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后嫁给了皇帝(167)
温眠吸了吸鼻子,闷声道:“汪公公,让人进来掌灯。我要留下来照顾陛下,你让夏竹回东明殿收拾好我常用的衣物都带过来。”
汪任惊怔,他不敢去瞧陛下。
让他更难以置信的是,陛下居然没有出声打断。
汪任对宸妃娘娘肃然起敬,“奴才即刻去办。”
此时外头已经暗了下来,屋里面漆黑一片。
温眠被抱到了床榻上,她伸手拉了拉身边的男人,“陛下不高兴么?”
黑暗之中,萧元炽的手指描摹着温眠的轮廓,声音低哑:“你知道你留下意味着什么吗?”
温眠会想他刚刚所说的话。她握住他的手,巴掌大的小脸靠在他的掌心,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她从佩戴的锦囊里拿出一枚铜钱,放到萧元炽的掌心,“这是臣妾得到的彩头,意味着好运连连。臣妾不管陛下做什么,这枚铜钱和好运都给陛下。臣妾相信,陛下能护佑我和孩子们,也能护佑天下人。”
“所以,臣妾要在陛下的身边。”
话音刚落,宫女们端着明亮的蜡烛灯火步入寝殿,驱散了满室的晦暗。
萧元炽那双如墨的双眸深深地看着温眠。
—
宁寿宫内,梁太后双眉紧皱地看着手中的信件。
上面写着庆王的叛军如何势如破竹占领了晋州,有些地方主动归顺,打开城门迎叛军。白莲教的余孽们更是给叛军造势,将那玄武石祥瑞选定明主的事传播开来。陈国那边也牵制了主力大军,如此内忧外患很是焦灼。
武宁侯也带了大军前往平叛,京中有部分军力还在顺安候魏川手里。
魏川让她尽快做打算,若是等叛军打进京城了,他也无力回天了。
梁太后拿着信件来回踱步,上面每一个字都在催促着她不能再等了。整个太医院都对萧元炽的眼睛没有办法,试了那么多药,竟没有半点好转的迹象。
有言官提出让萧元炽禅位给瑞王,先让朝堂稳定下来,安天下人的心。可很快那言官便被拖下去问斩。但他的话,让朝中大臣心里都开始动摇了。
梁太后知道,这言官所为,是一次试探。
梁太后把手里的信再次烧了,那些在空中漂浮的灰烬,让她心乱如麻。
张嬷嬷这时走了进来,低声道:“太后娘娘,承明殿又宣了太医院院使去了。”
梁太后抬头:“有进展了?”
张嬷嬷摇了摇头,“是宸妃娘娘动了胎气,让顾院使前去诊脉开方。”
“温氏去了承明殿?”
张嬷嬷回道:“是的,娘娘。听说东明殿的宫人还抬了箱笼送去承明殿,兴许宸妃娘娘要在承明殿住些日子了。”
梁太后心道,难不成萧元炽进一步恶化了,所以才把温氏养在承明殿,等她肚子里的孩子?可她月份还浅,是男是女尚不知,更何况以叛军的速度,根本等不到这个孩子的降生。
梁太后深呼吸一口气,“把药熬好,哀家去看看皇帝。”
第96章 “藏好了。”
温眠听到汪任进来通传,梁太后过来探望陛下。
她朝陛下看过去,犹豫道:“陛下,臣妾先退下吧。”
温眠知道梁太后不会想在这里见到她。
她刚一动,手腕便被萧元炽扣住,他道:“你不必乱动。”
在温眠困惑的眼神中,被萧元炽抱了起来,将她的绣鞋扔到床底,小心地将人放到床榻里头盖上锦被。
萧元炽也坐了上来,随意靠着床榻,把帷幔放下了一半,在温眠惊诧的神情中,说了一句,“藏好了。”
外面传来宫人们向梁太后请安的声音。
温眠紧张地往里头缩了缩,这种时候就是想出去也来不及了。
梁太后从张嬷嬷手里拿过食盒独自走进室内。
萧元炽不喜宫人在屋内伺候,就连温氏也没看到她的身影。
梁太后看向帐内透出的身影,将食盒里熬好的药端了出来,朝床边走过去:“这是哀家从民间寻来的秘方,皇帝你多少喝点试试。”
“连整个太医院都找出有成效的药方,母后又是从哪里找来的神医?”萧元炽语气淡淡。
梁太后手上的动作一顿,她垂眼看着碗里的汤药,“哀家知道入口之物慎之又慎,这药也是经了太医院看过的。哀家就是抱着希望,盼着这药能有点用处让你眼睛好起来。”
“若是好不了呢?”
梁太后屏住呼吸,语重心长:“皇帝你要早做打算,难不成你要眼看着庆王打进京城,大周落入旁人的手中吗?”
隔着帷幔,梁太后看不真切萧元炽的面容,半晌后听到他开口:“母后有何高见?”
梁太后心里头有些紧张,一直在等这个机会。
她长叹一声,“若不是内忧外患如此严重,哀家也不敢说这些。历朝历代的君主身体有恙时,莫不都让继承者监国代理朝政。相信皇帝也听说了庆王以你眼疾做文章,说是什么天谴,那些愚民还偏偏相信了。”
“哀家觉得不如先立瑞王为皇太弟,再由首辅和指定的顾命大臣相佐,先安定了民心,平息了这些叛乱稳固江山。皇帝你也能好生的静心养病。”
“皇太弟?”萧元炽冷笑一声,“母后怎么不直接说让朕禅位呢?”
梁太后大骇,被直接挑破了心思。
她颤抖地道:“哀家也是为了你着想啊。你久不出现在朝堂之上,大臣们人心惶惶。这大周总要有个主心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