)
“苏杭丝织业兴盛繁荣,他的功劳占八成以上,故其职虽不是正式官员,但不影响他在本地德高望重,人人尊崇。”
可能是怕被别人听见,青年说话时离的极近,近到褚岁晚可以闻到那股清冷的白梅香,但他吐字的节奏仍然是慢条斯理,不紧不慢。
这也就导致,对方呼吸喷洒的热气。
像是一场润万物的细雨,一点一点软化冰层,忽远又忽近的靠近她的脉搏,留下丝丝濡湿的痕迹。
少女置于腹前的手指握紧,眼睫扑棱着像蝴蝶的双翅。
在青年话音落完的瞬刻,她点头以示知悉的同时,脚往旁边慢慢轻移,让自己远离那不自然生起的旖旎。
殊不知,她也因此错过,青年眸中那一掠而过的困惑。
移到安全距离后,褚岁晚深呼吸一口气,忽略那还泛着密麻酥痒的耳尖。
不过是因她身体过于敏感,没什么好想的。
用了几秒平息好呼吸,褚岁晚开始消化青年话里的讯息。
一切都对上了。
那卖回来的丝绸,为何绣法如出一辙的拙劣,答案就在于此。
因为绣工精湛的那批人,连同剩余的绸铺东家一同消失了。
此时,人群中发出的问句证实了她的猜测。
“可几年前不是说,周老已经驾鹤西去了吗?”
话一出,涟漪无数。
“对啊,还有织绣坊的各理事,不是说都因意外失火,不幸离世了吗?”
“就是啊,难不成都是假传吗?”
“可织绣坊的确已经关闭好多年了,现在掌管布匹针绣的,都是官府新招的绣工。”
“那些新招的绣工,针艺可比不上织绣坊。依我看,甭管之前如何说,现在周老未逝,是不是代表着织绣坊又可以重新开起来了?”
听此言的百姓亮起眼,纷纷热情的朝老者
问道。
“对啊,周老您打算什么时候重新开坊?我家娘子可天天念叨着要买织绣坊的衣裳。”
“我家的也是,就惦记着织绣坊那一手好绣。”
这时,老者双手交握,举起一礼。
“承蒙各位父老乡亲的厚爱,说起来也是惭愧,多年前我因胆怯不敢和恶人抗争,故而解散织绣坊没入人海,违背了织绣坊建立之时的誓言,也辜负了乡亲们的期待。”
在建坊之时,他就曾立誓。
要以传扬苏杭织绣为己任,让百姓穿上最漂亮的绣衣,穿上最舒适的衣裳。
让苏杭织绣,名扬天下。
可他终是违誓。
这些年来,即使恶人四处寻,他也从未离开过江州。每日就看着劣质针脚粗糙的衣裳,一点一点摆上绸铺的木架,听着百姓们赞叹其他地方的衣绣,对自家的衣布皆是埋汰嫌弃。
偶尔他也会听到自己的名字,感受着他们言语中的惋惜。
他不止一次的想冲上去。
大声告诉他们,他没死。
织绣坊的火也不是天灾,而是他们敬重有加的刺史点放。
可他不敢。
每每午夜,梦中都是横尸遍地。死去的家人,死去的徒弟,抓着他的脖子,一遍又一遍的问他。
为什么不答应?
答应了,他们就不会死了。
是他的倔强,害死了他们。
都说权之一字,足以压弯脊梁。
然世上总有一些人,有着压不弯的梁骨,有着从一而终的决心。
他不能让他坚守的绣艺,染上污浊,成为权贵压榨百姓的帮凶。
但他终究还是妥协了。
因为他不能再让剩下的人,陪他一起死。
老者眼眸闪过点点泪花,他对着人群弯下腰:“我之过失,实属不当,还望父老乡亲们见谅。”
他身后站着的剩余织工,跟着一起弯腰致歉。
歉毕,老人直起身,抬起拐杖,用力指着脸色彻底灰败的江州刺史。
“娄征,我就问你一句。”
“当年之行,你可有悔?”
“织绣坊原本织工绣娘上百名,因你一场大火,如今仅余数十名,还有绸铺一众东家,也因你私欲,死伤无数。”
“你犯下种种恶行,今怎还有脸在这,颠倒黑白,搬弄是非。”
他不能再妥协第二次,他要为那些死去的人讨回公道。
即使是代价是要他的命。
第54章 他要寻的病方,呼之欲出。……
“悔?”
娄征大笑几声,手背在身后,帽绦随着风飘扬,腰背清瘦板直,任谁看了都得说一句:文人风骨浑然成。
他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娄征行事从不悔,要说有悔,那就是当年没有对你们赶尽杀绝。”
娄征知道,他们还有人活着。可种种念头划过,他终究是当不知,派出去寻找的人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就是他心软的代价。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老者眼里划过一抹痛惜,容颜愈发苍老,“娄征,你还是忘了,来时的路。”
织绣坊未建之时,老者和其他手艺人一样,空有一身绣艺,却无处可施,来求学的人寥寥无几,他们只是被人们置之高阁的珍瓶。
因而苏杭独有的织绣,件件买出天价,来卖的人皆是家中富贵者,曾有人评价,苏杭布衣,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哪有如今的,天下皆慕名而来。
织绣坊的成立,一改人们宁愿出高昂银钱去买,也不愿去学绣的想法,无论男女老少,纷纷入坊学绣,风尚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