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179)+番外
整个高三,从学生到家长再到老师,所有人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而阮父之所以能够一连几十年都被委以重任,最重要的就是因为他带的学生,进步最为明显。
原本能够上一本的学生,高三被他带一年,至少可以摸到重点的边。
这样的提高,谁会不眼馋?
而阮父这么多年提高学生成绩的秘籍,就记录在他的教学日记里。
说是日记,其实也不是每天都会有记录。
阮父只是在上面记录一些自己的发现和心得,如果哪天没有新的发现,就不写。
即便如此,几十年下来也积累了一摞了。
这些知识他都已经记在自己的脑子里,虽然偶尔也还会去翻看,但也不算频繁。
阮星回这边发愁不久以后的交流学习活动,他就想到了自己这些年的笔记,于是回到书房里找了找,就都拿出来了。
“你先拿这些应应急吧,虽然我教的是高中,你们这是初中,但应该还是有不少的共通之处的。”
阮父擦了擦自己的眼镜。
“就是随手记下来的笔记比较零散,估计你得找人总结归纳一下,才好拿出去分享。”
毕竟是正儿八经的分享交流,这种碎片式的记录直接拿出去的话,总是不太合适的。
阮星回看着面前厚厚一摞本子,点了点头。
“好,我把这些东西整理一下,然后在给您送回来。”
这是阮父几十年的心血,阮星回肯定是不舍得就这么拿出去不还的。
只不过,这会儿阮星回却是有了另一个想法。
“爸,你有没有想过一种可能。”
阮星回落在笔记本上的目光一直没有收回来。
阮父疑惑地看着她,等着她的下文。
“或许,你可以将这些资料都整理出来,出一本书?”
阮父一直惦记着重新带班这件事,阮星回心里一清二楚。
但是学校发展需要时间,再怎么快也得一两年。
这段时间,不是正好用来整理这些资料吗?
阮父眼睛一亮。
“对啊!”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好呀!
零点还有~
第70章 取名废
阮星回的话像是给阮父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他这么多年一心扑在教书上,总结得出的经验也很少有机会和其他人分享。
要不是阮星回今天这件事,他也没有想起来把这些资料整理一下,就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出书这件事阮父是没有想过的,他只是想着既然整理出来了,那就可以分享给其他人,能帮到一个是一个。
尤其是他们现在在桐山这边,教育资源本来就比较匮乏,正缺这方面的资料信息。
有了这么一个目标以后,阮父每日有限闲散的身影也开始变得忙碌起来了。
知道他要干什么,阮母也不再折腾这个精力旺盛的老baby,让他专心投入到整理资料的工作中。
至于阮梅见的学习,就由阮母接手了。
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对于阮梅见的大部分问题,她还是可以给出解答的。
实在没办法一下子给出答案的话,那就找阮星回。
学校里那么多老师,随便请教一个暂时不忙的就可以了。
阮父投入到整理资料的工作中之后就几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了,别说陪着阮母出门,他自己都经常忘记吃饭。
阮梅见年纪小,扶着阮母来回已经比较费劲,回来的时候如果再带一份饭,不是不能做到,只是她小小一个,阮星回总担心她太累。
于是,被动的,阮星回的作息也规律了起来,像是之前规划学校的时候那种一天没吃饭,回过神来天都已经黑透了的情况倒是再也没有出现过。
一家四口各有各的忙碌,时间转眼间又过去了一个多月。
期中联考,要开始了。
这次的考试也是初一学生面对的第一次大考,考前一周阮星回就发现有些学生的状态有点不对劲,像极了上个学期的陈珂。
过度紧张。
不过今年阮星回对于这种情况早有准备。
现在星空中学的医务室,除了原本的校医奚妍以外,还多了一名兼职的心理医生,专门盯着学生们的状态。
为了方便这位心理医生工作,也为了解放自己,阮星回特意找系统,开放了一部分权限,让两名医生可以看到系统日报上学生们的健康状态。
果然,学生们状态异常后没一天的时间,阮星回就发现他们已经恢复正常了。
系统日报上也没有发出学生健康状况的警报。
也就是说确实是行之有效的。
又丢出去一项工作的阮星回松了口气,至少她可以腾出更多一点的时间落在其他的方面上了。
比如,即将提上日程的交流学习。
在这样紧张的氛围中,期中联考终究还是到了。
提前一天,监考老师们就已经赶到了星空中学,检查完学校的设施情况以后,又风风火火地离开。
从他们开始检查,星空中学所有的监控都已经打开,全天候不断录制,以求万一出现万一的时候,他们有足够的资料和证据。
而作为考场,教学区在监考老师们到来之前就已经全数封闭,拉上了隔离带。
在考试开始之前,任何无关人等都不能进入。
因为前一天踩过点,第二天监考老师们赶到的时候就从容许多了。
教学楼一间空教室用作临时的考务办公室,今天一天所有的试卷都会在这里分发并收拢归档。
依旧是八点钟准时开始的考试,阮星回站在办公室里,远远地看着教学区的方向。